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08588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须要打算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其次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学问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节课的学问体系既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很多学问学生比较熟识,也比较感爱好,是培育学生在试验室中

2、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试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相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学到的化学学问理解和说明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水平。因此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化学基本试验及试验探究实力都有深远的影响2、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在试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2、通过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的研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3、相识二氧化碳,驾驭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4、懂得设计试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5、学会对试验中出现的胜利或者失败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

3、试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试验装置,2、初步独立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体验化学试验的方法的科学性。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试验、问题的探讨,培育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体验探究胜利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爱好。3、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4、从生活实际动身,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生活中到处都有化学。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制取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书写制取二氧化碳及其性质的化学方程式二、说教法1、学情分析:二氧化碳是学生熟识的物质,但学生还不能系统的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所起的众多重要

4、作用,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系统的相识二氧化碳。2、教法的选择我在教学设计中不仅注意了学科学问的获得,更注意学生参加获得学问的过程。在教学中多次采纳学生探讨沟通、试验探究、多媒体演示、网络搜寻、学问竞赛、互动教学等多样化形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教学过程。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实力、科学思维方法、表达和概括的实力;培育学生沟通意识与协作精神;培育学生发散性思维实力和创新精神。将一些枯燥和晦涩难懂的问题寓教化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高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注入了精神动力。对试验现象及生活现象的分析能做到由浅入深,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

5、逻辑思维实力。三、说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讲授学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法上重在指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获得学问的一般途径,所以我在课的设计中注意指导学生:听听得明白、思敢思会思、说表达完整、观视察细致、议学会沟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均得到最大的收获。四、说教学实施我将本节课内容分为四大环节来进行(一)导入新课(3分钟)新颖适当的导入是保证学生良好学习气氛形成的重要方法。在这个环节我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搜集了多副关于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图片和有关“屠狗洞”的小

6、故事视频录像等,从中示意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也激起学生学习的渴望。(二)二氧化碳的制法(17分钟)本环节我变更了以往“老师引导-学生思索并得出结论”的一问一答模式,我认为那不利于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所以我在学生学过氧气的试验室制法的基础上大胆的放手,给学生供应足够多的仪器和药品,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之后,亲自动手随意选择可行的药品进行试验探究,初步按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得出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装置、药品以及收集方法。再通过各小组辩论的形式得出最好的方案。在学生沟通出各种试验装置时,老师组织学生针对每种装置的优缺点进行评价,采纳敏捷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把

7、一些基本元件(仪器)通过简洁的拖动组合成一套套试验装置,从中选择出最好的供试验所用。而药品的得一般很少小组能够说出完整的理由,我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最终通过3组小试验得出结论:(1)大理石和稀硫酸(2)大理石和稀盐酸(3)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我设计本环节的根本意图很明显,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子,参加到课堂活动中。(三)二氧化碳的性质(18分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不易产生探究冲动。尤其本环节试验比较多,老师说一个学生做一个,重复多遍同样的小环节就显得本节课了无朝气。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情景:让学生扮演成一名医生,须要探究的解决的问题(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就

8、是一个急症病人。通过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努力,让学生在一种欢乐、新颖的感受中找到解决病症的药方(即正确结论)。我将这一步分为疑难杂症专家坐诊把脉问药药到病除四个小环节来进行。1、疑难杂症(4分钟)同学们特别熟识碳酸饮料,我就以探究碳酸饮料为活动线,以获得二氧化碳性质(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为学问主线,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学问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再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用途的图片以及有关信息资料或者小故事等,让学生以最快最精确的方式理解问题,为后面的猜想及探究方向做好了打算-即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阶段。(意图)培育学生从身边事物发觉化学问题,增加探究的意识。2、专家坐诊(4

9、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每个小医生都提出一个相对的药方,这样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激励他们多做假设,多做猜想,同时多提出探究的试验方案做出猜想并设计试验方案通过沟通活动,使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方案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阅历和相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究方案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终完成对所学学问意义的完整建构。3、把脉问药(8分钟)专家坐诊的结果造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形式。如何让学生统一思想,还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呢,试验是最科学最有劝服力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试验,来推断自己的药方是否精确试验验证阶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加

10、到学问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依据试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胜利的喜悦。4、药到病除(2分钟)通过专家坐诊的良好互动及把脉问药的试验探究,学生得出了正确的药方,通过沟通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沟通反思得出结论。这种设计方法打破了以往教材沿袭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一条一条往下验证,而我变验证性试验为探究性试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各种各样的性质,最终让学生将所获得的性质分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学生真正参加了体验获得学问的过程。(四)二氧化碳的用途(5分钟)生产生活实践中二氧化碳的用途特别多,没有必要当做重点给同学们讲解,我先让学生依据生活阅历各抒己见,然后同学之间相互

11、补充。老师最终以拓展升华的形式对同学们进行检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化学的紧密关系,知道二氧化碳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又会因“温室效应”的加剧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体会到性质确定用途。所以利用好、限制好二氧化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小结最终请同学们绽开想象的翅膀,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完成,畅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2分钟)结束语本节课根据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达成绽开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的综合实力能够得到很大提高。我的说课结束了,感谢大家!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2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课题3

1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本课题的内容结合了学生的生活阅历,设计了好玩的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对于培育学生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非常有益。二氧化碳和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关系亲密,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作风。2、教学目标分析学问与技能:通过试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历学问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培育学生逻辑思维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情感看

13、法和价值观: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爱好和学习动机,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地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方法。3、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4、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实力的培育。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等课程中,对于二氧化碳已有肯定的了解,它是空气成分之一、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二氧化碳等。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三、说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究和发觉,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说学法试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阅读探讨法五、说教学程序试

14、验打算:?学生分组(4人为一小组):新制二氧化碳、雪碧、试管、紫色石蕊试液、醋酸、盐酸、酒精灯、试管夹、火柴、吸管、石灰水、?老师打算: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可乐瓶、水、烧杯、蜡烛、火柴、二氧化碳、试管、导管、澄清石灰水、集气瓶。学问认知过程:1、通过大家熟识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引入主题;2、探究CO2的物理性质;3、探究CO2的化学性质;4、畅所欲言CO2的用途。试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试验探究探讨与沟通归纳与总结(一)引入主题学生观看 有关全球变暖的图片提出问题 你能说出造成全球变暖罪魁祸首吗?学生联想 二氧化碳老师引入 你了解CO2吗,下面让我们相识一下CO2吧!(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

15、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探究活动1、老师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学生视察、归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表述实力)。探究活动2、二氧化碳密度的探究老师引导: 基于上节CO2的试验室制法学生了解到收集CO2采纳向上排空气法,可推知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你能设计试验证明这一结论吗?学生探究预设:试验1)、吹气球,让充溢CO2 的气球在空气中漂移,视察现象。2 )、将盛满空气和CO2的集气瓶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 ,视察现象。3)、制取一瓶CO2 ,并倒入盛有燃着的凹凸不同的两根蜡烛的烧杯内,视察现象。(留意操作,要求CO2 从旁边倒入)。师生评价:哪些试验能证明你的结论?试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