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43574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4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温州中学 黄显荣 刘鹏志(执笔)人与人之间需要温暖,需要心灵的沟通,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当学生迫切需要找一个人倾诉心中的烦恼、不快时,举目四望,思前想后,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学生的困惑、忧虑、恐惧、孤独、压抑、失望、悲伤迫切需要交流,需要诉说,需要安抚,需要宣泄“同伴教育”让学生不再有“难言之隐”。【内容摘要】我校秉承“英奇匡国,作圣启蒙”的校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新五年规划中,学校明确提出了“为培养领袖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发展宗旨。领袖型人才应

2、该具备各种各样的才能和特质,无疑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这一切的基础。开展“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了培养一支具有较高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体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它是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新探索、新途径,提高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举措。【关键词】 同伴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压力大。重点高中学生自从进入高中,校园新环境带来的不适应、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升学压力、情

3、感困扰等,一直不同程度地伴随着他们。这些心理压力如果能够得到正确引导,就会变成一种人生财富;如果久积不解,就有可能变成心理疾患。长期以来,许多学校虽然有“心理辅导室”和心理辅导老师,但多数同学对心理辅导存有偏见,更愿意把心中的痛楚和压力告诉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和师长相比,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打开心扉、交流感情、倾诉烦恼,针对高中学生这一特点,我们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这些心理委员就生活在同学中间,可以与同学们敞开心扉交流,能把一些简单常见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也能使同学中的异常行为或心理疾患及时被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所掌握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2、近年来,中小学校时有发生恶性校园危机事件。

4、我们经常从各种传媒看到或听到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各类校园危机事件,我校近几年也有多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这些现象的发生,为每一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一直是我校心理教师不断思考和努力实践的目标。长期以来,班级中设有各种各样的班干部,如生活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等,但惟独缺少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委员。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启动了“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数量有限。当今中国教育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而目前中学心理辅导教师的人数非常有限,已远远满足不了当代学生获得心理帮助的需求。美国自60年

5、代中期后,以接受过训练的学生担任“同辈心理辅导员”的服务方式,就逐渐盛行于校园中。所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自助组织,形成一种运行良好的心理自助和互助机制,构建全程全方位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监护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4、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学生的心理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波澜,许多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和学生自己所重视。为此发动学

6、生力量,培养一支具有开创精神、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心理知识和保健知识的学生心理干部队伍,这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鉴于上述因素,我校于2006年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启动了“同伴教育”的试点工作。经过为期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同伴教育”在自主探索本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现助人自助、自我成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课题的理论基础什么是同伴教育?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

7、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同伴教育发源于澳大利亚,流行于西方国家。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在社会发展领域内广泛采用的培训方法。它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参与性强和互动性强的方式进行培训。参与的人主要是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和朋友。同伴教育的培训中,侧重于态度的讨论和技能的培训,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其中主持人的角色不是老师,而是话题讨论的引导者,启发大家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提出建议。主持人侧重

8、正确知识和核心信息的传达,而不将知识的讲解做为重点。同伴教育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正规同伴教育和非正规的同伴教育。正规同伴教育每期同伴教育培训围绕具体的问题按计划举办,一般以分组的方式,有固定的活动和目标。在一个小组内,同伴教育者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非正规的同伴教育这种指的是同伴教育在朋友、社会群体和网络中进行。同伴教育者以同伴的身份告诉朋友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某些内容或问题,这些话题没有事前的组织或计划,可以从一个特定的问题开始,讨论可以在午餐时间、朋友聚会时、在宿舍、家里等任何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同伴教育比较受同学们的欢迎,教育者以自己的同龄人为最佳,肯定了同伴教育的积极意义。归纳其原因主要

9、有以下几方面:(1)易沟通。同学普遍认为同龄人由于年龄相仿、无长幼之分,易用平等的态度及语气进行谈论,不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比较愿意相互交换意见和看法。(2)有同感。同学们普遍认为同龄人所处的时代相同、环境相似,对事物的理解与评价也比较一致,一般容易取得共识。如大多数同学在这个年龄都会遇到性方面的问题,会经历好奇、迷惑,感情上的波动,对爱情的憧憬等体验,此时同伴教育者就可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与同学进行探讨,提供较为正确的指导和可行性建议,感觉上较缓和、轻松,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其对与错。(3)有安全感。同学之间彼此熟悉,通常会以诚相待,彼此沟通时不会刻意有所保留,通常会敞开心扉,彼此交换一些

10、小秘密,这样不但促进了同伴教育者与同学间的关系,更使同学之间产生亲近和真实的感觉。归根到底,大多数同学选择同伴教育,无非是看重其同伴间的平等关系,没有代沟,谈话过程也比较轻松。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1、课题界定前面已经提到,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同伴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同伴教育心理委员,又称“同伴心理辅导员”或“朋辈心理辅导员”。主要是利用青春期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同龄人对同龄人进行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11、在心理学中,这种同龄人之间互相教育的方式被称作“朋辈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形式。“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者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接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格雷和霆多尔(Gray& Tindall, 1978)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包括一对一的帮助关系、小组领导关系、讨论领导关系、劝学、教学,以及人际间的帮助活动;苏姗(Sussan,

12、1973)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以及其他帮助的过程。由于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非专业心理辅导活动,与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比在目标、要求、方法等方面的层次和深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1)亲情性友谊性:朋辈辅导一般发生于亲人、熟人或朋友之间,不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专业心理咨询恰恰避免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多重关系,不与之建立“咨询关系”。(2)自发性义务性:当个体自身无法克服心理困扰,往往会主动寻求外部力量帮助,这是人来自心理互助的一种本能行为。学生在心理困扰时也如此,

13、如接受、理解和关心他人。这也使朋辈心理辅导能得以自发地产生。从源头说,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主义,通常是自愿的,没有专业心理咨询所存在的报酬问题。这是区别于专业心理咨询(以合同、契约式的职业性人际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3)简便有效直接干预: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当事人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可以省去专业咨询师为掌握来访者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而浪费的大量时间,一般也不受时间、地域、语言等因素的影响,能及时给予当事人心理上的帮助。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当事人可能共同生活,交往频繁,这就使得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得以实现,甚至可以直接地监督和干预。比如,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提醒和督促当事人计划的实施;监督当事人

14、按时吃药;监视当事人的自杀行为;经济上接济当事人;作为中间人调停当事人与他人的冲突等等。这种简便有效、直接干预的特点是朋辈心理辅导区别于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特征。2、研究的内容与目标A、研究的内容:(1)“学生心理协会”的运作与发展(2)“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的基本思想(3)“心理委员制度”的框架结构(4)“心理委员制度”的内容和对心理委员的管理与指导(5)心理委员开展的主要工作B、研究的目标:(1)建立一支覆盖面广、具有较高素质的、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编织以心理委员为主要网络成员的学生健康心理维护网,从而促进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2)成功培养一批能深入到同学中进行心理辅导,进行

15、心理危机干预的心理委员,并利用这种同伴关系,使学生互动互助,实现助人自助。(3)提高全班、全校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预防学生中各类心理问题的发生,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出现;促进健康和谐班集体的形成,优化班级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健康地度过高中生活。(4)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最终形成“同伴教育”模式。四、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基于同伴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它贯彻了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精神,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从容面对各种压力、自立自

16、强,为走向社会作好准备,同时对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伴教育将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实时监控、提前防范、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并促使同学们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由于同伴教育本身就是学生,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动态,一旦出现事故苗头,心理委员能够迅速将情况反映给班主任和学校,从而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过去的 “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的被动局面转变为现在的“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 的主动局面,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更迅速、更主动,更能防患于未然。五、课题的具体实施(一)发展和健全学生心理协会,组织丰富多彩活动。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