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399841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5期汉末名士集团的地域冲突及政治影响兼论袁绍势力的兴亡刘蓉(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汉末逐渐形成的以各州郡为中心的名士集团对汉末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深远影响.能否驾驭这些名士集团并平衡其利益,直接决定着能否成为名士领袖,在群雄逐鹿中胜出.袁绍能在冀州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是在信用汝颍名士集团的同时,也能适当提拔任用冀州名士集团中一些代表人物的结果.袁绍作为汝颍名士之一,未能正确处理汝颍与冀州本土名士集团之间的关系,导致自己未能成为名士阶层的凝聚核心从而土崩瓦解.关键词:袁绍;汝颍集团;冀州集团

2、;名士阶层;官渡之战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素有政治抱负,能折节下士,又在铲除宦官的行动中为自己赢得了极高的政治声誉.这些有利条件,使得袁绍在汉末群雄逐鹿,重建新秩序的斗争中倍受瞩目.然而官渡一战,袁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其势力也很快走向覆亡.关于袁绍兴亡的原因,前人多有探讨,不乏高见.文拟从袁绍势力内部汝颍,冀州名士集团的存在及其紧张关系人手,重新考察影响袁绍势力兴亡的因素,以此就教于方家.一,汝颍名士的支持与袁绍兴起初平元年关东兵起,渤海太守袁绍被推举为盟主,成为与董卓抗衡的另一个政治军事中心,具有极大号召力.三国志本传称当是时,豪侠多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但

3、是,局促于渤海一隅显然与其地位和志向并不相称,他的谋臣逢纪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其实袁绍自己也早有此想法,他在起兵时曾和曹操谈到将来的打算,声称要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因此,袁绍从京师出奔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冀州作为自己的目的地.但此时的冀州,却在韩馥的掌握之中.因此,夺取冀州,成了袁绍想要争天下的第一个目标.关于韩馥的史料并不多.三国志?武帝纪注引英雄记载:馥字文节,颍川人.为御史中丞.董卓举为冀州牧.周毖,伍琼向董卓举荐的众多名士中,以韩馥为首.韩馥还自称曾为袁氏故吏.从这些情况看,韩馥应是当时比较有声望的汝颍名士之一.董卓进

4、京后,在为党人名士申冤正名的同时,还对久负盛名的颍川名士格外看重.董卓的父亲曾任作者简介:刘蓉,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可参见陈寅恪先生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崔浩与寇谦之,田余庆先生曹袁斗争和世家大族等文章.三国志卷六袁绍传注引英雄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1页.三国志卷一武帝纪,第26页.职颍川,董卓和他的弟弟董曼都出生在颍川,因此董卓对于汝颍南阳名士尤其是颍川名士们并不陌生.他先后提拔了苟爽,陈纪,韩融等大名士,而将韩馥任命为冀州牧.因为这样一个偶然的原因,韩馥得到了民人殷盛,兵粮优足的冀州,拥有了鼎足天下的资本.但是缺乏政治经验的韩馥到冀州后,却

5、只信用颍川名士,而对于冀州本土名士们则一直保持着距离.他到任以后,曾派人回颍川迎接颍川名士们前往冀州: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之,莫有随者,或独将宗族至冀州.而袁绍已夺馥位,待或以上宾之礼.或弟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为绍所任.荀或是应韩馥邀请前往冀州的,其弟苟谌以及辛评,郭图等颍川名士,虽未有记载,但也应该是韩馥招徕下前往的.他们到冀州,便为韩馥所信用,形成一个颍川名士集团,与冀州本土名士们共同掌握着冀州.不过,身为颍川名士的韩馥,对于颍川人士显然要看重得多,而对于冀州名士的态度则极有保留.韩馥起初对袁绍多有控制,后袁绍用计,让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向韩馥施压,韩馥在袁绍,董卓之间摇摆不

6、定,问计于属下,冀州名士,治中从事刘子惠直言讥讽,称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因此差点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据英雄记载:刘子惠,中山人.兖州刺史刘岱与其书,道卓无道,天下所共攻,死在旦暮,不足为忧.但卓死之后,当复回师讨文节.拥强兵,何凶逆,宁可得置.封书与馥,馥得此大惧,归咎子惠,欲斩之.别驾从事耿武等排嗣伏子惠上,愿并见斩,得不死,作徒,被赭衣,扫除宫门外.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以及刘岱与刘子惠书,都是袁绍对付韩馥的举动,韩馥轻易归咎子惠,很难说不是在挟私报复.由于耿武等人拼死相救,刘子惠得免一死,但被赭衣,扫除宫门外无疑是对冀州人的极大羞辱.而且,韩馥对于冀州人的嫌历史教学ls-I#2011年

7、第5期憎和不信任仍一如既往,并未因刘子惠的事情有所收敛.正因为此,当几乎所有冀州人都反对将冀州拱手让给袁绍时,韩馥表现出了不可理喻的固执.三国志?袁绍传载: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谏馥日: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车,frlJ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乃欲以州与之?馥日: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从事赵浮,程奂请以兵拒之,馥又不听.乃让绍,绍遂领冀州牧.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冀州人士都反对将冀州让给袁绍,他们不仅清楚袁绍处境之窘迫,更清楚冀州的实力.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即便稍有夸张,也与实际情况大致相符,何况如此强大的

8、军队正在他们的掌握之中!除去上述诸人,名将张邰这时也在韩馥手下:张邰字俊义,河问鄣人也.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属韩馥.馥败,以兵归袁绍.应该说,韩馥其实并不清楚他所拥有的资源,对于冀州人士的猜忌疏远恰恰说明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当他在袁绍与公孙瓒的双重压力下动摇犹豫的关键时刻,他所信赖的兖豫名士们,如陈留高斡,颍川苟谌等却决定迎接袁绍,转而为袁绍充当起了说客,称袁氏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若两雄并力,兵交于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既不能信赖依靠冀州人士,手下的颍川人士又转而投向袁绍,韩馥所能做的,只有将冀州拱手

9、相让,他后来的悲剧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袁绍戏剧般地替代韩馥成为众所瞩目的冀州牧,初步实现了南据河,北阻燕代的战略设想.二,任用部分冀州名士与袁绍掌控冀州三国志卷十苟或传,第308页.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英雄记,第6页.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注引,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77页.据后汉书?袁绍传载,这番劝谏者中还有骑都尉广平人沮授.三国志卷十七张邻传,第524页.三国志卷六袁绍传,第191页.另后汉书?袁绍传中所载荀谌等人说辞大致相同,只是增加了三不如的铺陈:谌日:君自料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孰与袁氏?馥日:不如也.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又孰与袁氏?馥日:不如也.世布恩德,天下家

10、受其惠,又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112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5期袁绍在荀谌等颍川名士的支持下取得冀州,奠定了争锋天下的基业.但是初领冀州牧的袁绍仍面临着重重困难.一方面,韩馥仍在肘腋之间,虽然已经没有了号令之威权,但其潜在的政治影响力仍不能不使袁绍感到不安;另一方面,公孙瓒已破擒刘虞,雄踞幽州,对于冀州更是虎视眈眈.何况,在公孙瓒破刘虞之时,天子恰巧派使者段训拜瓒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公孙瓒于是将所部将帅署置为青,冀,兖三州刺史,又安置了一批郡守县令,摆开了架势要与袁绍一争高低.对于袁绍来说,安内与攘外必须双管齐下.袁绍深知自己取得冀州不仅是利用了公孙瓒向韩馥施加压力,更主

11、要的是,韩馥手下的颍川名士在关键时刻倒向了自己.袁绍同时也看到,韩馥之所以失掉冀州,固然由颍川名士的背弃,但更为根本的原因是韩馥既不信任也没能有效地利用冀州名士所拥有的实力.因此尽管袁绍跟韩馥一样并不喜欢冀州人,但当他接手冀州时,他仍然很清楚争取冀州地方实力派支持的重要性,于是,到任之后,起用了一批原先不被韩馥重视和信任的冀州名士,如沮授,审配,田丰,朱汉等,借以扭转韩馥时的局面.关于沮授,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纪日:沮授,广平人,少有大志,多权略.仕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又为韩馥别驾,表拜骑都尉.袁绍得冀州,又辟焉.沮授曾劝阻韩馥出让冀州,但袁绍却比之为管仲,范蠡,声称要与之戮力同心,共

12、安社稷,还表拜沮授为奋武将军,监护诸将.驵授由此成了袁绍的心腹.审配,田丰也是袁绍一手提拔的:魏郡审配,钜鹿田丰,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绍乃以丰为别驾,配为治中,甚见器任.先贤行状对于审配,田丰的情况有些简单的记载:配字正南,魏郡人,少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袁绍领冀州,委以腹心之任,以为治中别驾,并总幕府.丰字元皓,钜鹿人,或云勃海人.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第2379,23792380页.三国志卷六袁绍传注引,第205,201页.三国志卷六袁绍传注引英雄记,第193页.乃应绍命,以为别驾.沮授,审配,田丰均为冀州名士,誉满乡里,且仕宦州郡

13、日久,既熟悉冀州情况,又有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这样一批人在韩馥时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袁绍提拔任用这批冀州名士,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刚刚立足,必须稳定各方势力,尤其是这批坚决反对将冀州让给自己的冀州名士;另一方面,这些曾被韩馥冷落一边的名士们一旦位尊权重,对于尚未离开冀州的韩馥来说自然是个不小的压力,如河内朱汉先时不得韩馥礼遇,心怀忿恨,袁绍将他任用为都官从事后,立即发兵围攻韩馥府第,并将韩馥长子双腿槌折.在这样的逼迫恐惧中,韩馥不得不投奔张邈,后来在张邈处被逼自杀.袁绍通过提拔任用某些冀州名士,成功地除掉了韩馥,并且在短期内保持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一致对外,在界桥之战中取得了对于公孙瓒的决定性胜

14、利.逼走韩馥以及界桥之战的胜利,标志着袁绍最终在冀州站稳了脚跟,其势力也很快发展壮大起来.但是,内忧外患一旦解除,统治集团内部汝颍,冀州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便很快凸显出来了.袁绍接管冀州后,手下的名士按州里地域分成两个集团:一个是汝颍名士集团,包括原为韩馥招徕后转向袁绍的荀谌,辛评,郭图等颍川名士,以及袁绍从汝南老家招徕的汝南名士;一个是冀州名士集团,包括原来不受韩馥重视后由袁绍出于某种政治目的而提拔的审配,田丰,沮授等冀州本土名士.但是,这两个集团之间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无法调解的矛盾.我们知道,以汝,颍,南阳为中心的文化圈的形成,在汉末是颇为引人注目的.在这一文化圈的辐射下,兖豫名士享有极高的声誉,而远离这一文化圈的其他地方名士,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则要小的多.各地的名士们虽然已经在文化价值,政治取向等方面走向认同,但还没能摆脱地域的局限走向阶级认同.各州郡的名士往往自视甚高,而对本州郡之外的其他地方名士则不免有所轻视.这方面,兖豫名士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这种现象还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正始名士何晏,邓肠曾说冀州土1l3产无珍,人生质朴,上古以来,无应仁贤之例,西晋时豫州刺史解结还问僚佐河北白壤膏粱,何故少人士,每以三品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