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第五元素》主题意蕴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086037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第五元素》主题意蕴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影《第五元素》主题意蕴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影《第五元素》主题意蕴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影《第五元素》主题意蕴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影《第五元素》主题意蕴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影《第五元素》主题意蕴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第五元素》主题意蕴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野,完全抓住了观众的兴奋点。影片的配乐融合了 意大利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的咏叹调香烛 已燃起和女神之舞的插曲,通过古典交响乐和 现代电子音乐的奇妙结合,配乐的节奏紧密地映衬着 剧情的跌宕起伏,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第五元素将场景设定在2259年的纽约,代表 宇宙间善良力量的蒙督沙瓦人预见人类将被宇宙中的 邪恶力量所毁灭,在灾难发生前派遣第五元素来拯 救人类。不幸的是“第五元素被残暴的孟加罗军队击 落,出租车司机柯本协助被复原成具有人类女性特质 的“第五元素摧毁了邪恶力量,拯救了人类。影片出 色的光影效果下的思想境界使其有别于普通的商业 片,它以好莱坞类型化的叙事方式将深刻的人文思

2、想 传播给大众,表达了贝松对人文价值的深切感怀和对 人类命运这一终极主题深沉思索。第五元素让科幻 片的面貌得以改观,它的电影模式在此后的几年间被 人竞相效仿。一、用什么战胜邪恶? 贝松认为:在人类生活的时空之外可能存在另一 个时空,里面的生命形式与人类的生命形式相对立。 如果说人类的生命是光明的,那么对立的生命形式就 是黑暗的。如同冰与火一样,生命力越旺盛,对立的 黑暗就越强大。那么,在面临这种对立的黑暗时,人 类应该怎么办呢?第五元素有两幕情节表现出贝 松对用什么战胜邪恶? 这一问题的思索。一场是人 类发现邪恶太空物体的一幕:军方不顾神父的反对, 试图以武力解决问题。出人意料的是,随着射向邪

3、恶 物体的飞弹破坏力越来越大,这个邪恶物体的体积也 随之膨胀,最终吞噬了发射导弹的飞船。另一场是莉 露学习人类历史的一幕:莉露在电脑里输入战争这 个词,显示屏不停地闪过人类战争的惨景。莉露泪流 满面,悲恸不已,人类有什么值得拯救的地方呢?最 终你们还是要自我毁灭。这两幕折射出了影片强烈的人道主义反战态度: 战争是具有原罪的,战争不但无法战胜邪恶,反而会 招致邪恶的膨胀,最终摧毁发动战争的人。贝松通过 莉露否定战争战胜邪恶的一幕,使人联想到发生于 影片拍摄前几年的海湾战争和波黑战争,这两场战争 的发起者都迷信武力征服,他们发起的战争在带给人 类痛苦的同时把自己也送上了审判席。那么人类究竟用什么来

4、战胜邪恶?贝松在第五 元素里给了观众一个清晰的答案,这个答案与古希 腊的四元素说相关。这个学说认为整个世界是由风、 火、水、土这四种元素构成。在影片里,每种元素各 有一块代表的神石,当这四块神石和第五元素汇聚时, 一种神秘的力量随之激发,摧毁了外星邪恶,拯救了 人类。这个激活四种元素的第五种元素就是爱。在 贝松眼里,人类世界充斥着杀戮和毁灭,这导致莉露 在最后关头想要放弃拯救人类的使命,但这个世界上 只要有爱,拯救就是有意义的。柯本用自己的爱感 动了莉露,他让莉露明白,至少爱是值得拯救的。 这样,“爱被拯救了,同时被拯救的爱也摧毁了邪 恶。人类忧虑于现代社会爱的稀缺,对爱的呼唤 正是社会主流意

5、识在影片中的一种投射。第五元素 向世人传达的一种忧患的信号:以暴制暴无法消除人 类心中的邪恶,只有人类世界里最宝贵也是最强大的 力量一一“爱,才是将人类从末日中救赎出来的诺亚 方舟。二、只有男人才是英雄?一般来说,相比其他类型的影片,科幻片所传递 的人文思想价值略有不足。第五元素是一部成功的 好莱坞科幻电影,虽然该片没有跳出美国英雄拯救世 界的剧情窠臼,但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女性光芒。父权文化影响下的科幻电影常用模式:在关系人 类命运的大事件背景下,充满魅力的柔肠硕汉在美丽 女性的帮助下拯救了世界,在此过程中,两人展开一 场感人的爱情故事。这种传统的叙事手法表现出了父 权社会男女性别权利失衡的现实

6、:男性是社会的主体, 因此拯救世界的任务也应该由男性承担。女性是社会 的客体,女性天生是弱者,女性微弱的力量终究要 在男性强有力的臂膀下才能发挥出来。从第五元素 到圣女贞徳,贝松解构了这种以男性为主的电影叙 事模式,独立的女性形象得以重塑。影片里的莉露是 以拯救者的身份来到地球,她的身份的转变折射出了 现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类型的期望。虽然在电影里男主 角柯本依然大发神威、引导剧情的发展,但莉露拯救 者的身份无形中降低了他英雄行为的分量,男主角的 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配合女主角,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安 排。 影片里的每个人第一眼看到莉露时都感慨于 她的完美。“完美是一种没有缺陷的美好,它在现 实生活中并不

7、存在,只存在于人类的理想中,但它是 驱动人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一种理念和动力。在第 五元素里,只有女性才可能是完美的。除了完美 的莉露,电影里的外星女伶狄娃更具有一种别样的完 美,她外表奇特,蓝色的人类身躯上布满奇怪的管子, 但这个怪异的身体却发出天籁般美妙的声音。在狄娃 舒缓略带感伤的歌声的烘托下,莉露与人类的敌人展 开战斗,狄娃用歌声谱写了女性为人类生存繁衍而进 行的抗争。狄娃为了安全地将神石护送给莉露,她甚 至将神石放入自己的身体。当柯本从死去的狄娃身体 里取出血迹斑斑的神石时,人类的未来出现一线曙光, 这与从母体中取出新生命的一幕如此相似,又是一个 女性拯救了人类!相对于完美的女性,电影

8、里的男性则体现出人 类的各种丑恶。他们崇尚了暴力,为了自身的利益可 以相互出卖、相互厮杀,他们与完美的女性形成鲜 明的对比。莉露对人类的拯救暗含了女性给这个世界 带來了生命和美好,而孟加罗人对莉露的伤害则体现 了战争对女性的摧残。女性带给人类生命,而男性发 动的战争却伤害了女性,这是一个多么可耻的现实啊!三、科技控制人类?第五元素将人类社会设定在一个科技高度发 达未来。这个后人类物质世界里,人类被各种机械科 技包围:高耸云端的大楼、漫天飞行的汽车、代替人 类工作的智能机器,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处于一个前 所未有的发达时期。科技发展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好 处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留下巨大隐患。影片里柯

9、本 和莉露驾驶出租车躲避警察追捕的一幕令人印象深 刻。这个印象不是来源于影片中火爆的飞车追逐戏, 也不是莉露在出租车里无助地流泪哀求的精彩表演, 而是出租车利用地表的雾霾躲避警察的场景。柯本的 出租车犹如一台流动的摄像机,揭露了一个高度发达 的未来科技社会光鲜的外表下的混乱、危险和肮脏不 堪。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驱使人类强烈地追求和崇拜 科技,这虽然促使了科技的快速发展,但人类社会所 面临的人文失落的现实却导致了科技的异化。第五元 素表现了西方社会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某种忧虑,影 片里的科技丧失了人本内质,科技与人性疏离、理性 与价值分裂实际是人类生活环境恶化的思想肌理和人 文根源。整部影片中,观众

10、几乎看不到任何的自然景 观和绿色植物,充斥银幕的是科技工业化社会的直接 后果和生态恶化的标志一一钢铁和机器。贝松的许多 电影里,植物是具有象征隐喻功能的物象,它蕴涵着 生机和生命。杀手里昂里随处可见的那盆郁郁葱葱 的植物象征着里昂对生命的热爱,而第五元素中 绿色植物的缺失则象征科技异化社会里人类生命延续 的障碍。未来的人类居住在狭小的钢铁笼子里;人类 必须服从机器所发出的各种指令;人类的旅游天堂本 该是一个有阳光、沙滩和椰树的地方,影片里的旅游 天堂却是在一艘太空船里。人类生活环境全部金属化, 甚至连人的睡眠都要受到机器的控制。影片里这种异 化的未来世界不得不使人产生疑问:究竟是人类控制 了科

11、技,还是科技控制了人类?其实,贝松在第五元素里已经回答了这个问 题。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崇拜科技的佐格在神父 面前吹嘘科技的无所不能,突然一颗樱桃噎住了他。 佐格的机器人无能为力,这时神父用力拍了佐格的后 背一下,救了他的命。贝松用这个简单幽默的镜头讽 刺了现代社会对科技过度崇拜而对人性的忽视。休谟 说过: 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 任何科学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 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 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科学。 第五元素实际反映了贝松的以人为本的科技观: 就人与科技的关系来看,科技只是一种手段,服务于 人才是科技的最终目的,未来科技应该具有科技奇迹 和人性精神的统一。在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应 该赋予科技人本内涵,让科技具有人性,以科技的人 化来避免科技的异化。对于那些可能割裂人类社会、 给人类带来生态灾难的科技,人类应该反思和自省。四、结语人文艺术性与商业策略相得益彰使第五元素 成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之一,这种影 响力一直持续至今。影片宣扬的人性思想、正义战胜 邪恶等价值观念,对生态污染、科技和人的主体性之 间关系等问题的思考,表现了对人类生存、人类命运 的终极关怀,具有积极的社会批判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