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13209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高等院校既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大学生活是我们大学生 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 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一些治安、刑事案件及危及大学生人身财产案件,诱发大学生违法犯 罪案件等在在高校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树立大 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在学生管理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危及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五个方面:盗窃、诈骗、抢劫、火灾和意外事故。一、防盗窃盗窃在高校较为突出,据统计:在高校所有发案中,盗窃案件占80%以上:1、顺手牵羊。趁主人不备

2、,将晾晒在走廊、阳台等处的 衣物盗走。如门大开,宿舍没人, “顺手牵羊”者有可能还会光顾室内,顺手窃走手机、钱包、计算机、手表等一切唾手可得的 东西。2、趁虚而入。主人不在,房门不锁,窃贼入室盗窃。这类窃贼在抽屉里、被褥下等处都要 翻一翻。胃口较大,紧盯现金存折、贵重物品。如果你居住的宿舍管理混乱,人员混杂,或是 你的寝室老是不锁门唱空城计,则往往给乘虚而入者以可乘之机。3、撬门扭锁。此类盗窃分子手段毒辣,采用各种方式撬门扭锁,入室后见锁就撬,满屋乱 翻。只要值钱的东西都盗,以价值高、易于携带的物品为主。有的窃贼则专盗现金存折和电脑 配件。4、翻窗入室。一些没有结实护栏、易于翻越、攀登的窗户,

3、包括门上气窗,窃贼都有可能 翻入。翻窗入室盗窃者主要以财物为主。5、暴力破门。学生宿舍中有一些宿舍门锁质量比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只能勉强锁住门, 很不牢固用力一撞或一踢,门就能打开,窃贼利用这点,破门而入实施盗窃。除上述经常遇到的五类盗窃形式外,还有偷配钥匙、“钓鱼”、插片入室、预谋行窃的; 以找人、卖东西等名义混入宿舍伺机行窃的,等等。盗窃案件的预防:1、加强安全防范意识;2、养成外出、串门时随手关锁门的好习惯;3、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小件物品不用时应放入带锁的衣柜或抽屉内;4、现金不用时应存入银行,银行卡密码不要用生日或简单数字,不要与身份证件放一起;5、不要用书包等物品占座位。在自习室、图

4、书馆看书;食堂进餐、网吧上网时,不要将自己携 带的贵重物品离开自己的视线,短暂离开时应该随身携带,如有人与你说话或采用其他方式引 开你的视线时,你应该首先注意自己物品。6、外出购物、乘坐公汽时应将包背在前面,手机等小件贵重物品应放在不易被扒窃到的地方。二、防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分 子利用大学生单纯、善良及某些学生贪小便宜的心理在各高校内行骗,给被骗同学造成了财产 损失和心理伤害。现就骗子常用的几种行骗手段介绍于后,希望广大同学提高警惕,切勿上当 受骗。校内诈骗的主要手段:1、假冒大学生,骗取银行卡。诈骗分子往往谎称要马上返校,但银行卡

5、被自动取款机吞掉, 借用同学的银行卡让其家人给其汇款等手法,目的是借机盗取密码,并将银行卡掉包,分手后 即将银行卡上的钱取走。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 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 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的名义、真实的身份让 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是学生上当受骗。4、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冒充学生会干部、高年级同学到宿舍推销复读机之类的 产品,声称优惠赠送磁带,要求先交订金,且最后能退钱等形式

6、进行诈骗活动。警惕48种常用诈骗手段:1、QQ冒充好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 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 实施诈骗。2、QQ冒充公司老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搜索财务人员QQ群,以“会计资格考试大纲文件” 等为诱饵发送木马病毒,盗取财务人员使用的QQ号码,并分析研判出财务人员老板的QQ号码, 再冒充公司老板向财务人员发送转账汇款指令。3、微信冒充公司老总诈骗财务人员。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内部人员架构情况, 复制公司老总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公司老总添加财务人员微信实施诈骗。4、微信伪装

7、身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 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 钱财。5、微信假冒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 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 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6、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 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 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7、微信点赞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

8、将姓名、电话等 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8、微信盗用公众账号诈骗。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 “诚招网络兼职,帮助 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 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9、虚构色情服务诈骗。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 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10、虚构车祸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 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

9、钱款打入指定账户。11、电子邮件中奖诈骗。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 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12、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犯罪分子冒充三星、索尼、海尔等知名企业名义,预先大批 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 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13、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 6+1”、“中国好声音”等 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 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

10、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 汇款。14、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 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15、冒充房东短信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 入其他指定账户内,部分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方知受骗。16、虚构绑架诈骗。犯罪分子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 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17、虚构手术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发急病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事主 转账方可治

11、疗。遇此情况,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转款。18、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 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19、电视欠费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 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否则将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线电视并罚款,部 分人信以为真,转款后发现被骗。20、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 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21、购物退税诈骗。犯罪分子事先获取到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

12、税收政策调整 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22、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 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 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即被划走。23、低价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 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24、办理信用卡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 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

13、、“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事主连 续转款。25、刷卡消费诈骗。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个人泄露信息为由,冒 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 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26、包裹藏毒诈骗。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事 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27、快递签收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 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 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

14、,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28、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 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 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29、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 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 卡号,然后以资金到帐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将钱转走。30、引诱汇款诈骗。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向某个银行帐户汇入存款, 由于事主正

15、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未经仔细核实,即把钱款打入骗子 账户。31、贷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 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32、收藏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各类收藏协会的名义,印制邀请函邮寄各地,称将举办拍卖 会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 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帐户。33、机票改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 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34、重金求子诈骗。犯罪分子谎称愿意出重金求子,引诱受害

16、人上当,之后以诚意金、检 查费等各种理由实施诈骗。35、PS 图片实施诈骗。犯罪分子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并附上收款 卡号邮寄给受害人,勒索钱财。36、“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 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 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一些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 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37、冒充黑社会敲诈类诈骗。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 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38、提供考题诈骗。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