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183496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汇总 1.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的原因与对机体的影响 等渗的原因: 1麻痹性肠梗阻时,大量体液潴留于肠腔内; 2大量抽放胸腔积液、腹水,大面积烧伤,大量呕吐、腹泻或胃肠汲取以后; 3消化液丧失 等渗的影响 主要丢失细胞外液,血浆容量及组织间液量均减少,但细胞内液量变化不大。细胞外液大量丢失造成细胞外液容量缩减,血液浓缩;肾对钠和水的重汲取强化,可使细胞外液容量得到部分补充。患者尿量减少,尿内Na+、Cl-减少。假设细胞外液容量显然减少,则可发生血压下降、休克甚至肾衰竭等。 高渗的原因: 1饮水不够:水源断绝;不能饮水;渴觉障碍; 2失水过多:单

2、纯失水;失水大于失钠 高渗的影响: 1口渴感; 2尿少; 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 4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5尿钠变化 6脱水热 低渗的原因: 1丧失大量消化液而只补充水分; 2大汗后只补水; 3大面积烧伤; 4肾失钠 5脑性盐耗损综合征; 低渗的影响: 1易发生休克; 2脱水体征显然; 3尿量变化:早期不减少,严重时少尿; 4尿钠变化:肾外原因,尿钠减少。肾的原因尿钠增多,晚期或重度尿钠减少程度回升。 1毛细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失衡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多: 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有效流体静脉压增高,平均实际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超过淋巴回流的代偿能力,发生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白蛋白

3、含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加。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从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壁滤出,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促使溶质和水分滤出增多。 淋巴回流受阻:含高蛋白质的水肿液可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形成淋巴性水肿。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钠、水潴留: 1肾小球率过滤下降: 原发性,炎性渗出物和内皮损伤和肾单位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导致滤过率降低; 继发性,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 2肾小管重汲取钠、水增多: 醛固酮分泌增多; ADH分泌增加; ANP分泌减少; 肾血流重分布; 1心血管系统: 心律失常:代谢性酸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与血K+升高发切相关。 心肌收缩力减弱:H+影响

4、 Ca2+功能,Ca2+是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因子。 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H+浓度增加,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2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增多; 3骨骼系统 生长缓慢,骨骼畸形; 4呼吸系统 呼吸加深加快。 4.缺氧的四种不同类型及其概念及原因。 1乏氧性缺氧低张性缺氧 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够的缺氧。 原因: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2外呼吸功能障碍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2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 由于Hb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动脉血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正常。 原因: 1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血红蛋白性质改变:CO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异常增高。 3循环性缺氧低血流性缺氧或低动力型缺氧 因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原因: 1全身性循环障碍 2局部性循环障碍 3组织性缺氧氧化障碍型缺氧 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发生障碍而引起的缺氧,本质不是氧的缺乏。 原因: 1线粒体功能受抑制 2线粒体结构损伤 1线粒体产生活性氧增加; 2黄嘌呤氧化酶途径产生活性氧增加; 3白细胞呼吸突发产生大量氧自由基; 4儿茶酚胺的自身氧化; 5诱导型NOS表达增加 6体内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