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第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85722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第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第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第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第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第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第(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第2页篇一: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创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 为加强组织系统的队伍建设,提高我们组工干部的素质与能力,经研究,我们决定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 我到组织部工作不久,就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设想与要求,要办公室研究方案。之所以有这样的考虑,是觉得我们部里同志们的学习意识还不够强、学习氛围还不够好,能力与素质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利用部里先进性教育的契机,我多次对学习问题作了强调,并创新了学习方式,让同志们轮流分专题作中心报告,然后进行讨论交流,部里的学习出现了新的气象。原来,我在县政府工作,分管科技工作时,也组织开展了学习型科技组织的建设活动。为什么要如

2、此强调学习?我觉得学习问题是个总开关,学习事关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学习事关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学习事关工作状态与精神风貌。一句话,学习出境界,学习出状态,学习出思路,学习出能力。应该说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是非常重视学习的,如果说我们领导干部、党员要有什么特权的话,我看就是学习。我们的学习机会比一般同志多,党对我们学习的要求比一般同志高,你不学习就不行,而且只有一定级别的同志才能到各级党校去学习。但我们不少同志不够珍惜学习的机会与权力,学习效果不够好。什么原因?一方面,要反省我们的心灵、思想,解决好我们学习动力与兴趣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检讨、完善我们的学习方式、机制。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要解

3、网决好这两方面的问题。今天的动员会标志着云和县组织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现在学习型组织这个词很时髦,但到底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真正坐下来研究的同志并不多。根据我的学习与思考,讲三个问题:一、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二、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组织, 三、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还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地探索。我所谈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与同志们一起共勉。 一、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与缘起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每一个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

4、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美国戴维a.加尔文在学习型组织行动纲领一书中给出了一个定义:学习型组织是指能熟练地创造、获取、解释、转移和保留知识,并根据这些新的知识和观点,自觉地调整自身行为的组织。 简单地说,就是能持续进行组织学习的组织。理解它的关键是将组织视为一个生命体。正象人能够通过学习,学会吃饭、穿衣,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一样,组织也会学习。“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自于佛睿斯特在965年写的一篇文章“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他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资讯化、系统

5、开放化,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 彼得圣吉作为佛睿斯特的学生,继续以组织系统动力学基础来研究如何建立一种更理想的组织。圣吉博士除了进一步融入更多整体动态搭配的细节性的技术外,还将一些新的创造性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种新型的组织概念。圣吉博士随后将他们的辅导与研究成果写成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物一书,介绍如何创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第五项修炼是第一册,后来出了五项修炼的实践篇与变革之舞。 在我国,从1980年上海杨通谊教授把学习型组织理论从美国带到国内到今天,学习型组织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6年,学习型企业的内容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

6、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培训班的教学计划。998年,上海市先后召开了 “首届学习型组织学术研讨会”和“学习型组织与现代管理”大型研讨会。进入1世纪,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分别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号召。 (二)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工业时代的许多组织不能称为学习型组织,是因为存在两种分离:从组织角度看,工作与学习的分离,从个人角度看,是工作与知识的分离。前者导致组织绩效中没有学习而带来的改善,后者则妨碍了个体成长。而整合学习、工作与知识的方法,就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在成熟的学习型组织中,学习和工作是融为一体的,组织成员要成为学习型组织的一员,而管理者则要千

7、方百计的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这一方面要求有高素质、自我超越的员工,另一方面在于管理者的认识。 2、共享的组织文化。 学习型组织强调交流共享,知识必须被集体分享,新的创意必须迅速在组织内部传播,最终呈现为政策、程序和行为规范,嵌入组织的“记忆”,确保能长时间保留。肖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各人永远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我们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思想。 3、学习型组织认为,反思是最重要的学习,反思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品格表现。4、组织存在系统的传播机制。少数人的知识必须通过系统的机制为大家共享,转化为组织共有的知识。 5、能不断增强组织自身能力

8、,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 6、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领导者应用主要精力扮好3个角色:一是优良系统的设计师;二是共同愿景的仆人;三是好教练。 (三)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要素 1)、拥有终生学习的理论和机制; )、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 )、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 4)、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 5)、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 )、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四)把握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何为五项修炼?五项修炼是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1)、自我超越(pronl 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炼:能够不断理清个人的真正

9、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实现自我超越。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植根于各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实现自我超越要抓住3个“点”:起点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基点个人的超越;活力点自我超越的人。 坚持3个“要”:一要开展境界教育,二要从“工具性”的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的工作观,三要勇于向极限挑战。 注意3个“不” (1)对团队成员不是想方设法控制他,而是想方设法启发他。 ()对影响变革的力量,不是想方设法压制

10、他,而是想方设法转变他。 (3)对员工和自己的要求,不是“反应”而是“创造”。 一个人、一个组织发展的最大障碍既不是上司,也不是所处的环境,而是人自己头脑里的极限。2)、改善心智模式(imroving mental model) “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看待旧事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势,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篇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心得体会 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心得体会和建议通过两个月的学习,使自己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是当前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这种理论的问世不仅受到世界著名企业家的重视,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欣然接受,现在,创建学习型组织

11、的活动如火如荼,其势甚炽。我国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对于东糖这样一个老企业来讲,创建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的学习力,是势在必行,也是非常紧迫的一个战略任务。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要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好,变得更快。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人本管理理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要实行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并重的原则,并逐步向人本管理过渡。因为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的更快。”因此,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其最终的决定力是由产品竞争,到技术竞争,到人才竞争,直至学习力的竞争。换句话说,学习力是企业竞争最终的决定力。 根据自己初步的学习结合我

12、们公司的实际,我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 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在学习企业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重要内容。 二、 各级领导干部要尽快学习和掌握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深刻领会其要意和精髓,认识到学习型组织创建的重要性,从各自的实际出发,以点带面,逐步引向深入。 三、 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中,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有克服困难,奋力开拓的勇气和信心,不能期待着一蹴而就,更不能做做样子,走走形式,而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四、提升员工的学习力不能脱离生产经营实践,要把学习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13、,使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增长才干,同时使团队的学习力得到提升。实践证明,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学习,往往比漫无目标学习更有效,进步更快。 五、 转制后,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大大弱化,企业的“共同愿景”还未形成,员工的危机感时时存在,员工本能地利用经验、技术封锁来进行自我保护。团队必然缺乏互相帮助,自主管理的动力。为此,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共同描绘企业的“共同愿景”,使广大员工有个为之奋斗的目标。 六、 建立鼓励学习激励机制,如何培养和调动广大员工的学习欲望,使其主动地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就需要企业建立一种鼓励学习的激励机制。一是奖励学习、惩罚懒惰的

14、利益分配制度;二是长期有计划的学习培训制度,要有计划选派一些年轻有为的中层管理人员到有关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三是科学公正的知识水平评价制度,公司与员工互动,共同设计人生发展计划;四是鼓励创新制度。 七、 不断探索和完善有利于学习交流的各种互动平台,为扁平化管理提供软硬件支持,员工能利用网络可与各层级直至决策层互动信息,减少信息传达的过滤和失真,以达到提高执行力的目的。 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快速发展着的东糖的必然选择。只要我们认识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推广下去,具有70年光荣历史的东糖就一定会焕发出青春,企业会为每一个员工

15、生涯的发展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员工也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奉献、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们集团公司的整体素质就会得以全面提升,生机勃发,活力无限,真正走上一条符合科学规律的人性化可持续发展之路。篇三:构建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知识的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并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而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继农业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以后,知识革命成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面临的一次最为壮观的变革。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者越来越多,市场变幻不定的环境下,成功将属于那些能不断地创造知识,广布知识于组织当中,并快速地

16、吸收新科技,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因而可知,企业的竞争上风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学习,并将所学得的知识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纵观现今世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已成为世界潮流。在世界排名前10强的企业中有、在美国排名前25强的企业中8的企业参与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并获得了明显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我国,如东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齐鲁物流公司等企业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效果不错。固然我们国家的状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人力资源总量巨大质量偏低,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少,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产业化高度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延续提升。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X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职员的均匀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日本同期同行业职员均匀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