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44384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沟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山沟回音真好听二、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山沟回音真好听。 能力目的:能用歌声体现声音的强弱。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音乐体现和即兴发明活动。情感目的:通过演唱、聆听、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和大自然的美,理解“回声”这一自然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并能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能用强弱对比体现歌曲。 四、教学措施 教法:情景教学、引探尝试教学、媒体助学 学法:发现法、探究法、感悟法与实践创编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六、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同窗们,今天教师想带同窗们到一种神奇的地方,看,这是哪

2、?播放图片和鸟叫声,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师:哇!这里的风景好美呀!让我们停下来欣赏欣赏。(边欣赏风景边聆听歌曲山沟回音真好听,教师播放录音范唱)。仔细听听、看看,这又是什么地方,有如何有趣的自然现象? 师:这首歌曲带我们到了山沟里。歌曲还体现了山沟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呢?生:回音。 师:回音好听吗? 生:好听!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山沟回音真好听。 板书:山沟回音真好听(二)尝试体验感知乐曲掌握强弱。师:听,糟了,孩子们,天气有点变化了。(播放雷雨声)巧设下雨情境,从现实中体验声音的强弱,问: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 (学生通过聆听,得出雷声大,雨点小的特

3、点。通过模仿,亲身感受声音的强弱,再找找生活中的声音,哪些强,哪些弱。) (2)分辩强弱师:举例(用不同的方式体现不同的力度强和弱,让学生辨别)解说“”、“”2体验回音 激趣:好玩吗?(好玩),别玩了,雨停了,你们看看那是什么,(课件出示彩虹,看看连绵起伏的高山。)让我们和她打个招呼吧? 生:喂,你好吗?(声音强) 师:喂,你好吗?(声音弱) 师:孩子们,刚刚山沟是怎么回答的?(回音)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回音比第一声要小某些。板书,总结出回音的特点。 目前由教师来当原声,同窗们扮演回声。 师做原声:喂,大山,你好吗?(声音强;喊完后,做倾听状)生做回音:喂,大山,你好吗?(稍弱) 教师:注意

4、,目前教师的原声有变化了! (教师唱旋律唱名) 教师:12 4 5 生齐:1 34 5 教师:i6 i6 生齐:i 6 教师:注意,目前教师的原声又有变化了!教师:啊啊啊啊啊生齐: 啊啊啊啊啊教师:啊啊啊啊啊生齐:啊啊啊啊啊(三)学唱歌曲 1.听一听 (1)在山沟中唱歌你们的心情如何呢?(不久乐),下面,教师把我们刚刚听到的那首歌曲山沟回音真好听唱一遍,体现我此时的心情。 (2)瞧,对面的孩子也快乐的唱起来了,请听播放山沟回音真好听。 师:好听吗?生:作答教师:想和她们比赛吗?那目前,教师就把这首歌曲教给人们。教师:出示山沟回音真好听的歌谱。 2学唱 (1)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 (2)找出

5、歌曲中的回音部分进行解决,师生合伙精确地体现歌曲中的回音现象。(3)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唱词。(4)完整的演唱,并对学生在演唱中浮现的局限性之处进行指引。(四)表演唱男女生齐唱原声,师唱回声男生唱原声,女生唱回声两人一组歌唱(五)、歌曲创编 教师:同窗们,我们除了在山沟里能听到回音,还能在哪里听到回音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浮现的回音现象(话筒、桥洞)学生:作答教师:你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能不能把这首歌曲重新编段歌词,唱一唱?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 教师:同窗们,讨论完了吗?目前,就请几种小组的同窗分别派一代表到前面来,把你们创编的歌词唱给同窗们听。好不好? 学生表演(教师

6、钢琴伴奏,学生边唱边表演) 教师及时予以学生鼓励六、课堂小结同窗们,今天我们学唱了山沟回音真好听,还编了很有新意的歌词。难道你们不想再亲自去山沟听一听回音吗?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对着山沟说:再会了!同窗们向你们的山沟再会,向你们的回音再会!板书: 原声 回声 F强 弱 山沟回音真好听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山沟回音真好听选自义务教育课程原则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歌曲简洁、朴实,体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曲短小精炼,由五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一、二、五乐句运用变化反复的手法,使旋律简朴明快、流畅;三、四乐句旋律的完全反复以及力度与强弱对比,生动描绘了“回声”的自

7、然现象。二、教学目的 我根据课程目的的规定: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拟定本课目的为;知识目的: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力目的:能用歌声体现声音的强弱,用强弱对比体现歌曲。情感目的:通过演唱、聆听,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理解“回声”这一自然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掌握并体现声音的强弱是本课重点.引导学生较精确地用强弱对比来体现回音,体现歌曲,是本课难点。教具:课件、电子琴 四、教法为了达到抱负的教学,各具特点的教学,我采用“情境教学法”与“电教手段”相结合的措施,同步运用游戏感悟法、讨论创编法,既活跃了

8、音乐课堂的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感知音乐。在导入课堂时,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开始人与大山的对话。在演唱形式上,我设计成一呼一应的对唱形式,模仿山沟回音的效果。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有助于学生体现歌曲力度的变化,运用回音游戏,让学生在乐中学并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同步指引学生在体现歌曲力度的变化时,对比要鲜明但不能过度夸张。最后,运用小组合伙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歌曲的创编。五、学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互相增进、互相影响的过程。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和谐互动、生生合伙互动,在布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中,教学双向互动才会焕发活力。因此引导学生

9、用发现法、感悟法与实践创编法来学习,通过学法的指引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学习措施,感悟音乐的美。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重要分为五个环节: .情境导入通过音响与图片的结合,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审美体验 :让学生随着媒体画面,完整地欣赏山沟回音真好听,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对美丽而又稀奇的山沟有了深刻的印象。视听结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她们的爱好和求知欲。从而激起学生对美妙的山沟回音的爱好,对绚丽多姿的大自然布满了爱慕和向往。(同步在这一环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掌握强弱通过播放雷雨声,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再找找生活中的声音,哪些强,哪些弱,进行举例模仿。(从生活中入手

10、,去找找声音的强弱)这一环节,学生较积极地去体现进行举例模仿。、回音游戏(1)、体验回音通过师生表演回音游戏,感受原声和产生回音后的不同效果。(2)、回音游戏让学生自主的体现这个有趣的自然现象,设计不同的音效去做回音游戏,(如:通过以对话、歌唱等不同形式去体现,一种发出强音,一种用稍弱的声音模仿等)让学生感受回音,区别并掌握声音的强弱变化,从中感受大自然中回音的奇妙,从而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审美情感的体验(3)、感受回音让学生感受其她同窗的表演,体会回音的特点。学唱歌曲 (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爱好和愿望,我激发学生以对比竞赛的形式去歌唱歌曲,教师并范唱一遍,引起学生对歌曲的爱

11、慕,启发学生学习新歌的积极性和积极性。(2)、师生运用回音游戏学唱歌曲。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把有对比的乐句“12 34 5 ”和“6 65 ”模仿回音,弹琴带领学生用“啊”音演唱,然后用一呼一应的形式练习全曲,重要将力度、旋律等因素体现出来,并指出学生的局限性,告诉她们改善的措施,让学生充足地掌握。()、在熟悉旋律后,并能用强弱的对比,有表情地用柔和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人演唱等,在面对全体学生的音乐基本上,发展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充足发挥学生的演唱才干。5、尝试歌词创编以竞赛的形式将学生提成几种小组进行歌词创编。让学生发散思维去体现音乐。使整节课都让学生处在愉悦的氛围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