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12625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导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逻辑的力量”。生活和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懂一点逻辑,可以更好地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我们常常要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学习逻辑,可以使思维更缜密,论证更严谨,语言表达更准确;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也往往会基于事实进行推理,作出判断,掌握一些逻辑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合理思考,由已知探寻未知。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且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从

2、而达到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的目标。 【素养目标】 1.了解概念的含义及关系,掌握逻辑规律,辨别潜藏的逻辑错误。 2.理解推理规则,掌握逻辑推理的三种有效形式。 3.了解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的方法,构建和完善论证。 【教学重难点】 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的目标。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语文与逻辑 二、找出逻辑错误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 因为“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不是人的根

3、本属性,虽然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但柏拉图把“人”的外延扩大了,一些不属于人的事物都能归入其中,这才让学生抓住了把柄。 三、概念 1.含义:心理学上认为,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我们正在使用的这本书,叫“课本”,不叫“杂志”,不叫“小说”; 这本书用的文字是“汉字”,而不是“英文”,也不是“日文”。 这些“课本”“杂志”“小说”“汉字”“英文”“日文”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叫“词语”,而从逻辑角度看,它们就又都是一些“概念”。 每一个概念,揭示的是某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

4、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反映事物对象的特有属性; 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 明确概念需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3.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间关系主要指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是否重合,可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系又可分为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不相容关系又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明确概念还需要准确辨析概念间的关系。 4.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里

5、要谈的概念间的关系,不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在事理上、空间上、时间上等方面的关系,而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在外延上的关系。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一)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是指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情况的不同,相容关系又分为四种情况。 全同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全同关系时,则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例如,“中国的首都”和“北京”、“成年人”和“年满18周岁的人”。全同关系如下图所示: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仅仅是在外延上相同,在内涵上一定

6、是有区别的。 如果两个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外延上都相同,它们就不属于全同关系,而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语词表达形式,如“西红柿”和“番茄”,它们的差别只存在于语体色彩上,而在逻辑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它们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语词表达形式,不是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 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属种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 例如,“学生”和“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科学”。真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是指某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种属关系。当a与b

7、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于关系时,则所有的a都是b,并且有的b不是a。 例如,“大学生”和“学生”、“人文科学”和“科学”。真包含于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非常相似,如果不考虑顺序问题,二者可以合称为从属关系,其中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叫种概念,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属概念不能是单独概念。 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例如,“青年”和“作家”、“畅销商品”和“高档商品”。交叉关系如下图

8、所示: 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都不能是单独概念。 (二)不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叫全异关系。 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不相容关系时,则所有的a都不是b。例如,“植物”和“动物”、“科学”和“迷信”、“红色”和“蓝色”等。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 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矛盾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例如,“有彩色”和“无彩色”、“男人”和“女人”。矛盾关系如下图所示: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常常是一

9、组肯定否定概念,如“有彩色”和“无彩色”;但也可以是两个肯定概念,如“男人”和“女人”。 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反对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例如,“大学生”和“小学生”、“红色”和“蓝色”。反对关系如下图所示: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五种基本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任何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必然是并且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另外,单独概念之间只能是全同关系或全异关系。 例题解说 四、逻辑判断 1.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即

10、肯定或否定对象的存在,或断定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关系。 2.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是陈述句。 所有的同学今天表现都很棒。 有些题目我不是特别明白。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并且是文化中心。 要么我去,要么你去。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团员。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3.准确的判断: 判断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构成判断的各项要符合事实,要遵循各自的逻辑规律,项与项间的搭配要得当。 复合判断的关联词要准确地反映各判断支之间的真实关系。 4.性质(直言)判断的结构: 量项+主项+(模态词)+联项+谓项 例如, 所有的人(必然)都是动物。 所有的宗教(必然)都不是

11、科学。 有的哺乳动物(可能)是卵生的(动物)。 有的人(可能)不是动物。 五、逻辑规律 “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也就是概念间的关系应为“全同关系”。 “不矛盾律”要求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 “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使用这两个规律时,概念间的关系应为“矛盾关系”,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不能同真但必有一真,也就是一定是一真一假。 “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原因,但结果的出现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 四、小组合作探究 61548;任务:合作

12、探讨,发现逻辑错误,并交流。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明确“鲁迅的作品”和“孔乙己”是“包含关系”,不是“全同关系”,违反“同一律”。 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人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明确“头骨小”和“小时候的头骨”不是同一个概念,耍戏法的人在转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再者,“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思是“拿破仑夭折了”,与事实“拿破仑并未夭折”互相矛盾了,又违反了“不矛盾律”。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明确“读”和“不读”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不能同为假,违反了“排中律”。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