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教学法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057213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探究式教学法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探究式教学法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 内容提要:新高中化学课程改革,2007年在全国开始实施,面对这一形势,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做才能适应时代要求,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按探究课的一般思路进行教学,不用多久,我们广大教师终能在实践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探究教学 兴趣 实验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体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结合所授知识,指导学生发现和选择探究课题,帮助学生设计与制定探索方案,实施探究活动,保证探究

2、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师的任务。但是,在我们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探究,实施课程改革,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可循,所以,有些教师感到茫然,感到对课改很不适应。我个人认为,其实探究课并不神秘,也不高深莫测,如果一节课能从课程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能体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或查阅资料得出结论,就可算做一节“探究”课。它不一定十分成功,但我们只要长期坚持探究课的基本思路,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就有完成传统授课方式向新的授课方式的转变,就能找到一条“探究教学”之路。下面,就我个人一个教学案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一、教学实例

3、 苯酚含有苯基、羟基,其性质有类似苯之处,也有类似醇之处,更有其独特的性质,所以学生在做苯酚的实验时有不少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学生:苯酚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诒椒幽迫芤褐械渭友嗡岬氖笛椤 教师:能否用过滤法分离苯酚与水? 学生:不能,因为不生成沉淀,而是静置后分层。 教师:用什么方法分离? 学生:分液法。 教师:、实验中,苯酚分别在哪一层?(疑乃学之始,思之端。适时提出引发兴趣)学生:的实验中苯酚在下层而的实验中苯酚在上层。为什么呢?(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大家分析一下吧!(学生思考、分析) 学生:这两支试管中的物质有区别。是苯酚与水的混合物,是氯化钠、水与苯酚的混合物。 学生

4、:是不是类似于苯、四氯化碳因密度不同,加入溴水后有色层位置不同。(类比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解释,这是一种好的思维方法)。 教师:你们可以设计实验来证明。(此时,不能立刻给予回答,如果就给出答案,学生会只记结果而轻分析讨论)。 学生:向苯酚与水的混合物中不断加入氯化钠晶体,并搅拌,出现苯酚浮起的现象。(这时,学生很兴奋,体验到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知识的快乐) 学生:老师,我们可以向苯酚钠溶液中加入其它酸来证明苯酚的弱酸性吗? (学生的探究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不满足于课本上的实验,有自己设计的欲望,要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用哪些酸? 学生:硝酸、硫酸、醋酸 教师:找来药品交给学生

5、学生:分别向三支盛苯酚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三种酸滴,加硫酸的出现了预期效果,而加硝酸的试管内先出现混浊,后变深黄色,最后变为褐色。而加醋酸的试管未出现混浊。(实验现象与理论的冲突引发探究兴趣) 学生:老师,为什么加硝酸最后变褐色,而加醋酸后没有混浊。 教师:想一想,出现不同现象肯定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实验是书上没有的,现象也是书上没有的,但推测原因并不难,我不忙于解释,再一次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 学生甲:硝酸除具酸性外还有氧化性,醋酸的酸性比苯酚强,它也是一种有机物。 学生乙:苯酚易被氧化,易溶于有机溶剂。 学生丙:硝酸氧化苯酚变为褐色。 醋酸由于是有机物,加入可增大苯酚的水中的溶解度。 教

6、师:大家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老师也表示认同,但解释是否真的合理还需证实,这样你们再试着用实验来证明一下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生:经过讨论总结,设计实验如下: 1.向苯酚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醋酸,观察溶解情况。 2.向苯酚与水混合物分别加入硝酸、高锰酸钾溶液。 学生:继续实验。 实验1溶液变澄清;实验2溶液最终变为黑褐色。 学生:得到同我们分析相同的结论(当时学生很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到知识而不是记现成的答案。) 教师:(小结)1.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苯酚的性质。 3.苯酚的还原性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由于它具有还原性,所以在化工生产中苯酚与某些氧化物反应时,都

7、需要对羟基进行保护。(肯定学生所发现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其探究的动力。) 4.同学们通过自己探究又获得了课外知识,使我们都受益匪浅。 二、教后反思 这一节课本身有些出乎意料,在教材中,没有苯酸与硝酸、醋酸、硫酸反应的实验,势必耽误时间,不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是授之以“渔”而非“鱼”,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我舍弃原来的增加了学生设计的实验,让他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拓宽其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这节课使我们感到探索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我也感受颇多。 首先,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学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教学中学

8、生会提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时可能会很棘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有资格和能力指导学生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教师要制造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敢问。问题有难易没有好坏,不要指责学生的提问,能提出“苹果为什么落地”的人没准就在你的学生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营造适合的知识氛围,可以实验引发探究,可以身边的化学问题引发探究,可以习题中的问题引发探究等让学生有问题可问。教师指导提出技巧,让学生会问,发现问题所在。 第三,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反思,在反思后教学。学然后知识不足,教然后明得失,其实,我们所教的每一节课都有优缺点,都不是尽善尽美,只有不断总结优点并发扬广大,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才能使自己的授课水平不断提高。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与时俱进,与生俱进,不断探索、完善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学充满活力与魅力,最终达到学生科学素养与成绩同时提高的目的,实现传统授课向新授课形式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