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语文高考人物性格分析题型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05389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语文高考人物性格分析题型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上海语文高考人物性格分析题型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语文高考人物性格分析题型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语文高考人物性格分析题型解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语文高考人物性格分析题型解析上海语文高考试卷中分析人物性格的题型,在20002010年11年中,共出现了4道同类考题,其中秋考有三次,分别是2007、2008和2010年,都是第21题。唯一的春考题是2004年第28题。仅就绝对数量而言,这种题型并不算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秋考中,该题型全都出现在最近几年,或许显示出了某种趋向。和以往许多新题型一样,分析人物性格的题型最早出现在春考中,可以看做是利用春考做一个尝试。例1【2004秋考】28用一句话概括渔父的品行。【答案】重诺轻生(重义轻生、舍生取义)这道题相对比较简单,答案很容易从文本中找到。在沉寂了三年过后,秋考中开始接二连三地考查此类题

2、型。例2【2007秋考】21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答案】敢于直言;善于识人;不重名利。例3【2008秋考】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答案】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例4【2010秋考】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答案】廉洁、爱民、正直、睿智综合考查四道考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题干中运用的术语每一次都不一样。请看下表:年份术语2004品行2007个性特点2008性格特点2010品质“品行”和“品质”可以看做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个性特点”和“性格特点”也没有本质区别,综合起来看,四个概念同属于分析人物形象的范畴。如果我们将上海卷

3、分析人物形象的题型与全国卷同类题目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上海卷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上海卷此类题型只出现在文言文语段中,而全国卷分析人物性格题型可以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两类。前者是典型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如2009年安徽卷第12题“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答案是“董师傅是一个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再如2009年宁夏卷第11题第(2)小题“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答案是“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有责任心,做事认真;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全国卷的文言文语段人物形象分析也与上海卷有明显的不同,由于都是选择题的

4、缘故,全国卷总是在题干中明白宣示人物性格的某个侧面,要求考生选择文本中的事例作为佐证。比如2010年辽宁卷第5题“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 )”,“关心百姓疾苦”即为赵良淳性格的一个侧面。相比较而言,上海卷此类题型的难度稍高一点,需要学生学会概括和归纳人物性格。为什么此类题型全国卷和上海卷会有如此的不同?究其原因有二。其一与文本选择有关。全国卷现代文语段常会选择小说等文学作品,而上海卷较少会选择小说文本(仅有的几例如2006年春考幸福的篮子和2007年春考父爱无价)。其二与题型有关。全国卷文言文考题以选择题为主,而上海卷以简答题居多。除此之外,上海卷和全国卷分析人物

5、形象题型还有一处不同:全国卷偏重于从文学形象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上海卷更侧重于人物的品行分析。下面列举上海卷和全国卷分析人物形象题型的答案要点进行比较:卷别答案要点上海卷重诺轻生、重义轻生、舍生取义、敢于直言、善于识人、不重名利、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廉洁、爱民、正直、睿智全国卷有非凡胆识(2010全国卷)、奋身杀敌(2010年全国卷)、关心百姓疾苦(2010辽宁)、料事如神(2010年广东)、惠民(2010)、孝义与仁厚(2010重庆)、“善治军旅”和“坦荡无私”(2010江西)、艺高人胆大(2010年陕西卷)、深深受百姓拥戴(2009全国卷)、有情、有义(2009江苏)、为政清廉(2

6、009辽宁)、孝顺父母和仗义助人(2009全国卷)、有眼光、识时务(2009年北京) 注:为了行文方便起见,本文将除上海外各省市自行命题的试卷也归于全国卷。分析上表中的答案要点,可以发现两点:从选文内容上看,都选择了正面人物形象(唯一的例外是2000年上海春考文言文二李实),所以答案都属于人物性格中的优点;从答案要点的内容上看,上海卷偏重于分析人物品行(2007年“善于识人”和2010年“睿智”稍显另类),全国卷则比较宽泛,比如“有眼光、识时务”,“奋身杀敌”,“料事如神”、“艺高人胆大”、“深深受百姓拥戴”等等,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人物的品行而包含能力、素质及为政或从军的业绩等。综上所述,可

7、以提醒考生,在完成上海卷分析人物形象题时应该注意:1.所选人物形象通常是正面形象,所以应从正面概括他们的形象特点;2.上海卷要求从人物品行角度着手,着重分析人物的道德品质。附练习一则:班超,字仲平,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问题:从短文中可以看出班超的性格特点是 。答案:胸有大志;孝顺;勤奋;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