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七上第七单元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08758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七上第七单元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专题:七上第七单元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专题:七上第七单元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专题:七上第七单元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专题:七上第七单元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七上第七单元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七上第七单元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新县何黄玉湘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科教学案课题:26卖油翁 主备人:孔北添 审核人: 时间:班级: 学生姓名: 自我评分:一、学习目标(一)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二)了解本文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的写法。(三)掌握实词“矜”、“圃”、“睨”、“颔”、“释”、“忿”、“徐”、“缱”和虚词“尔”、“以”、“但”。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1给加粗字注音。(1)咨( )(2)自矜( )(3)睨( )(4)忿然()(5)酌油( )(6)杓( ) (7)菜圃( ) (8)颔( )2、卖油翁作者 , 时期 家、 家。

2、字 ,号 ,“唐宋八大家”是 。(二)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3、在括号处解释加粗字的意思。陈康肃公尧咨善( )射,当世无双,公亦以( )此自矜( )。尝( )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 )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 )微颔( )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 )射乎?吾射( )不亦精( )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 )曰:“尔安( )敢轻( )吾射!”翁曰:“以( )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 )于地,以(

3、)钱覆( )其口,徐( )以( )杓酌油沥(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 )曰:“我亦无他,唯( )手熟尔。”康肃笑而遣( )之。4、课文先简要介绍陈尧咨因善射而矜持,对卖油翁“ ”“ ”的不以为然的态度自是不满,质问声中“自矜”之态跃然纸上。而卖油翁从容对答,点出“ ”。但陈尧咨一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认为是“ ”,“ ”一词表现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而卖油翁现身说法“ ”,当场献技,在事实面前陈尧咨无话可说,只好尴尬地笑着让卖油翁走了。(三)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

4、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5、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四)过关测试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自矜: 释担: 汝亦知射乎: 无他,惟手熟尔:7、翻译:公亦以此自矜: 尔安敢轻吾射: 8、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去: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自: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9、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无他,但手熟尔10、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11、文章强

5、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12、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熟能生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1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14、能反映陈尧咨“以此自矜”的语言是: 第二部分: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15、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16、写了两个人物,其实写 完全是为了写 ,写作手法是 17、划线的两句从语气和表达效果分别是 和 。这

6、两句话自然引出卖油翁“ ”的结论和 的行动。18、解释指定的词语:而:而钱不湿()笑而遣之()释担而立()射: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尔安敢轻吾射()尔: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19比较下面三个“以”字的用法。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20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词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21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别人的长处? 清新县何黄玉湘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科教学案课题:27三峡 主备人:孔北添 审核人: 时间:班级: 学生姓名: 自我评分:一、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7、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阙( ) 湍( ) 涧( ) 曦(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奔( ) 属( )2.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 家。(二)合作学习3、在括号处解释加粗字。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重岩叠嶂,隐( )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至于夏水襄( )陵,沿( )溯( )阻绝( )。或( )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8、 )乘奔( )御( )风,不以疾( )也。春冬之时,则素( )湍( )绿潭,回清倒影( )。绝( )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 ),良( )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文说明: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先写山势,“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高耸)。继写水势,“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之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之快。(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9、,轻舟已过万重山。)时间:夏春冬秋(三)探究学习4. 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四)过关测试5、按要求默写并译句子。(1)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默写: 译: (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默写:译: (3)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同工异曲的句子。默写:译:6、翻译下列句子: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清荣峻茂,良多趣味:7、用简短的话归纳各段的大意: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8、第一段画线的两句,描绘出了 。9.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0.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八个字,写出了水流 的特点。12、在第三段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13、本文布局巧妙而妥贴,它的特点是先大后,先后,即先用粗线条勾画山川的形势,再用工笔描绘林峦的景色。每一段开头,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