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心得门家奎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00497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教学心得门家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作文教学心得门家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作文教学心得门家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作文教学心得门家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作文教学心得门家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心得门家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心得门家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度宿州市埇桥区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论文 中学作文指导应落实“四创新”宿州市埇桥区城西中学门 家 奎二零零七年五月中学作文指导应落实“四创新”摘要 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对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需求,语文教师应在作文指导方面落实“四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创新学生意识,二是创新教学内容,三是创新指导形式,四是创新评估方法。本文主要是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的弊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有关教学理论和课改精神为指导,有侧重的提出创新的指导方法。关键词 中学 作文指导 “四创新”教育应该相机而动,坚定不移地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日新月异

2、,教育就应超前谋划、寻求创新。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力型、创新型人才,而且这种需要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党和国家越来越强调教育要向能力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教师毫无疑问地承载着重大使命。那么语文教师如何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创新性的教育呢?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理解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而写作能力又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在作文教学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教学改革是首要任务。本人总结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际认为:教师应该在写作指导的改革中脚踏实地地落实“四创新”。一、创新学生意识。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他们的思维意识需要科学的领路人去培

3、养和提高,他们的哪怕是小小的创新行动和点滴创新意识,都需要我们去全力呵护和适时培养、提高。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乃至国家、社会中鲜活的故事和生动的事例,频频碰撞学生的心灵和意识;我们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开发;我们可以对那因碰撞而擦出的火花,实行“伟大的呵护”;我们还可以当“神州”飞天、人们为2008北京奥运献计献策、人们在为环境问题大伤脑筋、家长在为择校热苦恼、学生彻夜上网昼夜不归困扰众多教师和家长、安全事故频发、爱心火炬传承时,我都会敏锐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让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揣摩、总结品味,让他们出谋划策、寻求良方,让他们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去抒发感悟、体会,去大声

4、呼吁甚至有所行动。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真正的呵护和大幅度的提高。有了清醒的认识,下一步就要考虑如何落实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容了。二、创新教学内容。“一篇范文、一组要求、反复嘱咐、挑几个错别字和病句、下几句眉批和尾批、读两篇优秀的习作”,这是传统作文指导的基本模式。承认这种模式的优势和贡献的同时,我们要问:在这种指导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会被无情地扼杀?我想,至少得说多数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被扼杀了的。由此看来,作文指导的创新,尤其是指导内容的创新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创新教学内容。1、大胆嵌入视听材料。从学生接受事物的心理规律上来说,生动形象的视听

5、材料,会给他们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乃至心灵的触动,也才能碰撞出学生们创新思想的火花。广播、电视、报纸、网页等方面的材料都可以作为教材资源使用。2、融进不同的声音。古今中外名人的言论、文章、警句,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佳宾的认识、见解,新闻报道、报刊杂志的编者按,家长、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不同的声音闯入学生的认识之门、一次次触动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思想深处发生强有力的撞击。经过思考、联系、借鉴、举一反三,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培养和提高,而这样的提高往往来自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3、渗透大自然风光。一切美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正面引导学生的载体。生活是美的,自然

6、也是美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以生活化的人文教育,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发现并攫取无限的美,从而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在一个白雪飘飞的日子,我带领学生雪中漫步,并于雪后第二天带领学生踏雪作文。事先我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看到、听到、想到了多少美的东西。这室外课堂,虽然寒风刺骨,但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早已把寒冷置之度外。激烈的讨论、激情的发言、迅速的记录是北风中最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有的学生认为雪片中夹带的灰尘是美的,有的认为地下的草根是美的,有的认为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是美的,有的认为白雪覆盖下的路面和石子是美的,有的认为冰块下的河水是美的,有的想象雪中和雪后的路人是美的

7、我想,学生们大胆的创新和丰富的想象又何尝不是最美的。三、创新指导的形式。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再科学、有趣的内容,如果不依靠多样适当的形式也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效果。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应该下工夫在教学形式上去谋划、试验。谋划和试验的过程与效果告诉我们,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可供选用或交替使用。1、指导学生读悟议写(或说)。读,就是指对搜集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广泛的阅读或占有。悟,就是引导学生选择多角度切入的方法去理解、体会、感悟。议,就是让学生在深入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组内、班内或与老师的交流,以借鉴他人的不同认识,更重要的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修订并形成自己独到、合理、全面、多样的认识。写(或说),就是让

8、学生及时把自己的所有有价值的认识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2、指导学生关注生活提炼生活反馈生活。语言文字的学习要靠长期不断的积累,积累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所以,我们不能只着眼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而应该围绕广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生活内容去下工夫。关注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种种现象以及思想给予充分的了解和占有。提炼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创新的意识去品味,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是是非非、美丑真假。反馈生活,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创新感悟、评价和从中摄取的生活哲理去塑造自己,进而以创新的生活观念去面对生活,或者为改变生活中陈旧的乃至严重错误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9、做出切实的行动。这样,学生完全以一个社会和时代生活主人翁的身份,用自己的责任心和逐渐成熟的创新意识去参与生活、服务生活。他们得到的锻炼、信任、尊重乃至回报一定能渐渐教会他们如何以文字和声音去谱写生活。我所任教班级的“公民道德课题组”成员,几乎在“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宣传来临的同时,以锐利的眼光发现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迫切性;于是他们选择全校所有班级和周边村庄进行了一次“用我的眼光看道德”的大调查和大讨论。他们把搜集到的数据、现象、广播电视报道等形成文字材料,分发给每一位同学。整整15分钟的大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提炼了生活的精华。之后的自由发言和辩论更为接下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看着一篇篇言之有物

10、、见解独到的文章,我想,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中坚持创新的指导形式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吧?四、创新评估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解放出来,首先教师必须把评估方法解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估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课程标准中这些相对软化的作文评估要求,其意义不单是给学生的作文评估以更为科学的方法,而且还给语文教师们解除了“紧箍咒”,旨在把教师从传统、烦琐、押宝式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从教师的“怀抱”中解脱出来,使科学创新的评价方法得以实施,使学生的责任心、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真正

11、的提高。1、重新审视是非界线。中学尤其是中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作文,确实还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可避免地存在缺点、错误,这是极为正常的。因此,对学生作文评估应重新审视是非界线。作为领路人的教师理应做到以表扬为主,千万不可求全责备,千万不能让学生害怕写作。否则,如果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增、删、改,那么,当学生拿到被教师批得一无是处、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时,该会是怎样的感受?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和想象已经超前于文字表达了,所以往往出现用词不当、词不达意、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等现象。此时,教师最好不对学生文章自作主张地用成人的眼光和体验定夺,而应该软化作文评估。如,采用疑问、商量、建议、比

12、较式的评估方法去处理,对学生的习作做到“不吝赞美”。2、分层对待落地有声。学生写作水平必定是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估学生习作时分层对待。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应该耐心地走进他们的作文中去寻找点点滴滴的亮点,并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当那些自信心不够强的孩子意识到老师发现了自己尚未发现的亮点时,其内心的情感势必会被有效地激发。对那些写作水平较高学生的作文,教师除了常规评价外,还应该循序渐进地从立意、表达、态度、方法等方面去评价。相信,面对全体学生的评估方法必定会让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赞赏中不断进步。由于要经常进行室外口头作文、室内即兴发言、辩论等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因此,教师还应该练就一个反映敏捷

13、的头脑,培养自己口头表扬的能力,让自己在极短的是时间内作出反应,并用中肯的评价深深地“砸”中学生的心灵,瞬间点亮一盏盏希望之灯。只有这样落地有声的评价才能适应创新型的作文课堂。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变则通”。传统的作文评价注重对学生习作中的语言文字、段章结构、取材构思、主旨思想进行评判。必须承认这些是有效的,但是,一味地抓住这些,往往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去变通。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位学生叫喻鹏,这孩子父亲早逝,只身随89岁的爷爷生活。一次小练笔,他拟写一篇题为爷爷,我是对的的作文,他在文中这样写到:“您都已经89岁了,哪能等到我求学成才后的孝敬,我现在就放弃求学,设法挣钱,让您安享晚年,岂不是

14、更好。”阅读至此,我思考良久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是的,谁都无法选择家庭,你没有在困难厄运面前弯腰低头,你是堂堂的男子汉。但,你想过吗,你坚定的求学信念或许才对爷爷最大的安慰和孝敬吧?”这样的处理,即让他对此问题感到豁然开朗,又能让他心中的苦恼得以解脱,更重要的是让他在坚定学习信念的同时,提高了对问题的认识,揣摩了作文立意的能力。在评价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传统评价方法的同时,注意从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从参与多形式作文活动的心态等方面去评价,将会使我们的评价更加科学、全面、高效。总之,作文是最富创新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有利阵地。教师惟有不断地创新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指导环节的理念和方法,才能高效的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参考文献1、张行涛主编. 新课程教学法. 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2、郭锡良著. 现代教育思想.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陆志平著. 语文课程新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周庆元著. 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