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左翼文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48662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0年代的左翼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0年代的左翼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0年代的左翼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0年代的左翼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0年代的左翼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0年代的左翼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年代的左翼文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 年代的左翼文学柔石 二月1、高高在上与世不相干的人2、弄潮儿 冲锋在前3、衣冠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此既是萧涧秋鲁迅写道:“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轻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悲悯民间疾苦,救助孤儿寡妇求寻真理不得,不敢随波逐流徘徊、迷茫“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幻灭小说”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之一,二月写于1929 年,它与当时出现的茅盾的幻想、动摇、追求,叶圣陶的倪焕之等小说,在文学史上被统称为“幻灭小说”。萧红 (1911.51942.1) 原名张乃莹跋涉 生死

2、场 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确实因为我是女人”萧红萧红 李姓青年 萧军 端木蕻良比较生死场和为奴隶的母亲萧红将自己作为女性的痛苦和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凉感”, 与女性的孤寂、悲剧融为一体鲁迅再为生死场作序中说:“它是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 力透纸背的图画”为此,萧红被誉为“30 年代的文学洛神”呼兰河传的创作背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 “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矛盾评 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的单调的美丽思考:怎样看待萧涧秋“近代青年这样的一种典型”?(一) 了解1、柔石的生平

3、和创作简况原名赵平复,门前曾有一块小石桥,上镌“金桥柔石”,所以就曾以“柔石”、“金 桥”为笔名。浙江宁海人。1918年入杭州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因家庭困难,次年 任慈溪县谱迪小学教员,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疯人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1927 年夏,回故乡任中学教员,后任宁海县教育局局长。此时创作出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 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的生活。1928年,宁海群众暴动失败,宁海中学遭解散,他只身出走, 寓居上海,从事文学活动,并与鲁迅密切交往。同年12月与鲁迅共同创办朝花社,并编辑 语丝。发表中篇小说三姊妹、代表作中篇小说二月,并出版小说集希望。作品 大都表现革命前后青年的苦闷

4、与希望。1930年参加“左联”,任执行委员,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以“左联”代表身 份,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后写有通讯一个伟大的印象同年,写了短篇力 作为奴隶的母亲1 1931年1月17日被国民党逮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终年30岁,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两年后,悲愤总时时袭击着鲁迅先生的心,他的 为了忘 却的纪念成了对烈士永远的怀念,被鲁迅誉为台州式的硬气。著作书目疯人(短篇小说集)1925,宁波华生印局奴隶(短篇小说集)1928,新文学书局三姊妹(中篇小说)1929,水沫旧时代之歌(上下册,长篇小说)1929,北新二月(中篇小说)1929,春潮希望(短篇小说集)1930,商

5、务为奴隶的母亲(短篇小说)1953,人文柔石选集1951,开明柔石小说选集1954,人文柔石选集1958,人文;1986,人文晨光(作品集,柔石,冯铿遗稿)鲁博编,1986,书目文献翻译书目戈理基文录 苏联戈理基(高尔基)著,1930,光华浮士德与城(理论)苏联卢那卡尔斯基著,1930,神州颓废(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4,商务丹麦短篇小说集 1938,商务2、萧红的生平和创作简况简介萧红(1911年6月2日一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具(现哈尔滨市 呼兰区)人,汉族,远祖 张岱,于乾降年间从山东省 东昌府莘县(今聊城市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

6、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介绍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 ,l 玲玲, 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 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 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 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 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 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萧红(1911,黑龙江呼兰河县1942,香港) 生于地主家庭,因反

7、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 刊写稿。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 版。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1937年初归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 迅先生和萧红散文。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 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代表作

8、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她的作品多取材于 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 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 的精品。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 作品。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 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 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 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

9、的笔致,又 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呼兰河传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 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 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 无情的鞭挞。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 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 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作品风格 萧红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

10、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 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 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 深情的呼唤”。她的散文充满真挚朴实的情感,体现了高尚的人格。善于捕捉日常生 活细节,她的文章有着生动的情节,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二)掌握1、柔石二月萧涧秋形象的意义迷茫的追寻者试析二月中的萧涧秋形象摘要 萧涧秋是柔石小说二月中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有所追求、极想有所作为的知识 分子,在大时代背景下寻找他的位置,探索人生的道路。同时他也是一个文弱多思、情感复 杂的青年。这些使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

11、种典型。一般论者认为,“二月主要是记录了一个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在大革命到来前夕的 心路历程,知识分子萧涧秋在寻找出路过程中的苦闷、忧愁、踯躅、彷徨和寻求真理不得, 而又不甘苟且偷生、随波逐流的心态和行为”。2亦有论者指出,“二月是当时以知 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刻画得比较成功的一部作品是作者对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 结晶。他以细腻的、抒情的笔触叙写了从五四退潮下来的萧涧秋在芙蓉镇的短期经历, 证明了在强大的中国封建主义习惯势力面前,个人奋斗、人道主义理想的碰壁。” 3萧涧 秋在芙蓉镇的经历,他的行为及对人生道路的探索,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反映。在一 定程度上,萧的形象是当时知识青年的一种代

12、表。萧涧秋是一个外表冷静理性、内心却充满激情的知识青年,他多愁善感,感情细腻, 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他极想有一番作为,积极地在大时代背景下寻找自己的位置。但他面 对的是强大的封建势力,在与残酷的现实社会作斗争时,他不时表现出孤独、苦闷、彷徨和 不知所措的心理特征。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着自己对人生的追求。鲁迅先生在看过这部小说手稿之后,写下了柔石作二月小引的序文。在序文 中,他对萧涧秋是这样评价的:“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 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他其实并不能成为一小齿轮,跟着大齿轮转动,他仅是外来的一 粒石子,所以轧了几下,发几声响,便被挤到女佛山一一上海去了。他幸

13、而还坚硬,没有变 成润泽齿轮的油。”4(P.l)大革命时期,萧涧秋是生活在军阀统治下江南一隅的一个孤苦 无他的位置。鲁迅在柔石作二月小引序文写道:“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 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惟有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 所沾湿,狼狈起来。这从上述的两类人们看来,是都觉得诧异的,但在我们书中的依的知识 分子。当时革命的火苗还未能燃到芙蓉镇这个“世外桃源”,小镇受革命影响很小,人们对 其陌生,封建意识非常浓厚,萧涧秋也只是一个知识分子,他虽然“怀着热爱极想有为”, 不愿意随社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变成润泽齿轮的油”。但眼前的社会,还充斥着强大的 封建主义习惯

14、势力,自己又孑然一身,既无同道,也无门道,所以他孤独、苦闷、彷徨,他 “有所顾惜”,“过于矜持”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正直、善良、有抱 负、有追求的知识分子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前,在探索人生社会道路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现象 亦在情理之中。作家柔石站在创作的高度上,把握了这一时期知识青年特殊的心态特点而加 以创造,显示出作为一名文学家敏锐的触觉及深厚的文学功底。萧涧秋这一形象,在当时知 识分子中,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形象。鲁迅认为萧涧秋在大时代里的位置,既不是时代的“弄潮儿”,也不是“站在山冈上 者”,而是徘徊海滨为浪花所沾湿的狼狈者。具体说来,萧涧秋是一个有学问的青年知识分 子,在作品中

15、处处可以看到他讲话很有水平,知识渊博,大方得体。陶慕侃聘他来教书的重 要原因也是“佩服他对于学问的努力”。对于时代的位置,用陶慕侃的观察来说,“谈起时 局的混沌,不知怎样开展;青年死了之多,都是些爱国有志之士,而且家境贫寒的一批,家 境稍富裕,就不愿做冒险的事业,虽则有志,也从别的方面去发展了。”因此,陶慕侃创办 了一所中学,培植人才。文嫂的丈夫正属于前者,家境贫寒,只读一年中师就停学了,萧涧 秋说他是一个“很慷慨激昂的”人,他乃是鲁迅称之“冲锋的战士”。萧涧秋正好介乎二者 之间,萧涧秋师范毕业以后的六年之中,“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底大部分的疆土,他到过汉 口,又到过广州”。然而革命的激流在武汉、广州激荡的时候,他却离开了。在杭州西子 湖边徘徊了一个月,“蓄着长发拖到颈后”,创作青春不再来的歌曲,后来去了北京。“近三年来都住在北京,因他喜欢看骆驼昂然顾盼的姿态,听冬天底尖厉的北方底怒号的风 声。所以在北京是住最久”。骆驼的“昂然顾盼”暗喻着萧涧秋在大时代里高傲地寻找的姿 态,“爱听尖厉的风声”,象征着萧涧秋搏击风浪的精神和勇气这说明萧涧秋是一个有志、 勇敢的人。萧这样的经历也使得他在寻找光明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