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石、漂石层地质大直径桩基钻进及灌注施工工艺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490908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卵石、漂石层地质大直径桩基钻进及灌注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卵石、漂石层地质大直径桩基钻进及灌注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卵石、漂石层地质大直径桩基钻进及灌注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卵石、漂石层地质大直径桩基钻进及灌注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卵石、漂石层地质大直径桩基钻进及灌注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卵石、漂石层地质大直径桩基钻进及灌注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卵石、漂石层地质大直径桩基钻进及灌注施工工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卵石、漂石层地质大直径桩基钻进及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李晓罡,冯波,王子健(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公司,北京102206)摘要:基桩在钻机或灌注过程中出现断桩等现象,对工期和质量的影 响是很大的,并且对经济有着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所以,必须采用切 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卵石、漂石层地质情况下,所采用的钻进施工工 艺较少,为了能够进尺和护壁,保证在基桩施工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采用乌卡斯钻机进行卵石、漂石层钻机施工,能够有效的减少在钻进 过程中不塌孔,保证成孔质量,配合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工艺,可 以有效地保证基桩的成品质量。关键词:桥;基础;基桩;机械钻进;水下混凝土灌注;目前,在北京市的

2、山区、老河道中施工越来越多,而这些地方的 地质情况往往都是卵石、漂石和岩层,基桩施工较地质较好的粘土层 较为复杂,且不容易控制成孔质量。房山五渡桥工程就是处于原河道 内,地质情况为卵石、漂石层,桩径为1.8m,我们就这种地层及桩 径采取了相应的乌卡斯钻机和与其配套的钻进施工工艺,效果比较明 显。1. 现况地质房山五渡桥工程场地在地貌上位于拒马河中游河谷。拒马河河谷 呈不对称的“U”字型,河床宽200m左右,流经桥位处的水流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拒马河常年有水。据现场勘察,拒马河水流平缓,水 深约0.5m,水面宽度约为50m,河底为细砂和砂卵石。桥位斜跨河谷两侧,沉积区由河谷两侧陡崖风化剥落以及冲

3、沟冲 刷而来的碎屑、碎石、块石与河流冲积而来的砂卵石及漂石构成,使 得河谷沉积成分复杂,大小混杂。整个场区,主要由砂卵石和漂石构 成。综合野外调查、钻探描述、原位测试结果分析,场区土层包括人 工堆积层、一般第四纪沉积土、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据勘察揭露 的地基土层,场地土类别属II类,另外场地地基土初判不液化。场区地下水位潜水型,其静止水位埋深为0.501.00m,受河水 补给,水量较丰富。2. 机械选用采用钻机形式为冲击钻,冲击钻的型号为乌卡斯冲击钻,行程设 置为60cm、电机功率75KW,在砂卵层采用管锥、直径1.8m,钻头重 量为6.61,在大漂石和岩层配套采用直径为1.5m的实心椎、钻

4、头重 量为5.61,钻机每分钟冲击41次。3. 施工工艺3.1 平整场地桩基施工前,先进行施工平台的铺设,如在河道中央的位置,则 需先进行河道围堰施工,用砂石料填筑一施工平台,填筑至水面以上 分层碾压密实并整平,满足施工承载要求,场地面积要满足钻孔要求。3.2 埋置护筒护筒采用1.2m钢护筒。护筒内径比设计桩直径大30cm。埋设护 筒时,人工开挖至护筒底部,保证护筒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护筒底 部及四周应用水泥拌和砂砾夯填密实,保证护筒周围和底脚要紧密不 透水。3.3 护壁泥浆采用红粘土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1.4-1.6,保证泥浆能很好的 护壁,起到稳定孔壁的作用。在桩基钻孔和浇注过程中应保证孔

5、内泥 浆水头比地下水高,以免发生孔壁坍塌。3.4 钻孔3.4.1 在护筒上施测十字线,以便钻孔机就位,钻机就位后,底座平 整、立架牢固,不能产生位移和沉降。钻孔前钻头对好桩位,定位误 差 W2cm。3.4.2 相邻桩位施工时必须保证在中距 5m 以内的任何混凝土灌注桩 完成后24h才能开始,防止扰动灌注桩,钻孔作业连续分班进行,并 认真填写钻孔桩钻进记录,交接班时交付钻进情况及下一班的注意事 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水头始终保证在2m左右,防止了孔壁坍塌, 埋钻头的现象发生,确保钻孔桩的成孔质量和成孔速度。3.4.3 钻孔开始后随时检测护筒水平位置和竖直线,如发现偏移应将 护筒拔出,调整后重新压

6、入钻进。3.4.4 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班时应交待 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3.4.5为掌握地层的特性及实际的地质情况,随时对钻渣作取样分析, 核对设计资料,根据地层变化情况,采用相应的钻进速度和泥浆稠度。3.4.6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资料绘制柱状图,以指导施工。为保证 良好的孔壁稳定性,必须定时对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认真填写泥浆 试验记录,严格控制其稠度。不合格时及时调整。随着钻孔的不断加 深及时注入泥浆,保持泥浆的液面高度,以维持孔内水头差,防止孔 壁坍塌。3.4.7通过钻进中辅助带重锤的测绳,在同一孔底测试两个点以上, 以验证孔深度。3.4.8 在钻孔排渣、提

7、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 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必 须将钻头提出孔外。钻孔中要时刻检查钻头位置,防止打空钻,采用 勤松绳少松绳的办法钻孔。3.4.9在遇见大粒径漂石和岩石时,采用1.5m实心椎先进行钻进, 增大行程,加大冲击力,钻进深度为l-2m,这样能够尽量减少塌孔, 然后再用1.8m管锥进行扩孔,循序渐进,直至成孔。3.5 清孔经测量确认钻孔至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的偏斜度进行 检查。采用测孔锥测孔,合格后进行清孔,宜采用抽浆清孔方法,清孔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严禁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 清孔。孔底沉渣厚度必须符合规范及设

8、计要求。在吊入钢筋骨架后浇 注水下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沉渣厚度,沉渣厚度 不大于0.15D。如果超过要求需进行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 水下混凝土,清孔的主要方法有换浆法、掏渣法、空压机喷射法、砂 浆置换法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3.6 验孔 钻孔完成后,专职技术人员验孔,验孔采用孔规,孔规直径为设计桩径,长度为 4-6D(D 为桩径)。检孔内容包括:孔深、孔形、孔 径和倾斜度。3.7 灌注水下砼3.7.1 混凝土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符合强度、耐久性要求,对到场的每一车混凝土对其进行和易性、坍落度测定,如果不符合要求严禁使用。3.7.2 首灌混凝土浇注前必须用

9、清水将漏斗、导管进行清洗,避免混 凝土水分损失,保证灌注顺利。3.7.3 混凝土浇注前,先向导管内放入球胆作为隔水塞。混凝土灌注 时要能保证混凝土以“柱塞”式连续不断的灌注。开始灌注时慢速进行灌注,以减少混凝土的冲击力,从而减小冲击波消失 后泥浆回弹而引起回灌造成的混浆。必须 保证导管内有相当高度的混凝土柱,以维 持导管内外液面压力平衡3.7.4 混凝土由罐车直接灌入导管。导管上口设一闸门式灰斗,放满 混凝土,然后用吊车再吊一装满混凝土灰斗,对准导管上的灰斗,灰 斗之间距离保持 30 厘米左右。待一切准备就绪,由专人指挥打开灰 斗闸门,同时吊车上的灰斗也由专人打开;这样混凝土就会源源不断 地经

10、过导管进入桩底,待两灰斗混凝土流尽后(导管下口离桩底距离, 是由两灰斗混凝土方量计算得来的),两灰斗内的砼为首批灌注砼, 其方量由计算确定,首批灌注砼的数量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2 1.0m )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按下式计算:冗 D 2+H4c公式为:v、比空h4H = h + h c 2 3 式中:V首批砼所需数量(m3)D井孔直径(m)d 导管内径( m)h 井孔砼面高度达到H时,导管内砼柱需要的高度(m) h 2y1 C 1H/yw w cH 首批砼井孔内砼面至孔底高度(m)CH 井孔内砼面以上泥浆深度(m)WY 泥浆容重(KN/m3)WY 砼容重(KN/m3)Ch 导管初次埋深大

11、于1m,2H 导管底至孔底间隙约0.4m3根据桩径和以上公式确定首批灌注砼方量,确保首批砼灌注后的 导管埋深21.0m。3.7.5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架底部 1m 左右时,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的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 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 常速度,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3.7.6 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 程中,要防止混凝土从漏斗顶溢出或从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 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深不准确。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 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

12、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 导管的提升和拆除。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不宜超过15min。已拆 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堆放整齐。在最后一次拔管时,要缓慢提拔导 管,以避免孔内上部泥浆压入桩中。3.7.7 技术人员测量导管埋置深度,在整个灌注的过程中,导管始终 保持埋置深度不小于2m,直至灌注高度大于桩顶标高0.5-1.0m左右, 高出部分由人工挖,挖至全部是新鲜密实混凝土,并且高于桩顶标高 2030cm。3.7.8 混凝土灌注到最后阶段时“超压力”偏小,此时导管内的混凝 土不易下落,桩孔内的混凝土不易上升,灌注工作将受阻。为了维持 一定的超压力,从而保证最后阶段混凝土的正常灌注,需要把混凝土 提升到4

13、6m的高度,造成落差恢复“超压力”,使灌注工作继续直 至整桩浇注完成。并填写钻孔桩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3.7.9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至少留取四组试件。并送标养室养护, 认真填写试验报告。若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采取相 应补救措施。4过程数据4.1 泥浆比重: 1.54.2 钻进速度:4.2.1 卵石层: 4.0m/24h4.2.2 漂石层: 4.0m/24h4.2.3 岩 层: 2.0m/24h4.3每棵基桩(含盲孔25m)成孔时间:8d5.控制重点5.1 钻进过程中的塌孔 在钻孔过程中,如果钻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中冒细密的水泡, 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就

14、显示已塌孔。5.1.1 坍孔原因: 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 成坚实泥皮。 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 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 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 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 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 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或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5.1.2 预防和处理措施: 在松散砂砾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 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 根据不同地质,调整泥浆比重,确保泥浆

15、比重,确保泥浆具有 足够的稠度确保孔内外水位差,维护孔壁稳定。 清孔时应设指定专人负责补水,保证钻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 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 钻进,坍孔部位不深时,可用深埋护筒法,将护筒周围土夯填密实, 再重新钻孔。 发生孔内坍塌时,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土混合物到坍孔 处以上12m。如坍孔严重时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在进行 钻进。5.2 钻孔偏斜 现场钻成的桩孔,垂直桩不竖直,斜桩倾斜度不符要求的标准 或桩位偏移设计桩位。5.2.1 偏斜原因: 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者粒径大 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匀。 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降、位移。 钻杆弯曲,接头不正。5.2.2 预防处理措施: 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轮轴固定钻杆的 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 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 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整。主动钻杆弯曲,要用千斤 顶及时调直。 在碰到大粒径孤石或探头石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 进,或回填片、卵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