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法律基础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393276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法律基础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公共基础)法律基础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公共基础)法律基础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公共基础)法律基础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公共基础)法律基础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法律基础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法律基础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一、判断题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和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3.判处死缓的,在二年的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4.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加劳动的,应当酌量发给报酬。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6。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8.对危害国

2、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适用缓刑.。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1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1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1.犯罪的追溯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14.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16.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17。民族自治地

3、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1.我国现行刑法是在997年修订的.19。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2.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21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只有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适用我国刑法。23.刑法的属人管辖是指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犯罪,中国刑法有权管辖。24。刑法的保护管辖是指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适用中国刑法。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原则.2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

4、用从新兼从轻原则。27。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原则。2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9。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30。犯罪的客体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1.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方法、时间、地点是所有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3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34犯罪主体只包括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不包括单位.35。犯罪的对象在犯罪中必然会受到损害。36犯罪对象决定着犯罪的性质。37.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8。单位可

5、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39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共同点为都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4.正当防卫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1.紧急避险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43刑事责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础,辨认能力是关键。44.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年满1周岁.4故意分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过于自信的故意。46.犯罪的着手前和着手后都可能发生未遂。47.犯罪的预备只能发生在着手以后。8.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49。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5.共同犯罪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5刑法的

6、三个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52。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53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5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特定资格地位和状态,刑法中对自然人和单位都有特殊身份规定。5。正当防卫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5.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7。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也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58。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故意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之中。59。对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0对胁从犯应当比照从犯减轻或免除处罚.6。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2。附加刑包括罚

7、款、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63.管制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拘役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5。管制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6。管制的刑期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67拘役的刑期为3个月以上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3年。6.附加刑只能独立适用。9在我国刑罚是由政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判处。7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71。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2。刑法的适用机关只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73.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的2年期间,如果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

8、核准,执行死刑。4。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享有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职务的权利。7。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7。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执行期间,享有部分政治权利。77.一般缓刑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7。假释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7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80。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0年。81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3年内再犯有期

9、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83。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84。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16周岁不满1周岁.5.胁从犯是被胁迫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86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期间,应当同工同酬。7。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未发生撤销缓刑的法定事由,缓刑期满,刑罚视为执行完毕。88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有漏罪的,采用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9。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采用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90.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负责考察。1在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中,索取或收受贿赂都必须为他人谋利益.

10、9。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93在我国,经济犯罪中提起公诉的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9.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批准或决定逮捕。95.贪污贿赂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9。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辩护。97.传唤和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98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9.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100.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101对一审判决不服,被告人和检察机关都可依法提起上诉。102.对一审判决不服,只有被告人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可以加重原判的刑罚.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

11、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为基础。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犯罪未得逞是指(CD)。A。未完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B。未发生任何结果 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 D。未达到犯罪目的的.管制适用于那些(BD)犯罪分子.A罪行不必关押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罪行不重,需要惩办。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的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

12、期限的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B.犯罪终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A。免于执行。仍须执行 C。暂缓执行 D。可以执行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必然负刑事责任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A.20年B10年 C15年 .年以上20年以下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减轻或

13、免除处罚11.拘役的期限为(C).A6个月以上1年以下。3个月以上年以下 C1个月以上个月以下 3个月以上1年以下12我国刑法第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的1。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A.犯罪工具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犯罪手段1。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A。不以犯罪论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5我国现行刑法是(D)。79年刑法.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

14、定的单行刑法的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年修订后的刑法的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改机关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A.故意犯罪的罪犯故意犯罪的主犯的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的18.教唆不满(C)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A。14周岁 16周岁 .18周岁 D.20周岁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A.重刑吸收轻刑 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的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的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原判刑期以上,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2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A。直接客体 .同类客体 C。间接客体 D。一般客体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CD)。A。审判时已满6岁不满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审判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