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金融管理27088国际投资学复习资料上海财经大学教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18313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金融管理27088国际投资学复习资料上海财经大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0金融管理27088国际投资学复习资料上海财经大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0金融管理27088国际投资学复习资料上海财经大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0金融管理27088国际投资学复习资料上海财经大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0金融管理27088国际投资学复习资料上海财经大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金融管理27088国际投资学复习资料上海财经大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金融管理27088国际投资学复习资料上海财经大学教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管理-国际投资学第一编 国际投资导论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一、填空题 1.国际投资除具有国内投资的一般特征(盈利性、风险性)外,还有四大独特内涵: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客体多样化,根本目的是实现价值增值、国际投资蕴含资产的跨国运营过程。 国际投资主体:1)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2)跨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证券投资和金融服务业直接投资的主体3)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带有国际经济援助性质的公益性国际投资的主要承担者4)个人投资者-参与国际证券投资为主的群体国际投资客体:1)实物资产-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 2)无形资产-生产决窍,管理技术、商标专利、情报信息及销售渠道 3)金融资产-国际债券

2、,国际股票,衍生工具2.国际贸易指商品的流通与交换,国际信贷主要指货币的贷放与回收。3.国际投资按投资期限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按投资主体类型分为官方投资和海外私人投资 。按投资主体是否拥有对海外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权,分为: 国际直接投资FDI(*股权联系-独资/合资-途径:绿地投资、兼并收购;*非股权联系-特许专营/许可证交易/交钥匙工程/限制性中长期贷款。*合作经营与和战略联盟介于中间)国际间接投资FPEI:IMF指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4.当今国际投资的流动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这“大三角”之间。中国 是当今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二、选择题(单选)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

3、为,国际资本流动被划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股权、债务证券、货币市场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和其他投资(贸易信贷、贷款、金融租赁、货币存款)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视为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的股权比例一般是B A 10B 25C 35D 503.区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根本原则是C。 A 股权比例B 有效控制C 持久利益D 战略关系4.1914年以前,在全球国际投资中最大输出国是D。 A 法国B 美国C 德国D 英国5.近年来,国际投资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C。 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制造业6.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是以A为主。 A证券投资B实业投资C直接投资D私人投资三、 判断

4、题1.国际投资一般而言较国内投资风险更大。()国际直接投资较国际间接投资波动性更大。()2.国际投资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百利无一害。()3.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吸收FDI方面已超过发达国家,占据主要地位。()4.近年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的日益自由化。()四、 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指各类投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和居民个人等,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2.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海外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控制权的投

5、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3.国际间接投资:又称为海外证券投资,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五、简答题1.简述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波动性差异。答:统计研究表明,国际直接投资的波动性要低于国际间接投资,其原因如下:(1)国际直接投资者预期收益的视界要长于国际证券投资者;(2)国际直接投资者的投资动机更加趋于多样性;(3)国际直接投资客体具有更强的非流动性。2.简述国际投资的性质。答:(1)国际投资是社会分工国际化的表现形式;(2)国际投资是生产要素国际配置的优化;

6、(3)国际投资是一把影响世界经济的“双刃剑”;(4)国际投资是生产关系国际间运动的客观载体;(5)国际投资具有更为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3.简述国际投资的形成与发展。答:(1)初始形成阶段(1914年以前):这一阶段以国际借贷资本流动为主;(2)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影响了国际投资,发展历程曲折迟缓,仍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主;(3)恢复增长阶段(1945-1979):这一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地位形成;(4)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大发展局面,成为经济全球化至为关键的推动力。4.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区域格局的主要因素。答:(

7、1)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格局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经济衰退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 b.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战略因素;c.区域一体化政策因素。(2)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格局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跨国公司战略因素。5.简述国际投资学与国际金融学的联系与区别。答:(1)联系:首先,两者的研究领域中都包括货币资本的国际间转移;其次,由于国际金融活动和国际投资活动相互影响,因而在学科研究中必然要涉及对方因素。(2)区别:首先,两者在研究领域方面各自具有独立部分;其次,即使在其相互交叉的共同领域,两者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6. 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内容:1) 国际投

8、资的基本理论问题;2) 国际投资的主体分析3) 国际投资的客体研究4) 国际投资的管理5) 国际投资在中国的发展7. 国际投资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3)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5)理论总结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六、论述题1.试述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的近期趋势。答:(1)第一产业(初级产品部门)的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初级产品部门在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中的地位明显降低了.(2)第二产业(制造业)的趋势:近年来,制造业部门的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三个变化: a.投资流向由原来的资源、劳动密集行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行业;

9、 b.投资形式上出现了低股权、非股权安排和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 c.制造业的国际投资中还出现了带有区域性色彩的公司网络。(3)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服务业部门在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原因: a.许多服务性行业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以及由于许多服务产品的不可贸易性使向国外市场提供服务的企业必须到国外直 接投资; b.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跨国提供各种新型服务成为可能; c.金融服务业(银行、保险、证券和其他金融机构)始终是最近10年吸收FDI最多的行业。2.试述推动国际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总体上曾现了快速发展的趋

10、势,其推动因素主要是:(1)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通讯的便捷性;(2)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发展为国际投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和运作空间;(3)世界组织和各国政府日益推动的自由化政策趋势;(4)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日益深化。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一、填空题1.早期国际投资理论:纳克斯1933年把国际直接投资当国际资本流动来研究的,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是由国家间的利息率差别所 引起的,而利息率差别又主要是由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决定的。2.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以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为参照,重点探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行为发生机理,其中包括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微观理论和从国

11、际贸易学说衍生的宏观理论,以及整合二者的折衷理论。l 厂商垄断优势论:海默1960年提出的,他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投资厂商对知识产权控制的强化及对知识产权收益保证程度的提高,厂商对物质产权的控制逐渐减弱,成为传统直接投资向现代直接投资转型的重要特征。l 内部化理论:科斯1937年提出的,将市场成本分为四类:寻找和确定合适的贸易价格的活动成本,责任成本,风险成本,交易成本。著名代表人物钱德勒。l 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理论:1966年美国弗农提出,从寡占角度来分析对外投资问题的。所有跨国企业可定义为三类:A、技术创新期寡断者,在生产新产品上拥有技术垄断优势由此获

12、得垄断利润B、成熟期寡断者,技术转移,技术优势企业通过自己控制的技术扩散获得寡占利润C、开始衰退的寡占者,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传播优势相继失去,从而寡占利润逐渐消失。l 厂商增长理论:起源于1956年彭罗丝,出口、许可生产、跨国企业三个阶段是厂商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内在要求。3.国际直接投资宏观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阿利伯的资本化率理论K资本化率=C资产价值/I资产收益流量。4.国际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邓宁-OIL理论(折衷理论)可解释厂商直接投资、出口销售和许可经营这三种经济活动的选择行为。l O厂商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技术优势、厂商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金融货币优势l I内部化优势-签订

13、和执行合同需较高的费用、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性、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l L国家区位优势5.国际间接投资理论:l 马柯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是当代国际证券投资理论发展的基础。马柯维茨证券投资的决策过程分为三个相互分离的阶段:证券分析证券组合分析证券组合选择。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主要取决于各种证券的相对比例,每种证券收益的方差及证券与证券间的相关程度。l 威廉夏普“资本资产定价(CAPM)模型”描述了不确定条件下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关系,对证券均衡价格的确定作了解释,可用于指导金融投资和实业资本投资。证券风险分为系统风险(不可分散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可分散风险)l 资产套价理论A

14、PT:史提夫罗斯的APT理论建立在一物一价的基础上。l 国际证券组合理论:需考虑收益的汇率风险l 期权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可应用于金融交易、企业债务定价、企业投资决策分析。6.投资行为金融理论的基石:期望理论、行为组合理论投资行为金融理论的行为模型:正反馈投机模型、BSV模型、DHS模型投资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二、选择题1.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先驱的是B。 A 纳克斯 B 海默 C 邓宁 D 小岛清2.下面C不属于折衷理论的三大优势之一。 A 厂商所有权优势 B 内部化优势 C 垄断优势 D 区位优势 3.弗农提出的国际

15、直接投资理论是A。 A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 垄断优势理论 C 折衷理论 D 厂商增长理论4.根据折衷理论,三种优势都具备时,厂商应选择的经济活动形式是D。A 出口 B 许可证交易 C 战略联盟D 直接投资 5.在证券市场线上,市场组合的系数为 C。 A 0 B 0.5 C 1.0 D 1.56.水平式对外投资=在各国设厂产同样的产品;垂直式对外投资=把一种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分布到多国进行。三、判断题1.内部化理论的理论渊源是“科斯定理”。()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寡占理论。()3.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美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发生机理。()4.证券组合有效边界上的点是可行集中同等收益情况下风险最大的点。()5.证券组合能有效降低系统风险。() 四、名词解释1. 内部化:指厂商为降低交易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