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谈用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19292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谈用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谈用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谈用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谈用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谈用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谈用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谈用方【摘要】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应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湿温病,根据湿温病中的湿重、热重,在脾,在胃,在肠,在经的不同而设有五种加减法,各有所侧重。本文现结合原文分析五种加减正气散的用方要旨,以领会古人用方之灵活多变。【关键词】 加减正气散 湿温 在临床应用古人成方时,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原方原药不作变动,对号入座;一种“古方新病不相能也”,主张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药味及剂量,以适合现有病情症状变化的需要。从临床来看两者皆有道理,如现有病证与古人方剂所主病证相符合,即用原方无须增减。如伤寒表实证,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即可用麻黄汤原方。但从临床角度看,单纯的病

2、证与成方所主病证密切相对的较少。即使是张仲景,对于自己的方剂也有所加减变化,再取麻黄汤证为例,若在麻黄汤症中出现了烦躁,就要在原方内加一味生石膏清里热去烦躁,方名便是大青龙汤了,再如仲景将桂枝汤加减化裁出几十个方剂来,可见成方加减变化应用的机会更多,我们也应该打开思想,不要过度拘泥于经方以致失治误治。 温病条辨中的五个加减正气散就是很好的方剂化裁的结果。原方藿香正气散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芳香化湿,解表和中。局方言其能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吴鞠通在应

3、用时根据侧重的不同实行加减,创造出了五个加减方,以治疗湿入中焦后化热化寒之不同以及所伤脏腑、经络之所异【1】,正如吴鞠通所言“历观前五法,均用正气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药非丝丝入扣,不能中病。”【2】 1、一加减正气散(苦辛微寒) “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处方: 藿香梗二钱 厚朴二钱 杏仁二钱 茯苓皮二钱 大腹皮一钱 广陈皮一钱 神曲一钱五分 麦芽一钱五分 绵茵陈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论:正气散本苦辛温兼甘法,现在通过加减变成了苦辛微寒法也。因为没有表证,无须发表,所以去掉原方的紫苏、白芷;此证以中焦为要,不必提上焦,故去甘草、桔梗;只以

4、藿香化浊,厚朴、广陈皮、茯苓皮、大腹皮泻湿满,加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神曲、麦芽升降脾胃之气,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全方共奏调升降、恢复脾胃气机之功。2、二加减正气散(苦辛淡法) “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 处方:藿香梗三钱 广陈皮二钱 厚朴二钱 茯苓皮三钱 木防己三钱 大豆黄卷二钱 川通草一钱五分 薏苡仁三钱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方论:此条脘闷便溏,中焦证也,身痛舌白,脉象模糊,经络证也,故病机为湿蕴三焦,经络受阻,脾胃升降失常,故加防己急走经络中湿郁;因便溏,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以实大便;大豆黄卷从湿热蒸变而成,能化蕴酿之湿热,而蒸变脾胃之气

5、也。3、三加减正气散(苦辛寒法)“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三加减正气散主之。” 处方:藿香(连梗叶)三钱 茯苓皮三钱 厚朴二钱 广陈皮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滑石五钱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论:前两法,一以升降为主,一以急宣经隧为主;此则以舌黄之故,知其内已伏热,久必化热,而身热,故加杏仁利肺气,气化则湿热亦化,滑石辛淡而凉,清湿中之热,合藿香所以宣气机也。 4、四加减正气散(苦辛温法)“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四加减正气散主之。” 处方:藿香梗三钱 厚朴二钱 茯苓三钱 广陈皮一钱五分 草果一钱 炒楂肉五钱 神曲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方论:邪阻

6、气分,故见右脉缓,故加草果、楂肉、神曲,运脾阳,使脾胃湿邪不影响肺气。 5、五加减正气散(苦辛温法)“秽湿着里,脘闷便泄,五加减正气散主之。”处方:藿香梗二钱 广陈皮一钱五分 茯苓块三钱 厚朴二钱 大腹皮一钱五分 谷芽一钱 苍术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方论:秽湿而致脘闷,故用正气散以芳香祛湿,宣散气机;便泄而知脾胃俱伤,故加大腹皮、苍术运脾气,谷芽升胃气也。纵观五个加减正气散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以升降中焦为定法”的立方之旨。【1】湿温病病机为湿温之邪,蕴结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而吴鞠通的五个加减正气散正好治疗湿蕴中焦湿重热轻证,一加减正气散苦辛微寒法,用于三焦湿郁,升降失常;二加减正

7、气散苦辛淡法,用于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三加减正气散苦辛寒,用于秽湿着里,气机不宣,久则酿热,舌黄脘闷;四、五加减正气散苦辛温,用于湿困日久,脾胃本虚显现,舌白滑,脉缓,脘闷便泄。【3】五方均用藿香、厚朴、茯苓、陈皮以化湿、行气、健脾,并随证施以辛温、辛凉、甘温、苦温、淡渗、苦渗之品,即一加减调升降,二加减宣经络,三加减利湿热,四加减运脾阳,五加减和脾胃。而吴鞠通在五个加减正气散方后云:“按今人以藿香正气散,统治四时感冒,试问四时止一气行令乎?抑各司一气,且有兼气乎?况受病之身躯脏腑又各有不等乎?厉观五法均用正气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药非丝丝如扣,不能中病,彼泛论四时不正之气,与统治一切诸病之方,皆未见轩岐之堂室也,乌可云医乎!”【2】吴氏此为精辟论述了用成方治病,一定要根据时令不同,脏腑差别,病机的变化等,条分缕析,加减变化,方能切中肯綮,并纠正一方统治四时之病的偏颇。五个加减正气散虽为湿温病而设,但对临床选用成方作出了规范,我们临床应以此为借鉴,正确辨证,灵活运用,对选用成方时不无裨益。参考文献:【1】徐建涛,袭雷鸣,周玲娟.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用方浅释,中国中医急症J.2009,18(1):103、117.【2】温病条辨【3】宋乃光.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五方论,北京中医药J.2008,27(8):6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