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电气施工方案(新)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07447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楼电气施工方案(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楼电气施工方案(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楼电气施工方案(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楼电气施工方案(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楼电气施工方案(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楼电气施工方案(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楼电气施工方案(新)(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目 录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2.2专业工程概况3 施工准备3.1施工计划3.2劳动力组织4 施工部署4.1组织准备4.2技术准备4.3机具准备4.4材料准备及质量控制5土建与电气专业的配合措施6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6.1强电系统6.1.1工艺流程6.1.2主要施工方法6.1.2.1施工准备6.1.2.2电线管敷设6.1.2.3桥架安装6.1.2.4管内穿线6.1.2.5电缆敷设6.1.2.6配电箱、柜安装6.1.2.7插接母线安装. 6.1.2.8器具安装. 6.1.2.9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安

2、装6.1.2.10电气调试、试运行6.1.2.11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联结6.2弱电系统6.2.1有线电视天线系统6.2.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6.2.3综合布线系统(电话、计算机)6.2.4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及广播系统7质量保证措施8安全保证措施9成品保护措施10降低成本措施11工期保证措施12总包管理13技术资料管理14工程交付、服务及保修1 编制依据1.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用友分销管理软件开发基地3号组团2号楼(能源中心)工程电气施工图纸。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L16-2008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1.510

3、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1.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1.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1.10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 DBJ01-611-20021.11建筑设计照明标准 GB50034-20041.1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1.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1.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1.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质

4、量目标:合格。工期目标:2009年9月6日动土,2010年10月30日竣工。文明施工目标:争创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2 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海淀区永丰乡高科技园区内,(用友分销管理软件基地3号建筑组团2号楼-能源中心)。该工程南临用友路,东临永盛南路,北与丰豪中路绿地相隔,西面为地块绿地。本工程总建筑面积9304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916平方米。其中地上1层主要功能为库房及局部加工区、办公室;地上二层主要功能为办公室、会议室;地下室功能为能源中心机房及设备用房,紧临主体西侧有三个大储水罐。2.2专业工程概况电气安装工程系统主要包括:变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系统;设备自动控制系统;防

5、雷接地及安全保护系统;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及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话、计算机);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2.2.1 变配电系统:本工程为一级负荷用户,要求供电电源为二路10KV高压电源,电源引自园区10KV开闭站,每路均能承担本工程全部负荷。两路高压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高压电力电缆穿管埋地由建筑物南侧引入本工程高压电缆分界室,分界室设在本工程地下一层。本工程采用高压集中计量,在每路10KV电源进线处设置专用计量柜,并根据相关部门规定设置低压电力及照明分表。2.2.2低压电力、照明系统:2.2.2.1低压配电系统电源引自本工程的变配电所,电压等级为220V/380V。1) 低压

6、电力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如:冷冻机房、消防控制室等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2)较为分散的负荷采用电缆供电,冷冻机采用封闭式插接母线供电。3)一级负荷采用市电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或适当位置互投,一般负荷用电采用单电源供电。4)低压电力配电箱(控制箱)均为非标箱,除在机房内明装外其它均暗装。箱体高度0.6米以下,底边距地1.5米;箱体高度0.8米,底边距地1.2米;箱体高度1.0米,底边距地1.0米;箱体高度1.2米,底边距地0.8米;箱体高度1.2米及以上的为落地式安装,下设0.3米基座。2.2.2.2低压

7、照明配电系统分为一般照明、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精装修照明等。1)一般照明采用单电源,放射式与树干式混合方式配电;2)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等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或适当位置互投。3)出口指示灯和诱导灯自带蓄电池,要求持续供电时间大于90分钟。4)低压照明配电箱均为标准箱,除地下室及机房墙上明装外,其它均为暗装;安装高度均为底边距地1.5米。另外,应急照明配电箱应有明显标志。2.2.3设备自动控制系统:2.2.3.1本工程22KW及以下的电动机采用全压启动方式启动,30KW以上电动机采用软启动方式启动。2.2.3.2 冷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空调机、进风机、排风机、雨、污水泵、生活泵等采用D

8、DC控制。2.2.3.3消防专业设备: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等不进入建筑设备监控(BAS)系统。2.2.3.4其它各种电机设备的控制均以相关专业提供的控制要求为准。2.2.4防雷接地及安全保护系统2.2.4.1 本工程按三类防雷等级设计,在屋顶采用10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网)做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并在屋面组成不大于20mX20m(或24mX16m)的网格。利用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16以上主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基础底梁及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主筋中的两根通长焊接做接地网。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基础底梁及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钢筋内的两根主筋焊接。外墙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1m深处引出40x4热镀

9、锌扁钢作为室外接地预留。外墙、柱内几处引下线在室外距地0.5m处设安装测试卡子。(做法详见国家标准设计图集D501-14)凡突出屋面的烟囱等金属构件及设备均应与避雷带可靠焊接。2.2.4.1本工程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计算机机房、等的接地共用统一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实测达不到要求时,须增设接地极。室外人工接地装置距建筑物应大于3米,距室外地面1m深,用40x4镀锌扁钢连接成水平接地装置,垂直接地极为50镀锌钢管或19镀锌圆钢,长2.5米,间距5米,与预留的40x4镀锌扁钢可靠焊接。另外,空调系统设置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及设置电伴热

10、装置的消防水管均应做好可靠接地。2.2.4.2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连接板(MEB)由紫铜板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低压配电为TN-S系统,其工作零线和保护地线在接地点后应严格分开,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在变电所、制冷、锅炉、水泵等机房、燃气锅炉房、燃气间、消防中心、通讯机房、计算机机房、自控中心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接,具体做法参考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消防中心、计算机机房、有线电视、通讯机房、自控中心等处线路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在变配电室低压配电柜处、各层总配电箱处、通讯机房、

11、保安监控室、消防控制室、屋顶及室外设备的供电电源处均装设防雷及浪涌保护器。本工程采用TN-S系统,其专用接地线(PE线)的截面规定为 当相线截面为16m 时, PE线与相线相同。当相线截面为16m35 m 时, PE线为16m。 当相线截面35m时, PE线为相线截面的一半。2.2.5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及广播系统2.2.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工程在地下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电梯监控盘和电源设备组成。消防联动控制台设在地下一层消防控制室内,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控制、手动硬线直接控

12、制。通过联动控制台可实现对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洒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加压送风系统的监视和控制,火灾发生时,手动/自动切断空调机组、通风机及一般照明等非消防电源。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与音响广播合用)机柜,机组采用定压式输出,火灾应急广播按楼层或防火分区分路,每层或每一防火分区一路,当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可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自动或手动将音响广播切换至应急广播状态并进行火灾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由于我方只负责消防系统暗配管部分的施工,施工中参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的相关规定及施工图纸进行施工,详细施工方案由专业施工方再另行编写。3 施工

13、准备3.1施工准备的内容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安装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管理、技术和物质条件,在项目部的统一协调下统筹安排施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力量。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安装工程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程序,技术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机具准备,工程材料(设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3.1.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图纸会审,学习并熟悉设计要求、标准、规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机具设备计划、工程材料(设备)计划,施工技术交底,交(竣)工资料目录及表格准备。各项准备工作的内容及责任人。具体内容见下表:序号准备工作内 容责

14、任人1图纸会审a) 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工艺特点;b) 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在施工开始之前澄清和改正;c) 审查机电系统的设计功能和使用要求是否符合相应规范以及卫生、消防、环保方面的要求;d) 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建筑总平面图与机电设计图在坐标、标高、几何尺寸等方面是否一致,设计图纸与设计说明在内容上是否一致,各专业图纸之间有无矛盾。业主、监理、设计院代表,施工单位项目总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2理解并熟悉设计要求、标准、规范a) 明确设计要求、工程各系统的形式和特点、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和控制反馈接口;b) 掌握设计图中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了解设计要求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手段能否满足要求,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加以保证;c) 熟悉相应标准、规范对工程施工和工程质量的要求。项目总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各专业施工员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a) 编制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