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50942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练习基础巩固题1下列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是()A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资源贫乏,气候干旱 D水源匮乏,地形崎岖2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A高原、山地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 C荒漠地区 D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3聚落一般分两大类()A散村与集村 B乡村和城市 C集镇和乡村D集镇和城市4.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 A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B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C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城市聚落有住宅、学校、医院、影院,而乡村聚落没有5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2、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A居民人口的多少 B占地面积的大小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地形和气候的差异6.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7“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A农村 B牧村 C渔村D林场8有关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地多竹林,所以就地取材 B当地气候湿热,竹楼利于散热防潮C当地降水频繁,较陡的楼顶便于雨水下泻 D当地经济落后,没钱盖砖瓦房屋9渔村

3、、牧村、农村、城市等不同聚落类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自然条件的影响 B开发利用的时间长短不一 C各地政治制度不同D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不同10有关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点 B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C自然环境的差异并不影响聚落民居的建筑风格 D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薄窗户大,有利于散热11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多雨的地区,聚落分布稠密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有人类活

4、动的地方,一定有聚落B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定为居民点C四合院是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D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形成、发展的作用不如人文、环境的作用重要强化提高题13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a BbCc Dd 14以下正确体现聚落与环境关系的是( )A东南亚常见双层木楼和竹楼,上层住人,下层不住人B西亚和北非地区因为炎热少雨,所以民居窗户大,屋顶是平顶C我国南方地区冬季为了御寒屋内有土坑D日本因地震较多,所以房子大多用砖瓦建造,特别牢固15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差异 B建筑风格的差异 C风俗习

5、惯的差异 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16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A它们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 B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C它们美观漂亮、赏心悦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D它们是透视古今中外民俗风情的窗口17下列关于聚落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不对传统聚落加以保护,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B应尽力保护那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特色的聚落C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对于那些较为破旧的聚落,应当拆除以利于美化环境18以下属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A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B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C在古代建筑上刻写“XXX

6、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 D尽量多的吸纳参观人数,以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读“沙漠中的绿洲景观图”,分析回答1920题。19该景观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欧洲西部B西亚和北非C北美洲北部地区D塔里木盆地20该地区的民居建筑“墙体厚,窗子小”是因为( ) A气候寒冷 B盗贼猖獗 C昼夜温差大,风沙也很大D降水稀少综合应用题21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1)聚落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按照这种划分,图中A、B、C三处聚落属于聚落,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2)A、B、C三地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3)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22

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此图反映了由 演变为 的过程。(2)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说明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 ,占地规模不断 ;聚落的建筑群不断 ,并有向高空发展变化的趋势;聚落的交通将会越来越 。(3)聚落的常见形式有 与。(4)关于聚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变得越小越好B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扩大范围C世界上多数城市聚落都在变大D北京应将低矮的旧房子变成高楼大厦(5)城市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地区,容易形成城市的是 。A河流附近 B山麓地带 C公路、铁路附近 D高山高原 E热带雨林 F南极大陆 G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6)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对早期聚落的形成有利?参考答案1.B 2.D 3.B 4.D 5.C 6.C 7.B 8.D 9.A 10.B 11.A 12.B 13.D 14.A 15.D16.A17.D 18.A 19.B 20.C21(1)乡村沿河分布,地势平坦(2)B该地处在两条河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物资的集散(3)不合理因C地处于河流上游,造纸厂会给下游地区带来污染22(1)村庄城市(2)增多 扩大 变多 拥挤(3)乡村城市(4)C(5)ACG(6)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