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130508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合性、实践性课程;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段的重要教学内容;105、四个方面提出要求;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7、九年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3

2、、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5、四个方面提出要求。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7、九年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8、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9、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10、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 )。A.奠基作用 B.交流作用 C.工具作用

3、 D.核心作用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对第( B )学段的要求。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 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D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 )。A.贴近生活 B.贴近教材 C.有语文特色 D.有文化内涵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 C )。A.定量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 定性评价 D.

4、 表现性评价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 C)A. 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 D )A.诵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默读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 A )。A.评价的能力 B.创作的能力 C.仿写的能力 D.体验的能力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 C )汉字。A.3500 B.2500 C.1600 D.800三、判断(20分,每题2分)1、小学一、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

5、母表。 ( D )2、学习略读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 ( C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 100 万字。 ( C )4、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 D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 D )6、为了达到多认少写目标,第一学段规定让学生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 C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合作精神。 ( C )8、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是第二学段提出的。 ( D )9、各个学段相互联系,逐步上升,最

6、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D )1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C )四、简答题(20分 每题1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2011版课程标准与旧版课标有很大变化,请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五、论述题(20分)语文教学“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一、填空(23分)1、 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从(识字

7、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2、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3、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4、 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5、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6、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7、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

8、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8、 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9、 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11、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 (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 (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

9、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14、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5、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

10、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16、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7、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18、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19、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

11、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20、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 ,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 何种效果 ,最后要注意 用词用语 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 和 区分度 ,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21、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2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 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23、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

12、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二、选择(10分)1、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D )。、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A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D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 B、 C、 D、4、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

13、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5、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三、判断对错(10分)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 D )2、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D )3、新课程强调,教学更应注重过程而不得结论。( D )4、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D)5、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问题。( C)6、改变师生关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 D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

14、载按钮下载!7、教学应注重思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 C )8、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 D )9、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C)1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C )四、名词解释(16分)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课程

15、资源、学校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课程3、赏识激励策略指通过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部的积极因素与内动力,使不同差异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与发展的规则与技巧。4、合作性学习的方式指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5、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功能性基本要求。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统帅6、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7、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8、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