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化学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38624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首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首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首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首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化学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首师大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三模理综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a 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造纸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古法造纸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A煮徨足火B荡料入帘C覆帘压纸D透火焙干7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 B甘油用作护肤保湿剂C漂粉精用作消毒剂 D铁粉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

2、能发生分解反应BFe(OH)3胶体透明、稳定,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H2、SO2、NH3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9柔红霉素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柔红霉素的分子式为C21H17O7B柔红霉素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1mol柔红霉素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D柔红霉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10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如下:2AgCl + Mg = Mg2+ 2Ag +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B负极反应式为Ag

3、Cl + e = Ag + ClC该电池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D电池工作时,每消耗1.2 g Mg,溶液中的Cl增多0.2 mol11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C650 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25.0% DT 时,若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O,平衡逆向移动 12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SO4)3稀溶液为蓝紫色;Cr(OH)3为灰绿色固体,难溶于水。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结论或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

4、生成蓝紫色溶液说明K2Cr2O7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B操作II中仅发生反应:Cr3+3OH= Cr(OH)3C将与溶液等体积混合会产生灰绿色浑浊,该现象与Cr3+的水解平衡移动有关D若继续向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有可能重新变成蓝紫色25(17分)EPR橡胶()和PC塑料()的合成路线如下:(1)A 的名称是 。 (2)C 结构简式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 A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B反应为取代反应 C1 mol E 与足量金属 Na 反应,最多可生成标准状况下 22.4 L H2 DCH3OH 在合成 PC 塑料的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反应

5、发生时,条件控制不当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可能是 。(6)有机物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是 。 a. 能和NaHCO3反应 b.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峰面积比1:1:1:3(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已知:以 D 和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无机试剂任选,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26(12分)辉铜矿可用于冶炼金属铜,其主要成分为Cu2S。火法炼铜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将辉铜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2O和SO2。2Cu2O+Cu2S 6Cu+SO2(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2)火法炼铜的废气中含SO2,需要进行脱硫处理,用Na

6、2SO3溶液做脱硫试剂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湿法炼铜通常用Fe2(SO4)3溶液作为浸取剂提取铜,反应原理如下:Cu2S + 4Fe3+ 2Cu2+ + 4Fe2+ + S(3)为增大一定时间内的Cu2+的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4)控制温度为85、浸取剂的pH = 1,取相同质量的辉铜矿粉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试剂及操作3小时后Cu2+浸出率(%)一加入15 mL 0.25 molL 1 Fe2(SO4)3溶液81.90二加入15 mL 0.25 molL 1 Fe2(SO4)3和0.1 molL 1 H2O2的混合溶液92.50H2O2能使Cu2+浸出率提高

7、的原因是_。(6)控制浸取剂的pH = 1进行实验三:取与实验一、二相同质量的辉铜矿粉末,加入足量x molL 1 Fe2(SO4)3和0.1 molL 1 H2O2的混和溶液,测得3小时后Cu2+浸出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x_(填“”、“”或“=”)0.25;85之后,温度升高,Cu2+浸出率下降的原因是_。27(14分)七铝十二钙(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gCO3)和废Al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已知:25时,Ksp(CaCO3)=2.8109;Ksp(CaSO4)=3.2106。(1)煅粉主要含MgO和_。(2)浸取煅粉的N

8、H4NO3溶液显酸性,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是 。(3)用适量的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 。(4)滤液I中的阴离子有OH和 ;若滤液I中仅通入CO2,会生成 ,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5)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NaCO3溶液,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则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 。28(15分)实验小组探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进行下表中的实验:实验操作

9、实验现象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 mL浓硝酸,加热。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伸入热的浓硝酸中。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1)能证明浓硝酸表现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 。(2)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X和水,气体X的化学式是 。(3)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木炭与气体X反应产生的现象;同学乙猜测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能在NO2中燃烧。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猜想。NaOH溶液制取NO2气体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

10、夹持仪器略)。NaOH溶液的作用是处理尾气,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在NO2气体中燃烧。实验操作: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实验现象: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带火焰的木炭与纯净的X气体反应的实验并说明理由: 。由上述实验推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为: 。2018届首师大附中高三三模化学参考答案选择题678910111

11、2ADBDACB25.(17分)(1)丙烯 (2) (3)acd (4)(5)(邻对位也可以)(6)(7)(8)26. (12分)(1)2Cu2S+3O2 2Cu2O+2SO2(2)H+ + SO2 + H2O = 2HSO3 (3)增大接触面积,升高温度,增大Fe2(SO4)3浓度,通入氧气等等。(4)H2O2将Fe2+氧化为Fe3+,反应速率加快;或者H2O2参与了Cu2S的氧化。(6) 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27.(14分)(1)CaO(2)NH4+ + H2O NH3H2O + H+(3)加入(NH4)2SO4会生成CaSO4微溶物,在过滤时会被除去,造成生成的CaCO3减少(4)NO3、CO32、HCO3 Ca(HCO3)2 (5)2Al+6H2O 2Al(OH)3+3H2(6)Al3e7AlCl4 = 4 Al2Cl728.(15分)(1)有大量红棕色气体生成 (2)O2(3) (3分)(两处导气管进出长短对各1分,漏斗对1分) 2NO2 + 2NaOH = NaNO2 + NaNO3 + H2O 2NO2 + 2C N2 + 2CO2 当木炭燃烧时,体系中氧气浓度低于空气中氧气浓度,所以不用补充木炭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主要是NO2具有助燃性,使木炭燃烧,同时也会发生与氧气的燃烧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