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阅读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096297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的姿势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后的姿势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后的姿势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后的姿势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后的姿势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的姿势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的姿势阅读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的姿势阅读答案篇一:最后的姿势教案最后的姿势教案 中文系10语教(3)班陈雪2号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自身体验来理 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谭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 师在大难来临时,忠于职守,舍生忘死的师德灵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体会谭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通过 品读语言文字,体悟谭老师深沉博大的师爱,从而受到心灵的荡涤,真切感受“最 后的姿势”的内涵。教学过程:一、背景导入,初入情境1、师:同学

2、们,还记得2021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 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这个悲怆的时刻,汶川曾地动山摇。撕心裂肺的痛苦揪着每 个中国人的心。2、我们先来看几组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图片。这场灾难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除了带来失去亲人的伤痛,还有无数热心的人们给我们带来的震撼。)3、在这国难家难突然降临之时,可爱可敬的人们,演绎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 神的感人故事。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讲诉发生在这次抗震救灾中 的感人事迹。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第六课:最后 的姿势(深情齐读课题)。2、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

3、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最后的姿势讲诉的是谁? (谭千秋老师)他是一名怎样的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向大家介绍一下。三、细读句子,分层品悟(一)感受地震:地动山摇,大难来临1、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作出这选择的呢?请大家细读课文,用直线画出 有关语句,小组交流并批注感受。学生读句子:(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指导 朗读:情况十分危急该怎么读?要地震了,多危险呀!看,这儿有三个感叹号,读 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读出快!急!)(二)感知言行:恪尽职守,大爱无疆1、大难来临,生死之际,正在教室里上课的谭老师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 默读2-7自然段,找出描写谭老师语言、动作的

4、语句,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 老师 言:“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 跑!什么也不要拿!快?”体会谭老师反应灵敏,有丰富的地震经验,懂得如何保护学生,当机立 断地指导学生立即疏散。要地震了,谭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谁来试一试?(很镇 定的感觉) 行:“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 护住了四个学生。”句中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谭老师的无私?设问:如果没有谭老师这样保 护,这四个学生会怎样?谭老师用无私的大爱,撑起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世界,这是 谭老师用自己的生命守护学生的姿势。下面请大家再读句子 ,读出那份镇定、勇 敢。(三)感受评价:英雄不死,精

5、神千秋就在谭老师用身体护住学生的时候,楼上的水泥板塌了下来,重重地压在了 谭老师身上,谭老师的右臂顿时血肉模糊,鲜血滴到桌子下面,但他还不停地鼓励 学生不要害怕,要坚持住?余震不停地在发生,水泥板、烂砖、灰尘一次次地坠落 到谭老师的头上、手上、背上,不知什么时候,谭老师停止了呼吸。地震平息后, 谭老师最后的姿势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1、“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 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刚才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抓住关键词 句品读体会。交流:“张开”、“趴”、“深凹”、“死死地”体会到谭老

6、师誓死保护四 个学生!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砖块掉下来了,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但谭老师仍然: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疼痛难忍,但 是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救援人员看到这一幕已是眼含热泪,他被深 深地震撼了,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崇高精神)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你的朗读之中,谁再来读好这句话?2、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呢?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交流。(1)“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获救的学生这样 回忆。学生谈感受:我从 “飞身”、“扑”,这两个词语让我读出了一个奋不顾身 的谭老师。老师指导朗读:谭老师面

7、对危险,将生死置之度外,果断地留下来了,飞身 扑去,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了孩子们的生命之门,怎能不让人震撼呢? (学生自主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课文中引用了学生,救援人员,老师三个人的话语,有什么作用吗?在学 生眼里,谭老师是怎样一个人?小组交流回答。激情过渡: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 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在教师眼里,谭老师被誉为是“最爱孩子的老 师”,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石子都会捡起来,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但现在同学 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因此作者评论说:(引读):(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

8、后的 姿势!)4、谭老师为什么会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用自己的血 肉之躯为学生牢牢守护生命之门呢? 师引导:谭老师认为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他在课堂上讲到: 引读:(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 国家着想?)这是谭老师的人生格言,谭老师用最后的姿势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 么?那就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5、作者通过对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的话的描述,通过侧面描写的方 法,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谭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挂在嘴上的,更多的是表现 在行动里的。(模拟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样子)这是一个永恒的姿势! 千言

9、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引读:(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 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哪位同学能够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小组讨论回答。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谭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誓死护卫学生的 高大形象,这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他的精神就像他的名字 所昭示的那样千秋万代永放光芒!(在板书的“千秋”两字上描红)指导齐读。四、拓展激情,升华情感1、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永远镌刻在四个学生的心中;这最后的姿势像一座 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汶川大地震中,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矗立在所有中国人的心 中。难怪人们会赞颂他:“英雄不死,

10、精神千秋。”他那匍匐的姿态化作篇二:六年级语文上册 最后的姿势一课一练(无答案) 苏教版 最后的姿势1、用“”画出下列字正确的读音。坍(dan tan)塌着(zhdo zhuo)想 散(san san)步2、根据拼音写词语。午休后,他正在院子里i shu(),突然宿舍楼随着地势ao ian ()下 去,顷刻间变成一片fai u()o3、近字组词。感( ) 吱( ) 释( )撼( ) 枝( ) 泽(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大公无( ) 地动山( ) 生死( )关 血肉( )糊 我会用这个成语写句子:5、理解句子(1)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 把这句话改成换一种

11、说法,然后和原句比较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 空而起。这句话从哪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 作用?答:这句话从感觉、听觉、视觉这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为下 文写谭千秋毫不犹豫地救四个学生埋下了伏笔。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 个学生。(1) 请你标出句中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表现了什么?(2) 请你仿照句子,写一句话,描写人物的连续动作。 答:动词有:拉、撑、护;这些动词表现了谭千秋在灾难来临时毫不犹豫地 保护学生的决心和意志。最后的姿势是写的202

12、1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 谭千秋。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用自己51岁宝贵生命 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篇三:6最后的姿势6最后的姿势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一些词语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读课文,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 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 物形象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 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13、和诠释。 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 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三、教学评价设计:1. 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 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正确、流利读书和理解词语情况。2.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自学、有感情朗读等方 式推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3. 借助有感情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想象情境等方法培养学生体会作者思想 感情的能力。4. 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5、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 象的方法。四、教与学的准备:

14、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2. 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1、揭题。在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过去已1年多了,在地震中涌现出 了许多感人的事迹,他们的事迹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 神财富。谭千秋老师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他的事迹被写进了课文,改编成了电 影。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以谭老师的事迹编写的课文最后的姿势。 (板书课 题: 6、 最后的姿势)2、简介谭千秋。(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检查生字词。读准字音。废墟坍塌震撼诠释

15、生死攸关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指导写:“谭、漱、吱 、墟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2、自由轻声读课文,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开头说一说自己的收获。3、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本课主要讲了谭千秋老师的什么事吗?(2)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的?(3)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读了这篇课文 ,我们脑海中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 么?(4)同桌互读,讨论发言。(5)思考:“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你对这句话 是怎么样理解的?为什么说“英雄不死,精神千秋”?(6)谈谈对这篇课文的感悟。(三)学习生字:1. 理解部分生字:漱(shu) 口,与咳嗽比较。“凹”的笔顺,“撼”和 “感”,“诠释“说明解释,“诠”是形声字。2. 描红。(四)课后作业1. 写习描红。2.读熟课文。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激发爱国热情1、学习1自然段,思考: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从“平常、早早”两个词语 体会什么? 2021年5月12日的早晨,谭老师在做什么?2、学习课文2-7自然段。过渡: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是怎样做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