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00438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展览馆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市规划展览馆工程深基坑及边坡支护监理实施细则编写:审批:东莞市鸿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部2011年12月28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四、施工阶段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监理控制要点(一)桩孔灌注桩(二)预应力锚索施工(三)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四)土方开挖施工(五)降水排水(六)土钉施工五、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监理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东莞市城区旗峰路,拟建建筑物包括展览馆、公示厅和配套用房,其中展览馆地下室为一层,局部两层,需进行基坑支护。公示厅北侧道路形成挖方高边坡,根据场地道路及场地设计标高,上述挖方边坡高度介于5.0m到19.0m之间。展览馆场地

2、中央现状为一片低洼的鱼塘,北侧及南侧为山丘。一层地下室底板底高程为21.1m,两层地下室底板底高程为16.0m,设计考虑0.1m厚垫层后,其相应的基坑坑底高程分别为21.0m和15.9m,基坑开挖深度为3.3312.1m,基坑支护周长约336.5m。基坑设计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自支护结构完工之日起计为一年。边坡支护按永久边坡进行设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本工程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勘察结果,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第四系地层主要有填土层、冲积层和残积层,基岩为花岗岩。根据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室主要为上层滞水、空隙潜水-基岩裂隙水

3、类型,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中细砂及基岩分化裂隙中。场地地下室受大气降水渗透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静止水位埋深为0.711.50m左右,大致相当于标高19.9527.3m ,平均21.30m,其稳定水位受场地地形控制,并随季节性气候影响而有所波动,波动幅度一般在2.0m。场地内分布的中细砂层透水性较好,属中等-强透水性地层,其余土层属弱-微透水性地层,场地环境类别为类。边坡采用钢筋混凝土格构梁+锚杆(索)进行支护,格构梁采用人字梁,截面尺寸350350mm,格网间距2.52.5m,混凝土采用C25。地下室南北两侧基坑支护方式采用钻孔桩+预应力锚索,桩间坡面内挂8200200钢

4、筋网,喷射C20细石混凝土100mm厚;一层与二层地下室交界处采用放坡方式,局部淤泥不稳定区域采用堆砂袋护坡处理。 二、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 50202-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BJ/T 111-98);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9、广东省

5、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BJ/T15-20-97);10、土层锚杆设计及施工规范(CECS22:9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1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6、经过审查论证批准的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图及要求说明。17、东建200660号文东莞市建设局建筑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18、工程项目建设文件及有关批文。各种批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地勘报告等19、已经审核审批

6、的监理规划。20、施工现场的高压线、电话线、地下管线管道、电缆等,地下构筑物、地下埋设物以及邻近区域内的建筑结构和使用性质情况的调查资料。 三、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1、 督促完善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审查工作,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各项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必须满足有关规定。2、 组织图纸会审。3、 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主要机器、设备报审文件。4、 审批基坑支护工程开工报审文件,检查各项准备工作。5、 督促施工单位排除各种有碍孔桩施工作业的障碍物,对可能受到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必需采取措施迁移。6、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排水措施。7、 督促施工单位

7、对基坑支护施工中将使用的临施(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房等)均在开工前准备就绪。8、 按照设计施工图检查各定位控制点及水准控制点。四、施工阶段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一)钻孔灌注桩1、主要的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1)检查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u 场地或工作平台应满足基桩设计平面、钻机数量和机座平面尺寸、钻机移动和机具堆放的要求。u 场地或工作平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最高地下水位0.5-1.0m。u 旱地钻桩时场地内应平整坚实。工作平台承载力应满足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全部重力,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2)护筒检查验收u 护筒结构、尺寸及埋设应符合规范要求。u 护筒长度应适应地层的情况且应保证孔

8、口不塌为限,一般不小于2m,软基地层应增加护筒长度。u 护筒的顶标高应高出地面30cm或水面1.02.0m,应高出承压水头2.0m以上。u 检查护筒中心位置。允许偏差为5cm。u 检查护筒顶标高:施工中一般以护筒顶标高作为测量孔深的基准。测量工程师应严格复核护筒顶标高,用以控制孔深及孔底标高。(3)钻孔、清孔的检查A、开钻前检查u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人已经完全就位且对中的钻机进行再次复核,要求钻杆顶吊钩、卡盘中心、钻尖与桩位中心四点成一线。u 检查记录钻头高度、直径,钻杆长度。u 检查钻架有无倾斜、位移,护筒有无位移。B、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记录:u 孔倾斜度:保证钻孔倾斜度不超过1%。u

9、 孔深及地层的地质情况:随时记录钻孔深度的地层变化情况,尤其要检查核实各层界面的标高,以便与图纸地质剖面图相核对。当发现地质情况异常时,应及时报告结构监理工程师。u 了解钻进过程中是否有塌孔现像,并应有详细记录。C、钻孔到设计标高,清孔完毕后,验孔检查:孔深、孔径、孔位偏差、孔倾斜度、泥浆指标(一般包括比重、含砂率、粘度)、沉淀层厚度等。D、以上各项检查合格后,可以吊放钢筋笼。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护筒顶面位置50mm测量检查倾斜度1%2孔位中心50mm3倾斜度1%(4)钢筋笼的检查u 钢筋笼的制作,必须按照设计图纸配筋,电焊工必须要有上岗证书,否则不允许从事

10、钢筋焊接施工。钢筋笼的绑扎、焊接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特别注意主筋接头的布置,必须错开。钢筋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保护层,钢筋笼制作完成后才允许开钻。u 钢筋笼应在吊放前分段制做,监理应检查钢筋主筋的长度、根数、规格,检查钢筋笼螺旋筋间距、钢筋笼直径以及保护层的设置。对预先加工的钢筋笼段作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同意吊放。u 钢筋笼对接时,上端应自由悬吊,要保证接头平顺垂直,在同一直线上。u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焊接完毕,因此必须安排23个焊工同时施焊,尽量缩短成孔的空置时间,防止塌孔。焊接处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检查钢筋笼的搭接的焊接质量,包括:钢筋、电焊条的品种、型号、规格以及质保书和验证试验报告。焊缝的

11、长度和焊层厚度等。要注意钢筋笼的中轴线必须对直,不可产生偏角。u 钢筋笼在吊放过程中应掌握钢筋笼的垂直和对中及周围保护层。u 钢筋笼吊放到位后,要检查顶面标高和中心位置,钢筋笼准确安放定位后,应固定在护筒上,固定应牢固,防止钢筋笼掉落孔底以及移位。(5)水下砼灌注的旁站检查A、在灌注砼之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各项准备工作,认可后才允许灌注,检查内容包括:u 导管检查: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宜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宜大于10cm,连接时连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试压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u 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

12、距钻孔上口,应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导管接头法兰盘宜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有条件时可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但必须有防松装置。u 沉淀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灌注砼前,要重测孔深,并计算沉淀层厚度,在沉淀层厚度超标时,必须重新清孔,直到合格为止。u 漏斗和储料斗检查:漏斗和储料斗的容量应能保证首批混凝土封底并满足导管的混凝土埋深不得小于1m。漏斗安装高度,要求漏斗底距泥浆面的高度应为46m。检查漏斗口是否设有可靠的隔水设施,隔水栓或隔水阀是导管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关键措施,待漏斗和储料斗存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后,方可启动栓或开阀。u 拌合现场准备就绪,拌制砼坍落度、和易性均应符合要求,运输

13、过程中不发生离析。B、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漏斗底口处必须设置严密、可靠的隔水装置,该装置必须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C、在灌注过程中,应保证砼灌注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导管埋深在2.06.0m范围内。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D、旁站监理工程师应做好以下检查和记录:u 按时抽检砼坍落度和砼抗压强度试块,对砼坍落度不合格、和易性不好的砼,不得用于灌注,以防卡管断桩。u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保持导管埋深在13m范围。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时,应用取样盒等容

14、器直接取样确定混凝土的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以上1.0m左右。记录灌注砼的方量和相应的砼顶面标高,记录分析扩颈、缩颈等情况。u 记录是否有塌孔等异常情况。u 发现钢筋笼上浮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灌注速度,并报告监理工程师处理。u 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断桩事故,应予重钻或上报监理组待处理。E、砼灌注结束检查灌注结束时应检查砼的超灌高度,砼顶面应高于设计标高50100cm。并检查钢筋笼是否上浮。(6)桩检查验收:桩的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u 测桩前,由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测桩顶标高和平面位置,结构监理工程师应逐桩检查桩头混凝土质

15、量,要求混凝土密实,无残余松散现象。并按设计要求频率指定测试桩位。u 所有钻孔桩桩身混凝土质量均应进行低应变动测法检测。u 浇筑混凝土时,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一组,对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要求每根至少有一组试块。u 对质量有问题的桩,采用钻芯取样进行检测,监理人员见证检测并检查检测报告。附表: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备注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JTG F80/1-2004附录D检2桩位(mm)群桩100全站仪或经纬仪:每桩检查排架桩允 许50极 值1003孔深(m)不小于设计值测绳量:每桩测量4孔径(mm)不小于设计值探孔器:每桩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