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449079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关于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合集五篇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篇1 在这一学期中本人承当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施行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做到开学有方案,学期末有总结。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严密联络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选项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进步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平安意识,形成安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四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一、获得的成绩与经历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

2、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环境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保护公物的好市民。3、培养学生心中有别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别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

3、困难要乐于助人。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节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保护幼小。生活要节省,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节俭节约的好孩子。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平安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那么。二、今后努力的方向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进步科研才能和组织教学的才能。应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进步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

4、生的各种才能上。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篇2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实在实把每个目的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展总结。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的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开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合格公民奠定根底”定为总目的,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

5、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标准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步适应和参与社会的才能,掌握必备的根底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的: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历性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互相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才能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开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

6、生活经历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妙,懂得社会生活的标准,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才能。三、追请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根底新的教学目的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标准、规那么,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标准和准那么形成一定的、根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根本观点、根本态度,是他可以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

7、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展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这一学期,按照教学目的有方案的完成了本册书的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比拟强,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形式的教学,学生的认知才能都有所进步。对学生的安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根底。思品课教学反思“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那么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

8、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到达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p 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此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承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详细理论中的道德知为,“辩析导行”非常重要。我根据学生认知程度和教材重难点

9、,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考虑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进步道德判断才能。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说明社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_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典范。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学生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

10、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动情用理,辩析导行。我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例如,有道辩析题:“国产的东西都不如进口的东西好”。学生争论很剧烈,最后老师从国产名优产品为国争光,假冒伪劣产品败坏名声,外国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爱国产物品的情感,引导学生澄清思想,统一看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思想品德表达于详细的道德理论,在导行训练和理论中,让学生不仅稳固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行为和才能,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消费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

11、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篇3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开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合格公民奠定根底。在教学中,在以“学生的开展为本”的理论指导下,不断理论与探究,发挥我的创造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掌握教材本质,通过培训,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我制定施行了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对学生进展了一系列的教育。一、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二、培养

12、学生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保护公物的好市民。通过对学校的理解,更关心自己的学校,给学校提建议,设计将来的学校等,培养学生把自己的学校建立得更好的情感。三、培养学生自信的好品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列出自己的优点,通过给自己设计名片等环节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对自己有信心。四、培养学生心中有别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别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

13、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施行措施。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老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简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安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开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互相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承受的学习情境,灵敏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

14、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考虑,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六、评价方法1我观察记录描绘性评语。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才能、行为进展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展充分交流的根底上,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绘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稳固进步,修正缺乏,继续努力。2、学生自评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展自我评价,以进步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才能。3、学生互评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

15、理解、欣赏别人的态度,互相促进。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步,到达了预期的效果。教学效果良好。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篇4 一、根本情况分析p 三年级班共有学生64人,男生有34人,女生有30人,同学们团结互助,好学勤奋,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热爱班级体。但是还存在着所有独生子女共同的特点自私,无论做什么事,都为自己着想,还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使其受益终生。学生们聪明活泼,积极进取,通过三年学习生活的锻炼,他们已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集体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加强,各个班的成绩相差不大。整体上看由于大都是独生子女,表现出娇惯,好吃懒

16、做、任性、主动性差,自私的特点。这些行为习惯是今后教育的主要方面。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不能有效的落实到行动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二、成绩和经历一经历1、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育效果明显。2、教学的实际效果比拟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学习习惯和两操习惯,环境卫生的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进步。教学获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1、上课、备课是关键。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 进步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分的理论指导,才能防止以往满堂灌的错误。2、抓好训练,学以致用。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络,引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