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379329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作者:卜长莉来源日期:2003-1-24阅读量:441次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极为重要的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特点。但是,这一概念是在一种类似于散文风格的文章中提出来的,基本上没有理论的概括和说明;对其进行的分析,基本融化在一种叙事式的描述之中。在费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之后,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社会学界的其他人,都缺乏对这个概念做进一步的研究,更少有将这一分析与对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联系起来(孙立平,1996)。本文试图对“差序格局̶

2、1;这个蕴涵着极大解释潜力的概念进行理论上的诠释,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揭示其现代内涵。一、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模式的理论诠释中国传统社会是指“从秦汉到清末这一段两千年的中国而言的”。“属于工业革命之前的,传统性的农耕社会”(金耀基,1999:7)。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全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2.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家庭组织和血缘关系。3.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封闭性。4.社会管理以传统权威为基础,家长制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5.社会分工和分化程度很低,社会的

3、同质程度较高(刘祖云,2000:42-43)。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相适应,与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独立的个体之间的交往)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相区别,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形象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费孝通,1998:26)。“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揭

4、示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的,表明了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那么,能够造成和推动这种波纹的“石头”是什么呢?费孝通先生明确地讲到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的投影”又形成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不可分离的(费孝通,1998:70)。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差序格局”模式。这种人际关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以己为中心,像石头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

5、的社会关系,不是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为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费孝通,1998:27-28)。作为差序格局中心的“己”,不具有个体独立的品性,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己”概念,作为社会结构意义上的分析单位,表示它是社会实体,是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然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己”实体不是独立的个体、个人或自己,而是被

6、220;家族和血缘”裹着,是从属于家庭的社会个体。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体,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体,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集体……”(马克思,1977:21)。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几乎没有割裂了血缘和家庭纽带而能真正独来独往的个人;即便有,也被视为特例甚至被人另眼相看。一切几乎都与自己的家族脐带相连(浦永春,1997)。儒家文化强调修身,要求去人欲而致良知,修身即是忘我。所以,以“己”为中心,实际上是以家庭或家族为中心,个人没有独立的权力和地位。第二层意思是,“己R

7、21;作为心理意义上的工具概念,它是人格自我;然而,在中国传统社会,“己”不具有独立的性格,而是被“人伦关系”裹着,父母者生之本,父子关系为重,父子关系推而至于君臣。人生在世,在家从父无己,在嫁从夫无己,在外从君无己。“己”者,只有在“关系”中才有其意义。“己”是一种关系体。“己”的这种人格非独立性通过人的社会化形成。“己”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即是人伦教化过程。总之,无论从社会结构意义上看实体“己”,还是从

8、人格意义上看心理“己”,都与西方文化中“独立的个体”不一样“己”不仅包括自己,而且包括对自己在家结构中地位的意识,对自己与家中其他人相对位置的意识,甚至包括家中某些人。这样的“己”,不同于西方的“自己”,可以描述为“家我”(familyorientedself),它的内外群体界限是相对的。在这种差序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可以说是私,是己(孙立平,1996:20)。相对于旁系血亲群体,直系血亲群体便是“己

9、221;相对于姻亲关系,血亲关系便是“己”相对于陌生人,熟人便是“己”相对于外乡人,同乡便是“己”。例如,人们在称呼自己和他人时,不是简单地使用“你”、“我”这样的称谓,而是使用隐含着在家庭中长幼、远近、男女、尊卑的先赋性身份地位的称谓,如“您”、“掌柜的”、“孩子他爹”、“你爹”等被用于不同相对位置中;而旧称用“奴才”、“在下”、&

10、#8220;愚弟”、“朕”等强调这种相对的位置。可见,中国传统社会所注重的人际关系,其意涵不同于西方,它不是独立个体之间通过交往而建立的可选择关系;其逻辑起点,与其说是己,不如说是家庭、家族、亲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家族、血缘思维是己的思维定势。中国人的“关系”其实质是先赋性的,这种先赋性关系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也逐渐被泛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正式组织关系和公众关系中,总是潜藏着另一种亲缘式的关系,二者形成表里。“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实际上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具有排他性。在人际

11、交往中,一般是关系越靠近家族血缘关系“己”的中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接纳,也就越容易形成合作、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远离“己”的中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排斥,就会形成疏淡的人际关系。由此形成利益上“公”、“私”不分,行为上内外有别,对圈内人讲仁义、尽义务,对无关的圈外人则循礼而讲利。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还具有封闭性。家族血缘范围总是有限的,加之农业民族安土重迁,“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其自闭性就益加明显。人际交往的范围仅仅

12、局限在地缘和血缘、亲缘的范围,强调的是血缘上的相亲相合,同祖同宗。因而是一种固定化的、封闭性的差序格局。(二)“差序格局”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模式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定位上,已被儒家哲学转化成伦理的形式,使得父子、朋友、君臣等等之间,依此关系形成一种差序性的伦理关系。它内在于人际关系之中,构成人际关系内涵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些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费孝通,1998:27)。儒家所讲的“伦”指的正是个人间

13、的“等差格局”。儒家伦理的差序性,首先通过“仁”表现出来。“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代表着儒家文化理想。关于“仁”,孟子讲“亲亲,仁也”(孟子·告子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亲亲”是仁的根本意义,是仁的最高要求;但“仁”不限于“亲亲”,“仁者爱人”,有一个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过程。“爱人”首

14、先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才能推广开来,达到最终爱一切人。可见,儒家之“仁”,始于“人人敬其亲,长其长”,终于“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孟子·梁惠王上)(梁韦弦,1994:84)。在儒家看来,“亲亲”是人道之始,维持人类的生存繁衍及由此产生的血缘伦常,实为人类文明之起点。儒家讲的“仁”除了具有“亲亲”的含义外,还包括“爱有差等”之义,认为,人与人之间无论是血缘家庭关系,还是社会政治关系,都必须有亲疏贵贱的伦次等差,

15、否则就会陷于混乱。“爱有差等”实际上承认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存在。礼记·檀弓中说:“古者,殷时也,周礼以贵降贱,以嫡贱庶,唯不降正耳。而殷世以上,虽贵不降贱也。”(转引自梁韦弦,1994:85)可见,周人已非常讲究“亲亲”的等差,在血缘关系方面已有了相当森严的等级规定。“爱有等差”,实际上肯定了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关系的存在。由于血缘关系不同,人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做到爱人之父如己之父,爱人之子如己之子。要达到人际之间的良好关系及其社会的和谐,只能从己出发,“为仁由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个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个同心圆的伦常,就可以向外推了”,“从己到家,从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