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读曹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45035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平气和读曹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平气和读曹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平气和读曹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平气和读曹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平气和读曹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平气和读曹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平气和读曹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平气和读曹操内容摘要:从古到今,有多少人在唾骂曹操。在民间,普遍认为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 奸贼,在三国演义的书中,他是一个挟天子令诸侯的奸臣,在冲多的历史评 论家眼中,他也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 在本文中将比较全面比较公正的写曹操, 真正的曹操。关键词: 真正的曹操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旷世之文杰一、曹操其人曹操(公元 155220 年),又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 豪县)人,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写道:“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接着又写了许邵对他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由此可见,幼年的 曹操就已表现出了不凡

2、的才能。公元 174 年(东汉熹平六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始入 仕途。后又被任为洛阳北部尉。当时的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摇摇欲坠, 董卓入朝作乱,豪强拥兵割据。曹操“散家财,合义兵”,加入了反董大军,并 在收编农民起义军中壮大自己,然后挟持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占了政治上的优势。于是在徐州灭吕布,官渡败袁绍,牢牢控制了北方。后来因 用兵失当,在赤壁之战中为孙刘联军所败。 在三国鼎立的前提下,曹操积极发展自己的实力,力图统一国家。建安十五年, 曹操下令求贤,大宴铜雀台,收罗了一大批人才。他实施了正确的农业政策,广 泛开展军屯民屯, 这些都有利于安定民生和发展

3、经济。 在此基础上, 向蜀汉和东 吴步步紧逼。二、治世之能臣( 一 ) 、卓越的政治家曹操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曹操具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 “挟天子以 令诸侯”,他非常重视人才,极力搜罗,加以重用,胸襟开阔,豁达乐观。另外他还具有 远大的抱负,曹操之谓政治家,他的目标是结束“白骨露于 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战乱场面,实现“山不厌高,海 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愿望,他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理想。在“求才若 渴”这点上,曹操比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曹操为人奸诈多疑 , 但他对奇才良将均能真诚的以礼相待,对于人才,他尽可能揽为己用。所以他身边一直不乏 能人异士。在第四十

4、一回,赵子龙单骑救主,曹操的爱才之心更洋溢于表。其时,曹操 在山顶观战,但见赵云所到之处,威不可挡。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才能够 逃脱此难。在你死我亡的战场上,曹操非常欣赏赵云的神勇无敌。为了一个对自 己能构成很大威胁的敌方将领,曹操可以发出“不准杀死赵云”的命令。 从这里 可以看出曹操爱才惜才的心胸是如何的博大,怎么不教人为之动容?(二)优秀的军事家作为军事家,曹操更是有勇有谋。他胸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众多战役中都 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天才。军事上,曹操对各路英雄的战略战术, 知彼。所以他在军事决策上时时会料事如神,人

5、力物力均了然于胸,力求做到知己 他拥有军事家所特有的嗅觉。第三十回袁曹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袁绍有人马七十 万,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 曹军只有七万,粮食将尽,地理也不利。 曹操能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 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集中 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然后各个击破,取得最后胜利。无论曹操在战略、战术上做得怎样出色,如果其军队没有较强的战斗力还是 不行的。吕布的军队号称勇悍,袁绍的军队人数最多,经过多次较量之后,都为 曹操所败,说明曹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曹操军战斗力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作战 时能身先士卒,领兵一贯采取精兵、简政、重视粮食生产及运输等措

6、施所致。所有这一切无不说明,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多疑阴险毒辣罗贯中塑造的曹操,多疑、阴险、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用罗贯中的话 说就是“乱世之奸雄”。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 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 疯狂,滥杀无辜,显得特别残暴不仁和毒辣。“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 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讨张 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董卓、王 允死后,青州黄巾军再次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 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

7、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 靠着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曹操他还虚假伪善,奸诈狡猾,骄奢淫逸, 嫉贤妒能。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等,就可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曹操进宛城,见张济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语来打动她, “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 之降;不然灭族也”,并许以还都后扶为正室,每日与之取乐,充分体现曹操淫 逸。曹操嫉贤妒能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斩杀杨修” 。杨修有过人的聪明才智, 为人恃才傲物,数犯曹操之忌,因此遭曹操记恨,终导致其丧命毛宗岗称曹操为“古今来奸雄中策一奇人”。这是说曹操形象是对历史上“奸雄”类人物的最高艺术概括。(二)、挟天子令诸侯为了建立功业,他

8、在维护汉皇室的名义下,致力于南征北讨,扫平割据,一 再声称“孤妄有篡逆之心哉!”为了篡夺皇权,他不但利用迎驾之机迁都,实际控制了天子,而且残酷地镇 压政治对手, 扫除忠于皇室、 妨碍他实现篡权目标的一切阻力, 而自己则从大将 军、丞相、魏公以至魏王,一步步迈向权力的顶峰,但他又至死不肯代汉自立, 有意把改朝换代的事留给儿子曾丕。维持与篡夺 , 表里为用。这样做 , “是欲使天下后世信其无篡国之心,于是子 孙蒙其恶名,而己则避之。”“真奸雄之尤哉! ”曹操深隐权变的个性心理和极端利己的伦理观念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和最恶劣的发展。曹操也在这里最后完成了奸雄形象的自我塑造。三、旷世之文杰曹操“

9、外定武功, 内兴文学”,他又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 开创者。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 广泛地搜罗文士, 造成了“彬彬之盛” 的建安文学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一) 、汉乐府的开创者曹操能冲破传统文人偏见的束缚,接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运用乐府古题抒 写现实的生活和感情, 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开文人拟古乐 府进行诗歌创作的端绪。他的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史家说他“御军卅余年,登高必赋,及造新 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确是实录。这些乐府歌辞虽沿用汉乐府古题,却并 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

10、神, “用乐府题目自作诗” (清方东树语),反映了新的现实,表现出新的面貌。二)、曹操诗歌中的社会现实曹操的另一部分乐府诗则表现了他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这 类诗悲歌慷慨,具有更浓厚的抒情气氛。 短歌行是其中的代表。全诗共八解, 开头两解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 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 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现了他爱才若渴的心情。末解写道: “山不 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表现了他搜揽人才以完成统一事业的 宏伟怀抱。 全诗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 我们

11、可以感觉到 在混乱的现实中建立功业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心。这首诗经过几个低昂回旋, 把诗人起伏不平的心情, 复杂多端的感慨,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艺术成就也是 很高的。其中三、四两解,或半章或整章袭用诗经成句,使人毫不觉得,也 是它艺术上的特点。此外,他的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表现了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 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 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则通过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了 诗人开阔的胸襟, 可说是我国诗史上的一首比较完整的写景诗。 曹操的诗极为本 色,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用朴质的形式披露他的胸襟, 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他

12、 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以诗也是“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尽 管在语言形式上极接近汉乐府,却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三)、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又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他的文和诗一样富有创造性。汉代散文,由于 受辞赋的影响, 趋向骈偶化, 各种体裁的文章也往往形成某种固定的框框。 曹操 的散文只是用简洁朴素的文笔把要说的话自由地写出来, 却自有鲜明的个性。 如 让县自明本志令,用简朴的文笔把他一生的心事披肝沥胆地倾吐出来,具有 政治家雄伟的气魄和斗争的锋芒。 文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 几人称王”,这些话是非曹操不能道的。曹操这种“清峻” “通脱”的散文风格表 现了建安散文的新风貌,对魏晋散文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曹操聪明透顶, 又愚不可及; 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 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 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 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易中天语个人认为易中天这段对曹操的评价还是很中肯全面的,人都是矛盾的结合体, 曹操也不例外。本文参考文献:1 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 2004年 6 月第一版2 陈寿三国志北京长城出版社 1999年 8 月版3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版4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