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应急预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18617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硝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脱硝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脱硝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脱硝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脱硝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硝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硝应急预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硝应急预案4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4.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如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后勤保障组抢险救援组技术保障组4.2应急领导机构及职责4.2.1应急领导机构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表组长总经理副组长 副总经理成 员由技术装备部、生产线、安保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负责人。4.2.2应急领导机构职责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发布、评审、备案和修订;负责应急工作中的责任追究、奖励和惩罚;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的信息通报和上报;负责组织、实施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和善后处置;负责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建设和采购;负责预警及应急响应指令的发布。

2、组长的职责(1)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2)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推荐精选(3)组织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 (4)在启动应急预案时,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情况。(5)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及后勤保障。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工作。(2)负责具体调度各应急小组的应急救援行动。(3)在组长不在应急救援现场时,受组长委托履行组长职责。4.3各组组成及职责4.3.1抢险救援组组成组长:技术装备部部长副组长:生产线厂长成员:技术装备部和生产线人员职责负责突发环境事件时的先期处置、现场处置和后期污染消除的工作及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4.3.2后勤保障组组成组长:综合办公室主任副组长:财务部

3、部长、安保部部长成员:财务室、安保部、办公室成员职责负责应急物资的保管及发放;应急装备的使用演练;负责24小时报警电话的畅通;领导小组各应急指令的传达;有关单位的协调和联络。及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事件现场的警戒、无关人员的疏散;周边及内部交通的疏导;引导社会救援队伍快速到达现场,配合环保监测部门做好应急监测工作。4.3.3技术保障组组成组长:技术工程师成员:厂外危化品专业专家推荐精选职责负责为应急领导小组提供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危害程度、事件等级的判定、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期评估与总结等提供技术支撑。负责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将调查结果向工厂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同时协助政府部门,对

4、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善后工作。5预防和预警5.1 预防与管理措施加强应急准备,对应急设备如氨水储存区氨泄漏报警器监控探头、传输线路、监控器、泵、温度计、液位计、水喷淋装置等定期(1次/月)检验和维护,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根据需要定期更新应急装备、设备。对应急设施如氨水储罐围堰等定期(1次/半年)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设施完好。严格检查氨水运输车辆的及人员的资质及合格证书,保证卸车安全。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岗位职责、交接班、安全操作等制度,并加强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环境意识,实行考试合格上岗制度,防止人为事故的产生。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要求所有应急人员必须熟知自己在应

5、急工作中的职责及应采取的行动和措施,熟练掌握应急装备的使用方法,熟知自我防护和人员救护的基本知识等。5.2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通过视频监控24小时监控储罐情况。定期(1次/年)检测氨水管线、氨水储罐、储罐围堰的完好程度,根据情况按照规范要求更换或修整。对氨水储罐及阀门和氨水管线每日定时(1次/2小时)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上报。氨水储罐设置有液位计。5.2预警分级按照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二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II级、I级预警。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推荐精选I级预警:氨水储罐泄漏II级预警氨水管线泄

6、漏5.4预警发布和解除预警发布厂内员工发现问题必须立刻上报到工厂24小时值班电话761688,报告必须及时迅速,不得延误。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询问及记录好相关情况(部位、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并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及厂内的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其授权的厂内的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立刻通过电话发布预警,预警的内容包括预警的级别、事件发生的部位、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如可能发生大量氨水泄漏,预警扩大到周边相关单位和村庄等敏感点,使其做好疏散准备。预警调整和解除应急领导小组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

7、明危险已经解除的,已发布预警由发布人立即宣布解除预警,终止预警期,并解除相关措施。预警调整和解除应急领导小组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危险已经解除的,已发布预警由发布人立即宣布解除预警,终止预警期,并解除相关措施。5.5预警措施发布预警时,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人员马上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现场的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刻组织技术人员,查找原因并进行分析评估,预测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影响范围和强度;后勤保障组马上打开库房,整理发放应急装备;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第一时间向县环保局报告。6应急响

8、应6.1启动条件当发生氨水泄漏时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其授权的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发布应急预案启动命令。推荐精选6.2 应急响应程序发现隐患值班室应急领导小组信息上报通报急监测判断响应级别物资调配联络畅通应急启动人员到位人员救护先期处置污染控制污染物释放满足标准风险消除,无继发可能总结或修订预案 善后处置结果报告调查、评估污染消除后期处置应急终止扩大应急申请增援事态控制技术支持应急监测现场警戒应急行动推荐精选7应急处置7.1处置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保证生命安全;源头控制,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污染扩大;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7.2先期处置氨水储罐泄漏立刻通知附近人员撤离,佩戴防护装置救治受伤人员,并用电话向

9、值班室报告;输氨系统马上停机,控制储罐区周围20米内的火源;打开水喷淋系统,向泄漏部位喷洒水雾。氨水管线泄漏立刻通报附近人员,如有受伤人员,马上进行现场急救并用电话向值班室报告;立即关闭山友阀门,防止氨水继续进入系统。7.3应急处置事件发生后技术保障组判断突发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危害程度,并及时反馈到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技术保障组的意见决定是否申请启动上级预案。对各类事件采取以下现场处置措施。氨水储罐泄漏对储罐周围100米内人员进行疏散,疏散到上风向100米外;同时立即派人持便携式氨测定仪到下风向敏感点处进行测量,确定是否需对敏感点人员疏散,如需疏散马上通知相关人员,并申请政府部门组

10、织疏散。了解情况,确定是否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如未采取,马上采取先期处置措施;采用木楔子等对泄漏部位进行堵漏;如处置后含氨水水量较大,储罐区围堰内可能容纳不下,则马上外协罐车支援,外运含氨废水处理或利用;对污染地面采用弱酸冲洗措施,消除污染。氨水管线泄漏推荐精选询问现场人员,确定是否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如未采取,马上采取先期处置措施;熄灭或控制厂区内火源,查找泄漏点,采取堵漏措施。封闭附近水外排口,对泄漏点喷射水雾;对污染地面采用弱酸冲洗措施,消除污染。8应急监测后勤保障组配合环保监测部门做好应急监测工作。9应急终止9.1应急终止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环境事件得到控制,事件条

11、件已经消除,且无继发可能;污染物的排放和周边环境要素质量满足标准要求;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已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污染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后果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9.2应急终止程序现场指挥人员确认终止时机,报请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现场指挥人员向现场各应急小组下达应急终止命令。应急状态终止后,警戒疏散组继续进行现场的警戒、监控,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须继续进行为止。9.3应急终止后行动专家技术组继续进行评价工作及时反馈现场信息至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反馈的现场信息决定是否重新启动应急;立即进行调查工作,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编

12、写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事件进行后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应急行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应急行动过程简述、经验和教训等内容,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及应急预案应改进的方向等内容,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维护与保养。应急领导小组将事件处理结果上报至县环保局。对被污染环境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防止二次污染产生。推荐精选10报告与信息发布10.1内部报告报告方式通过值班电话及各有关人员手机,进行24小时有效的联络。报告要求公司内任何人员发现事件隐患均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至值班室(24小时值班电话7616888),报告的内容包括事件类型、地点、现场情况、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危害的后果。如发现知情不报,将按

13、照厂规严肃处理。处置流程值班室人员接到报警后,询问及记录好相关情况(地点、现场情况、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危害的后果等)并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及厂内的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汇报。紧急情况可直接上报县环保局和石门镇政府。10.2信息通报与上报信息通报事件发生后如可能影响周边敏感点的安全,要及时向周边单位和村庄负责人通报情况,告知事件类型,可能的后果及应该采取的措施等。信息上报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县环保局和石门镇政府报告。报告方式可以采用电话报告和书面报告的形式。如采用电话报告随后必须补充书面文字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主要污染物质的数量、人员伤亡情况、是否威胁应用水水源地和居

14、民区的安全,事故的类型、事件的级别、信息通报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趋向等情况。在事件处置过程中要及时向镇政府和县环保局报告环境监测数据及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趋势,采取的应急措施等。结果报告:应急终止后,对整个事件以书面形式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报告时间发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处置过程和结果,经验和教训,责任追究情况,时间潜在的或简洁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等。推荐精选信息发布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配合当地政府做好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11后期处置污染消除做好事件现场的洗消工作,对收集的现场残余物送资质单位处置,防止二次污染的产生。善后赔偿根据事件造成的损害,对相关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赔偿、补偿。环境修复提出对环境污染和危害进行修复的建议和方案。评估、总结对事件及应急工作进行认定和评估,明确应急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和演练。12应急保障12.1人力资源保障公司选取精干员工为应急人员,公司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及反应能力。12.2财力保障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专项资金,每年年初提取5万元作为应急救援专项经费,用于应急物资的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