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12515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阅读鉴赏其次单元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验、思想及词风特点2.技能目标: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人的丰富形象及作品的抒情方法和写作技巧;学习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培育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实力及诗词鉴赏实力。3.情感目标: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提升自我人格,强化爱国情感。【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品尝诗词语言。2.明确词中感情,深刻理解词人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教学难点】1.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内涵。2.体会词人感情,并感受其形象。【学习课时】三课时【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学问链接】一、 作者简介辛弃疾,南

2、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史上宏大的豪放派词人、 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据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报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卑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复原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后人评价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 “铁板铜琶”

3、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铁板铜琶“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 话:“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即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 篇载: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

4、。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从前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二、 写作背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据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

5、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35岁。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始终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别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与过农夫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愿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溢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扬的抒情词。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亭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

6、“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欣赏之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开禧元年(1205),作者时年66岁。这之前,辛弃疾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人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侘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来到镇江任职的。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主动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打算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侘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悲观和生气!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验,

7、并比照自己的现实境况,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补充:用典的意义和作用。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方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三、 字词积累(一)、通读全词,结合注释,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遥岑( ) 玉簪( ) 螺髻( ) 鲈( )鱼 堪脍( ) 倩 ( ) 揾 ( ) 舞榭( ) 狼居胥( ) 佛狸祠( )( ) ( )(二)、说明下列词语遥岑远目:玉簪螺髻: 风流:

8、 脍: 北顾: 倩:可堪: 揾:烽火扬州路:四、整体感知(一)、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诵读几遍,体会其表达效果。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二)、在朗诵的基础上诵读词作,整体感知,并用自己的话概述词的基本内容。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合作探究一、 欣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分析词的上片 1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2、(1)结合诗句分析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怎样的意境?(2)作者为何自

9、称“江南游子”?(3)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二)分析词的下片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2结合这些历史人物,说说作者的思想倾向、人生选择(留意抓住能表现这种倾向,选择的关健词)。3、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并说其写法的作用?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上片哪一句义近而相呼应?三)感受情怀依据全文总结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详细哪些情感无人领悟呢?二、 欣赏永遇乐京口

10、北固亭怀古1、辛弃疾在文学史上被评论家讥之以“掉书袋”,缘由是他的词作好用典故。思索:上阙和下阙分别用了哪些典故?2、分析上阙a、上阕写孙权刘裕两个人,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b、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予了什么情怀?c、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3、分析下阙a、“元嘉草草”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b、“佛狸祠”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伸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除了用典,还运用什么写法强化这种感情?c、“廉颇”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4、名句赏析“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怎样理解5、感受情怀 a、这首词包含哪些思想情感? b、上题中的诸多感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可用图表

11、示)自我检测一、学问复习:1、回顾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明确】古诗词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比方、拟人、排比、借代、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反复、通感、对比等。抒情手法:干脆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等)描写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正侧结合、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联想、想象、用典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争论、抒情、说明2、 表现手法有哪些提问方式?【明确】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鉴赏下面的诗句?(要鉴

12、赏手法)易混点:诗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回答情感)诗中是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回答意境)诗中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回答手法 写景的角度 )3、表现手法的答题步骤有哪些?【明确】1、明确指出手法; 2、翻译诗句说明手法;3、手法的好处表达效果; 4、表达的情感。二、习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行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牛渚: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西江:今长江自南京到江西一段。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他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加赞许,并邀其登舟长谈至天明,袁宏从今声名大振。(1)颔联中“空忆谢将军”一句用典,简要分析其用意。 (2)尾联“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想象中的情景,请简要赏析。三、高考链接(09年安徽卷)小重山.端午 元舒颉 碧艾香蒲到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