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111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37317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11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11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11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111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111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1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11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内容提要: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最好的动力。本文就是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首先,教师言语要准确、生动、形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其次,创设愉悦乐学的情感氛围。再次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从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还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学习,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吧,兴趣会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关键词: 兴趣 激发 和谐 培养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最好的动力,是构

2、成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力求认识事物并力求参与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向导。爱因斯坦曾精辟地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都说明学生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开发出潜藏的学习能力,他就会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可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反之,丧失了这种学习兴趣,求知味同嚼蜡,是不会出好成绩的。由此看来,兴趣是学生成功的起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很多教学方法,有几点心得体会如下:首先,如果教师言语准确

3、、生动、形象、教学方法活泼多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很高。新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全新的技术。对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总是“门外汉”,而是要设法拓展课堂的空间,把课堂延伸到网络。我曾尝试将鲁迅的孔乙己上成网络讨论研究课。我将学生分成5个组,按照对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分工,要求学生分别从网上或研究论文、书籍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然后将研究结果设计成网络论坛。借助网络论坛,学生可以不断地点击、发帖,并相互讨论,以丰富研究的内容,进而不断提高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回

4、答一个问题,做会一道题;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多说“你真棒”“说的真好”之类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筛选正确的信息,理出课文思路,掌握文章结构,领悟作者意图,最终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和熏陶感染。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引进竞争机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方法,在学生表现出色时,及时地给予奖励,一堂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评比。比如,不仅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而且对增强学

5、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再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语文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其次:创设愉悦乐学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鸟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彻底摈弃“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地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6、。第一,要根据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导入新课。第二,要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抓好课堂讨论,动手操作和竞赛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积累知识,获得信息解决问题,发展能力,教师只是引导、组织和服务。把乐趣还给学生,教师不要单方面“灌”,而应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第三,要促进动机迁移。教学时,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有位学生画画,而不喜欢数学,教师便让他参加墙报的编辑工作,让他组织一期有关学习问题的稿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该生画画的动机逐渐迁移到学习上来。第四,要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要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的

7、形式,时时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时时反馈学习结果,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这样,学生既有成功的愉悦体验,又能看到不足,产生补救愿望。另外,还要对学生做好恰当的学习评价,合理奖励。适度合理的表扬和奖励,不仅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再次,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常与对任课教师的情感直接相联系,他们往往喜欢哪个任课教师,也就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师德修养,还要真诚的热爱每一位学生,使他们热爱每一门学科

8、,带着兴趣去学习。寻找师生情感的契合点,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对课文的李捷,犹如二次创作,因而,对学生的“期望视野”要做出相应的预测,做到真正了解教学对象的兴趣爱好、欣赏水平,使自己对作品的阐发能适应学生的“期望视野”的变化,力求让学生进入某种情绪状态,借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最后,从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这两者应该是共生互动的,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以激活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再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营造氛围,激活情绪,借以调节欣赏者的“期待视野”,让学生在适度的距离

9、间产生求知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例如读古代诗词,可以通过欣赏音乐来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古典小说,可以通过与影视作品的比照来加深对形象的认识;读长篇小说节选,可以通过了解全书故事情节来加深对作品的了解。这样,在学生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兴趣后,会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学生进入了相应的情景,有了浓厚的兴趣后,作品的意义就会充分体现出来。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唯有在主体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其素养才能得到迅速而全面的发展。如:(1)、组织课外语文小组,教学生自己编课本剧、演课本戏,进行讲故事、诗歌曲诵、背诵比赛,以课外辅导手段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2)

10、、办语文知识手抄报。语文知识手抄报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在这块学习的园地里,学生既可评析自己的优秀习作,又可介绍读写常识;既可梳理归纳基础知识,又可进行精彩片段赏析;既可辑录名言警句,又可一事一议等等,许多同学通过办手抄报收益匪浅,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3)、向报刊。杂志推荐优秀习作。罗曼罗兰说:“唯有创造才有欢乐”。学生的习作发表在报刊上,家长看到欣慰,亲戚看到高兴,朋友看到喝彩,学生也感到了一中经历艰辛努力的小小成功,无言之中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由以上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教师教学的成败,还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让兴趣成为学生成功的起点,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吧!兴趣会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乐的。参考文献: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3、名志成语文情境论、语文教学艺术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4、孙培青等编教育名言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20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