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自我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184092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自我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自我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自我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自我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自我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自我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我检测基础达标1.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如果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源,那么能提供甲最多的生态系统是()解析: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能量流动的中间环节,缩短食物链。答案:A2.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取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肉等家禽的肉类为主解析: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物链越长,流经食物链的总能量损失越多。由此可知,以植物产品为食的生物与植物(生产者)组

2、成的共有两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最短,能量在此种食物链流动时损失最少。答案:C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N1M1N2M2B.N1M1=N2M2C.N1M1N2M2D.N1M1N2M2解析:初级消费者最多有20%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而这些能量是伴随着物质的传递而传递的,所以次级消费者所含有的物质总量远少于初级消费者。答案:A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

3、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过程,包括各个环节中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答案:C5.在某生态系统中,已知1只2千克的鹰要吃10千克的小鸟,0.25千克的小鸟要吃2千克的昆虫,而100千克的昆虫要吃1 000千克的绿色植物,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为能量的话,那么,这只鹰转化为绿色植物化学能的百分比则为()A.0.05%B.0.5%C.0.25%D.0.025%解析:由于生态系统中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是递减的,其转化效率的计算是该营养级的生物量除以上一个营养级(即它所吃的食物的重量)。本题可分步计算,也可一次性计算。分步计算的方法是:210=0.2,0.252=0.125

4、,1001 000=0.1,0.20.1250.1100%=0.25%。一次性计算方法是:(2/10)(0.25/2)(100/1 000)100%=0.25%。答案:C6.人们常用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A.能量和营养级B.个体大小和营养级C.个体大小与个体数量D.个体数量与生物类型解析:由于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递减的,效率为10%20%,这样的金字塔说明了能量和营养级的关系。答案:A7.在一个食物链中,兔不会吃狼,食物不能倒流,这就造成了生态系统中()A.氧循环是单向的B.碳循环是单向的C.水循环是单向的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解析: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

5、,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原因是:(1)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趋向于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散失掉。由于热能不能被绿色植物作为光合作用的能源,所以整个生态系统必须要太阳能不断予以补充。答案:D8.谚语“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为()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C.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D.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解析: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规律可知,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老虎在生态系统中几乎是最高营养级,通过食物链(网)流至老虎的

6、能量已减到很少的程度。因此老虎的数量将是很少的。答案:D9.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食物链的生产者释放出60 mol的氧气,则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是()A.1 161 kJB.1 148 kJC.2 870 kJD.5 740 kJ解析:这是一道较为综合的题目,它要用到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12H2O光能叶绿体C6H12O6+6O2+6H2O,先计算出释放60 mol的氧气,固定的葡萄糖量是10 mol,1 mol的葡萄糖中储存了2 870 kJ的能量,10 mol葡萄糖固定的总能量为28 700 kJ。再考虑能量流动的特点,沿着营养级逐级递减,最大传递效率为2

7、0%。到次级消费者时,能量传递效率为20%20%=4%,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为28 7004%=1 148 kJ。答案:B更上一层10.下表是甲、乙、丙、丁4个种群在达到生态平衡时所含有的总能量和体内残留农药DDT的平均浓度。请分析:种群能量(kJ)DDT浓度(g/L)甲2.81094.010-8乙1.31083.510-7丙9.11073.910-7丁2.91073.410-6(1)甲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2)甲为_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_,丁是_消费者,_营养级。(3)写出这四个种群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_。(4)在能量流动中,_越高,生物体内DDT的浓度也越高。解析:分析该题表列数

8、据可以发现,乙和丙所含能量值及DDT浓度大致相等,分别与甲、丁相差较大。因此,乙和丙应处于同一营养级。再根据甲、乙、丙、丁所含能量可确定它们的营养级关系,这样,就不难得出DDT浓度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大的结论。答案:(1)生产者(2)第一乙和丙次级第三(3)甲乙、丙丁(4)营养级11.下图为南极海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个营养级。(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3)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是_。(4)小鱼与磷虾的关系是_。(5)企鹅增长1 kg体重,至少需_kg大鱼,所消耗的浮游植物至少为_kg。(6)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知识以及识图分析能力。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一共有5条,最长的是正中的一条,有5个营养级,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企鹅、虎鲸。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海豹、大鱼、须鲸。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是海豹和虎鲸。小鱼和磷虾的关系是什么?从二者都以浮游植物为食来看,属竞争关系。按能量流动规律、逐级递减规律,企鹅增长1千克体重至少需5千克大鱼,与此相应,所消耗浮游植物至少为125千克。答案:(1)5(2)须鲸、大鱼、海豹(3)海豹和虎鲸(4)竞争(5)5125(6)浮游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