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娟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37416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丽娟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崔丽娟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崔丽娟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崔丽娟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崔丽娟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崔丽娟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丽娟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崔丽娟 东方讲坛特聘讲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应用心理学副教授,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副秘书长,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项目: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等,编著出版了当你十四岁出萌时,心理学是什么老年人心理与保健等近20本心理学著作。目前崔丽娟副教授在上海科学讲坛中作了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的演讲。她在演讲中阐述了心理健康与人生成功之间的关系,提出只有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才能形成正常的心智,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人生的成功奠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前言:变革性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我们是处在变化的社会生活当中,人类社会一个最大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变革性,当然,人类社会的这种变革性对于我们在座的或不在座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不必要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强迫的,而有些社会变革可能是我们自愿的。但是不管这种社会变革是我们原意或不愿意接受的,或者说对人类来说,这样一种社会性质的动物来说,生活中的变革是永远存在的而且还在以加速度的形式超过我们人口膨胀的速度,在加速的发展着从而使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现代人我们越来越难以对付它,应对它。大家都知道,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说25年一代人,但是几年前大家就知道,

3、我们就知道多少年一代人啊?学者通过测算说,现在是3年一代人,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跟我们的孩子们亲子沟通是非常成问题的,因为我和我们的儿女们想看我们隔了多少代呢,所以现在亲子沟通也是我们代沟的问题,是我们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学生,刚刚毕业的那几届大学生有一张大学文凭在手,就已经非常高兴的了,天下的工作任他找,那叫天之骄子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们的大学生,仅仅有张大学文凭是不足够了,每个大学生,在大学4年当中花很多的精力,花很多的钱去学,去买种种的证书,谁在找工作的时候不是厚厚的一打在包装自己,但是他们今天怎么样呢,我们大学生找工作难,已

4、经是这几年,我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对我们的本科大学生,我们也重新定位了。大家都知道,把他定位于什么呢?他们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了,他们是普遍劳动者,这就是社会的变革。所以一个人类来说,它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变革性。在一个社会生活当中,我们不追随社会变革,当社会变革带来种种的压力,在这个时候,我们被他所打倒,那我们也失去了机会,因为压力的本身,恐怕也是我们人生成长的一次绝好的机会,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理健康的素质,就在这样一种变革当中,这样一种压力到来的时候,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是成功的机会,还是失败的可能呢?那就要看我们自己拥有怎么的心理状况,所以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

5、家共同来探讨的问题。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的一个标志,那么要保持心理的健康,或者说要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实际上它跟我们的身体健康是一样的。大家都知道,为了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身体的日常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等了生了病,我们再来锻炼就来不及了,所以身体的锻炼是深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对于我们心理的健康是一样的,日常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拥有一个积极心态、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就应当要注重或者说要养成日常注重心理健康,改良我们心理状态的良好的习惯,这对我们的人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5:30)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锻炼当中,我们要每天,比如我们坚持打太极拳,每天我们要跑步,

6、有种种的日常锻炼的方法,那对这一个心理的素质来说,我们有哪一些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不断地进行心理锻炼的方法呢?一、心理的日常的锻炼方法那么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心理的日常的锻炼的方法。第一个我们来看看心理锻炼的第一个方法。大家可以去看看,有关所有的心理健康的书或心理健康的杂志,大家都会发现关于心理健康他有种种的标准,有两个标准学者是有共识的,不同的人,这个标准有很大的差别,但有两个,在每一个心理健康的指标中都是体现的。第一个就是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二个,就是要有协调的人际关系,就是你能够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能够把它处理好,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达到人与

7、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社会、人类的社会由一个一又一个人类的个体组成的,要达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比如说要达到与周围的人的关系的协调处理。所以可以说这两个都是我们心理健康最之为重要的指标。(一)心理锻炼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那么今天,我们首先要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就与我们的第一个指标有关,就是要增强我们社会适应能力,日常我们不去锻炼,等事情发生了压力来了,社会变革来了你再来锻炼,恐怕就来不及了,所以要养成日常的锻炼,就不断地去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我们刚才说,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所以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个体,我们要去在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你就要适应社会,去应对社

8、会,你不适应不应对,你就无从来谈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比如曾经有一个学生对我说,他说崔老师,这个社会太腐败了,等我毕业以后啊,我一定要好好地改造这个社会,然后我对我的学生说,我代表全国人民谢谢你,但是对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我对学生说您千万别这样鲁莽,这不叫勇气,这叫蛮干,我跟他说,你进入社会,从一个高校进入社会,你还不知道社会是怎样的,你还没有去适应他,去应对它,去学会应对它的时候,你横冲直撞,你这叫什么,个人相对与整个社会来说,是非常弱小的,你很有可能会碰的头破血流,碰的头破血流之后,你可能只有两种人生,一种你变的比人家还腐败,还坏。第二种人生,你觉得个人对整个社会的改变是没有办法的,由此你悲观

9、厌世,愤世嫉俗,我跟学生说,你悲观厌世,愤世嫉俗以后,可能对别人的生活没有多少影响,但是你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代价是什么呢,是你将失去一生的幸福和快乐,一个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人,他不会有幸福和快乐可谈的,而且他也将失去个人的发展,在座的各位想一下,假如你是领导的话,你说你愿意给一个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吗?(10:06)一般的说,我们喜欢用那些对生活充满积极的乐观的精神的人,我们愿意为他们来提供机会,不是我们有意的这样作,而是当他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积极的心态的时候,他会把这种情绪传染开来,传染给我们,我们在不自觉的当中,也给了他一种阳光般的前程,阳光般的机会,是他通过自己

10、的这种精神状态,来赢得了社会给他的帮助,赢得了机会;但一个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人,他的情绪也会扩散开来,扩散给他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好象也变得很忧郁变得很愤世嫉俗,那他也就不会再想到有什么样的机会,让这个人,让对方再朝阳光般的前程去奔跑,在这种情绪下他想不到的。所以我们说那些充满热情的人,他之所以容易被人家帮助,是他把这种情绪给传递开来,从而去赢得的。所以我对学生说:一个人要改革社会不是说不可能,以弱小改变强大的那是需要智慧的。智慧是什么呢?先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应对社会,在适应和应对的时候找到你的位置,在你的位置上把握机会,再去改造社会,你才能够成功。所以我们谈在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我们谈第一个

11、日常的就是你要学会对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应对,要增强这种社会的适应能力。那么这样一种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在哪呢?体现在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改革自己和重塑自己,大家请看一看,有关心理健康的指标当中,都谈到这儿为止了,只谈适应,只谈重塑。但是我认为大家会忽略它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变化和重塑的过程中,我们是不应该去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的,这是非常重要,社会是在不断的变革,我们是要去适应这个社会,去应对这个社会,但是我们在随着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是不应该失去人类最美好的道德的美德的。要守住道德的底线,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胡锦涛有一个讲话就是关于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问题。为什么我

12、们今天把道德建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呢,就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社会的变革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变的都很快,重塑的都很快,但是我们忘了一个前提条件,守住人类的道德和美德,这是不应该放弃的东西,不管社会怎样变革,道德的底线还是要坚守的,所以人是社会的人,生存在社会当中个人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去适应社会、顺应社会,在顺应和适应的去学会应对社会然后找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把握机会再改革我们这个社会,所以这是我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在一个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生活当中,要去学会不断去适应和应对。所以我常在我们的教育界提倡我们的学校里面要不断地上了一年下来,然后第二年应该打乱班级,重新分班最好让我们老

13、师也换一换。为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适应社会应对社会,跟不同的改变,不同的同龄人不同的老师,怎么样来合作共事,怎么样的友好相处,这都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决好的培养,这我是我谈的第一个心理锻炼。(二)心理锻炼二:接纳自己、了解自己第二个心理锻炼,接纳自己、了解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谈这一点?因为这一点和我们的一个心理的品质是紧密相关的,那就是自信心。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句话“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信心里来自哪里呢?在具体的生活中,怎么样让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呢?这种锻炼怎么来呢?那就是要接纳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这才能够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的成功拥有

14、了一半。(15:30)我们在教育当中说要因材施教,我们在管理当中,我们要因人而用,每个人都专注培养对自我的接纳,来找到自己的在社会生活中,他的长处是什么,他适合于干什么,喜欢做什么,我们今天科学的发展观是要以人为本,做到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际上讲的都是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要对自我接纳,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适合干的,喜欢干的,和你擅长干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向成功。我们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有句话说,精诚所至,所谓的精诚所至,也就是说有一件事,只要我真的拼命地去努力,我就一定会成功的,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不擅长你不喜欢,你不适合,你再努力恐怕也是失败。我想这一点我们用植物来做

15、比喻,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大家都知道,玫瑰花非常的高贵,杜鹃花非常的绚烂,但是我一点要给玫瑰浇上杜鹃的养料,生长的条件,而给杜鹃提供玫瑰所需要的养料和生长的条件。大家一定都知道,等玫瑰和杜鹃成长起来以后,玫瑰既失去了自身的高贵,也不会拥有杜鹃的绚烂,而杜鹃它既会失去自身的绚烂,而不会拥有玫瑰的高贵,玫瑰就是玫瑰,杜鹃就是杜鹃,它有它自己的生长的条件,所以我想说的第二个条件,实际就是和我们的自信心密切相关的要想有自信心,那就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潜在能量是什么。接纳自己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我在这里引用了经济学家兰斯博格的一句话,兰斯博格他给他的女儿写过十多条生活的忠告,其中有一条格外的重要在这条当

16、中,他是这样对女儿说的,他说:“千万不要在你没有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比得过人家?”所以我们要进行的第二个心理锻炼,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去接纳自己,要去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生活中你适合做什么,每个人到这个社会当中,我们自己到这个社会当中的独一无二的理由,找到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理由,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大家都知道,今天在我们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拼命地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就能成为专家学者,好象那才是成功的人生。结果导致了什么?结果导致了我们大多数的孩子不仅没有成为专家学者,而且在拼命地成为专家学者的道路上。最为可悲的是他们都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快乐,何谈健康的心理呢?谈何成功的人生呢?所以我想谈的第二个心理锻炼就是接纳自己了解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来树立起作为我之所以为我的自信心,那你才能够找到最合适你成长的最适合于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人家成功的道路,不见得是适合你的。(19:50)(三)心理锻炼三: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