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合作学习课间十分钟项目试验研究报告初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49399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合作学习课间十分钟项目试验研究报告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远程合作学习课间十分钟项目试验研究报告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远程合作学习课间十分钟项目试验研究报告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远程合作学习课间十分钟项目试验研究报告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合作学习课间十分钟项目试验研究报告初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程合作学习课间十分钟项目试验研究报告(初稿)人的学习活动是受大脑控制的。上课时,语言、文字等刺激通过听觉、视觉器官把兴奋传至大脑皮层,这时大脑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对其它区域则产生抑制。由于脑细胞需氧的要求很高,大脑一天所需的氧气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550。当长时间用脑而室内空气流通又不好的情况下,大脑细胞因氧供应不足容易发生疲劳。这时“优势兴奋灶”的兴奋性不能维持,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头脑昏昏沉沉的感觉。此时若继续学习则效率很低。同时由于听课或写字,长时间颈背肌肉、腰部及大腿肌肉等处于紧张状态,全身也会出现疲劳。并且因长时间用眼,眼睛发胀,视力会暂时减退。课间十分钟是让学生解除疲

2、劳紧张,放松心情的重要时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在课间能否得到身心的放松,是下一节课的听课质量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因而,课间十分钟,应该作为学校管理和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不可小视。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课间十分钟的效益,使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充分放松心情,养成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课间休息十分钟就很有必要。经过十分钟休息,可以使疲劳了的视觉、听觉恢复30以上。休息时可打开教室窗户,使教室内空气得到部分更新。有人总结了课间十分钟室外活动的五大处好:()接受日光照射,增进血液循环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把体内的有害代谢产物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可以促进维生素的合成,有利于

3、身体发育。四五十个同学坐在一间屋子里上了分钟的课,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物质弥散在空气中,要是教室里通风不佳,空气浑浊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下课后,若是能到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做几下深呼吸,可以肺内污染的空气排出,就会感到神清目爽,疲劳顿消。()活动关节肌肉,促进生长发育。课间十分钟到室外伸伸筋骨,活动活动手脚,不仅易于消除疲劳,而且可以防止骨骼畸形,利于生长发育。()调节大脑功能,提高学习效率。要想学习好,不能只拼时间,要讲究效率。分钟的紧张听课,与学习有关的大脑皮质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如果长时间兴奋,这些大脑皮质的细胞会吃不消,而消极怠工。所以,有的同学感到学习时间长了,脑袋就不好

4、使了。课间十分钟的室外活动,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这样有张有驰,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消除眼睛疲劳,防止发生近视。过久地看书,尤其是在教室采光不好、黑板反光、天阴、教室灯光暗淡等条件下,眼睛会过度疲劳,造成近视。如果在课间的时候,来到室外,放眼远望,多看看红花、绿树和蓝天,让双眼得到休息,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有些假性近视还可以消失。但是,在我们的传统的学校管理和教学计划中,课间的十分钟资源没有足够的使用和开发。下课的铃声一响,有的同学就到外面又蹦又跳,有的同学则在教室里抓紧时间做作业,还有的是老师占用学生的课间时间讲课或布置作业。怎样度过这一重要时间段也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

5、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学校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学生有不同的方式。我们设立此课题目的是相通过远程交流及合作,了解不同学生的课间十分钟的度过方式,从调查和交流中得出学生比较喜欢的课间活动,彼此学习,取长补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间休息习惯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文献法和调查法。观察法的其核心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积累原始资料,并加以理性分析与研究。老师和小组同学利用相机、摄影机等现代工具对同学的课间活动进行了代表性的记录,三所合作学校总共收集照片五十多张,拍摄三十多分钟。通过详实的记录和观察,我们对学生课间活动积累了原始资料,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和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

6、,我们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互连网中收集相关资料,如事例、数据、图表、照片等。通过收集,我们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了大概的了解,对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必要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比如:课间十分钟的游戏活动、课间十分钟的作文等内容,这些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同时,我们对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是调查者为了获取一定领域里的信息,使教育富有针对性的有效手段。调查问卷后,开展的活动。主要解决了对课间十分钟认识上问题。即课间十分钟主要用来干什么的。目前的答案是:先要处理好大小便,期间可以让眼睛休息,要望远,然后,可以适当地玩一会儿,预备铃

7、响后,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品。调查问卷开展完活动,这个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已终结,而是有新一轮问题的讨论。因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有了对一个问题的认识的同时,会产生新一轮问题的爆发。个性教育,离不开我们这个群体。个性教育绝不是建立在从众心理之上的。应该建立中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去评价身边事物的同时,也要善于改良自己的行为。在群育研究中,我不能忘却学生个性的张扬。这个,我们只能慢慢地等待,等待新的现象出现。课间十分钟的行为,是教育的资源,也是教育对象。里边充满着许多学问实验研究首先是研究计划,经过讨论,我们制定了如下研究计划:2006年3月底,制定活动方案,联系好合作伙伴;2006年4月,调查各自学校

8、同学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情况,收集资料并整理,定期在课题网站上展示调查结果;2006年5月,活动小组之间交流总结,讨论同学课间十分钟的活动,以“我看课间十分钟”为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2006年6月,展示调查结果。在研究计划方面,我们一方面严格按照计划的安排进行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实验的情况进行适时变动。我们主要进行了队员培训;收集资料;远程交流;论坛讨论;拍摄照片;拍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等研究活动。安排一名老师和两名学生队员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进行活动,得到了大量详实的课题资料。远程交流,利用互联网、电话等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学校间的合作交流,建立群,资源共享。实验研究的主要发现与效果;课间十分钟,男

9、生的活动量比女生的大;低年级学生的活动量比高年级的大.百分之五十一的同学认为课间十分钟很重要,也有近三之一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建议指导.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拖堂是不对的.不同的学校的学生的课间活动基本相同.下课后,追逐打闹现象比较多.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做什么好,需要老师积极引导.本次实验研究活动利用了网络、摄影等现代传媒技术,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促使老师和同学掌握现代科研手段。研究活动不同于以往只局限于一所学校的课题研究,三校联合,体现出了远程合作学习的特点,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参考价值。课间十分钟应当干些什么呢?专家们指出:课间活动的量必须适当。以不出汗、心跳次数略为增加,全身各部位得到一定的活动为准。大汗淋漓或者剧烈奔跑导致心率、呼吸明显加快,这样反而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 建议课间十分钟可以作以下几种活动:眼睛远眺、深呼吸、伸展四肢、广播体操、散步、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 这些活动应在上课前12分钟内停止。当然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不够专业,时间不充分,地区间交流不到位等。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省市学校的交流,进一步研究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区分不同年级段,不同性别,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学生课间活动的特点,加强课间十分钟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形成一套可行性的研究理论,指导老师同学的具体操作。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