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95736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一铭刻一李斯夏侯婴张恩高流之高显洛谢灵运王果丰都冢樊钦贲姜师度邬载郑钦悦 李斯 周末,有发冢得方玉石,上刻文八十字,当时莫识,遂藏书府。至秦时,李斯识八字,云:上天作命,皇辟迭王。至汉时,叔孙通识二字。 夏侯婴 汉夏侯婴以功封滕公,及死将葬,未及墓,引车马踣地不前。使人掘之,得一石室,室中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改卜焉。 张恩 后魏天赐中,河东人张恩盗发汤冢,得志云:“我死后二千年,困于恩。恩得古钟磬,皆投于河。此又别见?圣贤城冢记?。 高流之 后魏高流之,为徐州刺史。决滹沱河水绕城,破一古墓。得铭曰:“吾死后三百年,背底生流泉,赖逢高流之,迁吾上

2、高原。流之为造棺椁衣物,取其柩而改葬焉。 高显洛 洛阳大统寺南,有三公令史高显洛宅。洛每于夜见赤光行于堂前,如此者非一。向光所掘地丈余,得黄金百斤。铭云:“苏秦家金,得者为吾造功德。洛遂造招福寺。世又谓此地苏秦旧时宅,当时元义秉政,闻其得金,就洛索之,以二十斤与之。案苏秦时未有佛法,功德者,不必起寺,或是碑铭之类,颂声绩也。 谢灵运 宋浦阳江有琵琶圻,圻有古冢,堕水。甓有隐起字云:“筮吉龟凶,八百年,落江中。谢灵运取甓诣京,咸传视焉。乃验龟繇,古冢已八百矣。 王果 唐左卫将军王果被责,出为雅州刺史。于江中泊船,仰见岩腹中有一棺,临空半出。乃缘崖而观之,得铭曰:“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

3、果喟然叹曰:“吾今葬此人。被责雅州,固其命也。乃收窆而去。 丰都冢 东都丰都市,在长寿寺之东北。初筑市垣,掘得古冢,土藏,无砖甓。棺木陈朽,触之便散。尸上著平上帻,朱衣。得铭云:“筮道居朝,龟言近市。五百年间,于斯见矣。当时达者参验,是魏黄初二年所葬也。 樊钦贲 寇天师谦之,后魏时得道者也,常刻石为记,藏于嵩山。上元初,有洛川郜城县民,因采药于山,得之,以献县令樊文。言于州,州以上闻,高宗皇帝诏藏于内府。其铭刻文甚多,奥不可解。略曰,木子当天下。又曰,止戈龙。又曰,李代代不可移宗。又曰,中鼎显真容。又曰,基千万岁。所谓“木子当天下者,盖言唐氏授命也。“止戈龙者,言天后临朝也。“止戈为“武,武天

4、后氏也。“李代代不移宗者,谓中宗中兴,再新天地。“中鼎显真容者,实真宗之庙讳。“真为睿圣之徽谥,得不信乎。“基千万岁者,“基玄宗名也,“千万岁盖历数久长也。后中宗御历,樊文男钦贲,以石记本上献,上命编于国史。 姜师度 卫先生大经,解梁人,以文学闻。不狎俗,常闭门绝人事。生而敏悟,周知天文历象,穷冥索玄。后以寿终,墓于解梁之野。开元中大水,姜师度奉诏凿无咸河,以溉盐田。刬室庐,溃丘墓甚多,解梁人皆病之。既至卫先生墓前,发其地,得一石,刻字为铭,盖先生之词也。曰:“姜师度,更移向南三五步。工人得之,以状言之于师度。师度异其事,叹咏久之,顾谓僚吏曰:“卫先生真奇士也。即命工人迁其河,远先生之墓数十步

5、。 邬载 开元中,江南大水,溺而死者数千。郡以状闻,玄宗诏侍御史邬君载往巡之。载至江南,忽见道旁有古墓,水溃其穴。公念之,命迁其骸于高原上。既发墓,得一石,凿而成文,盖志其墓也。志后有铭二十言,乃卜地者之词。词曰:“此后一千岁,此地化为泉。赖逢邬侍御,移我向高原。载览而异之,因校其年,果千岁矣。 郑钦悦 天宝中,有商洛隐者任升之,尝贻右补阙郑钦悦书曰:“升之白。顷退居商洛,久阙披陈。山林独往,交亲两绝。意有所问,别日垂访。升之五代祖仕梁为太常,初住南阳王帐下,于钟山悬岸圯圹之中得古铭,不言姓氏。小篆文云:龟言土,蓍言水。甸服黄钟启灵趾。瘗在三上庚,堕遇七中巳。六千三百浃辰交,二九重三四百圯。文

6、虽剥落。仍且清楚。大雨之后,才堕而获。即梁武大同四年。数日,遇盂兰大会,从驾同泰寺,录示史官姚訾并诸学官。详议数月。无能知者。筐笥之内,遗文尚在。足下学乃天生而知,计舍运筹而会,前贤所不及,近古所未闻。愿采其旨要,会其归趣,著之遗简,以成先祖之志,深所望焉。乐安任升之白。数日,钦悦即复书曰:“使至,忽辱简翰,用浣襟怀,不遗旧情。俯见推访,又示以大同古铭,前贤未达,仆非远识,安敢轻言,良增怀愧也。属在途路,无所披求。据鞍运思,颇有所得。发圹者未知谁氏之子,卜宅者实为绝代之贤。藏往知来,有假设指掌。契终论始,不差锱铢。隗炤之预识龚使,无以过也。不说葬者之岁月,先识圮时之日辰,以圯之日,却求初兆,事

7、可知矣。姚史官亦为当世达识,复与诸儒详之,沉吟月余,竟不知其指趣,岂止于是哉。原卜者之意,隐其事,微甚言,当待仆为龚使耳。不然,何忽见顾访也。谨稽诸历术,测以微词,试一探言,庶会微旨。当梁武帝大同四年,岁次戊午。言甸服者,五百也。黄钟者,十一也。五百一十一年而圯。从大同四年上求五百一十一年,得汉光武帝建武四年戊子岁也。三上庚,三月上旬之庚也。其年三月辛巳朔,十日得庚寅,是三月初葬于钟山也。七中巳,乃七月戊午朔,十二日得己巳,是初圯堕之日,是日己巳可知矣。浃辰十二也,从建武四年三月,至大同四年七月,总六千三百一十二月,每月一交,故云六千三百浃辰交也。二九为十八,重三为六,末言四百,那么六为千,十

8、八为万可知。从建武四年三月十日庚寅初葬,至大同四年七月十二日己巳初圯,计一十八万六千四百日,故云二九重三四百圯也。其所言者,但说年月日数耳。据年那么五百一十一,会于甸服黄钟;言月那么六千三百一十二,会于六千三百浃辰交;论日那么一十八万六千四百,会于二九重三四百圯。从三上庚至于七中巳;据历计之,无所差也。所言年那么月日,但差一数,那么不相照会矣。原卜者之意,当待仆言之。吾子之问,契使然也。从吏已久,艺业荒芜。古人之意,复难远测。足下更询能者。时报焉。使还不代。郑钦悦白。记,贞元中,李吉甫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兼太常博士,时宗人巽为户部郎中。於南宫暇日,语及近代儒术之士,谓吉甫曰:“故右补阙集贤殿直学士

9、郑钦悦,于术数研精,思通玄奥,盖僧一行所不逮。以其夭阏当世,名不甚闻,子知之乎?吉甫对曰:“兄何以核诸?巽曰:“天宝中,商洛隐者任升之,自言五代祖仕梁为太常。大同四年,于钟山下获古铭,其文隐秘。博求时儒,莫晓其旨。因缄其铭,诫诸子曰:我代代子孙,以此铭访于通人,倘有知者,吾无所恨。至升之,颇耽道博雅,闻钦悦之名,即告以先祖之意。钦悦曰:子当录以示我,我试思之。升之书遗其铭,会钦悦适奉朝使,方授驾于长乐驿,得铭而释之。行及滋水,凡三十里,那么释然悟矣。故其书曰,据鞍运思,颇有所得。不亦异乎!辛未岁,吉甫转驾部员外郎,钦悦子克钧,自京兆府司录授司门员外郎,吉甫数以巽之说质焉,虽且符其言,然克钧自云

10、亡其草,每想其微言至赜而不获见,吉甫甚惜之。壬申岁,吉甫贬明州长史。海岛之中,有隐者姓张氏,名玄阳,以明?易经?,为州将所重。召置阁下,因讲?周易?卜筮之事,即以钦悦之书示吉甫。吉甫喜得其书。扌卡,逾获宝。即编次之,仍为著论曰:“夹一丘之土,无情也。遇雨而圯,偶尔也。穷象数者,已悬定于十八万六千四百日之前。矧于理乱之运,穷达之命。圣贤不逢,君臣偶合。那么姜牙得璜而尚父,仲尼无凤而旅人。傅说梦达于岩野,子房神授于圯上,亦必定之符也。然而孔不暇暖其席,墨不俟黔其突,何经营如彼。孟去齐而接淅,贾造湘而投吊,又眷恋如此,岂大圣大贤,犹惑于性命之理欤?将浼身存教,示人道之不可废欤?余不可得而知也。钦悦寻

11、自右补阙历殿中侍御史,为时宰李林甫所恶,斥摈于外,不显其身。故余叙其所闻,系于二篇之后。以著蓍筮之神明,聪哲之悬解,奇偶之有数,贻诸好事,为后学之奇玩焉。时贞元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赵郡李吉甫记。 译文 李斯夏侯婴张恩高流之高显洛谢灵运王果丰都冢樊钦贲姜师度邬载郑钦悦 李斯 周明末年,有人在挖掘古墓时得到一块玉石,上面刻着一篇文章共计八十个字。当时都不认识这些字,便把它藏在书馆中。到了秦朝时,李斯认出八个字,为“上天作命,皇辟迭王。到汉朝时,叔孙通又认出两个字。 夏侯婴 汉朝的夏侯婴因功绩而被封为滕公,等到他去世将要安葬的时候,灵车尚未到墓地,拉车的马便仆倒在地再也不往前走。派人在这里往下挖掘,竟

12、然挖到一个石屋。石屋中刻有铭文写道:“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于是将滕公改葬在这里。 张恩 后魏天赐年间,河东人张恩盗掘商汤古墓,挖到一铭志,写道:“我死后二千年,受难于恩。张恩将得到的古钟磬,全投进河里。此事又见于?圣贤城冢记?。 高流之 后魏时的高流之,任徐州刺史,他要开掘滹沱河而引水绕城作为防护。施工中挖开一座古墓,得到一篇铭文,上写道:“吾死后三百年,背底生流泉。赖逢高流之,迁吾上高原。高流之重新给他造了棺椁制备了衣物,取出他的灵柩而改葬于别处。 高显洛 在洛阳大统寺南面,有三公令史高显洛的宅第。每当夜晚,高显洛便发现有赤光在堂前挪动,这样的事已非一次。他向发光的地点挖

13、下去一丈多深后,得到了黄金一百斤。黄金上刻写道:“苏秦家金,得者为我造功德。高显洛于是为他修建了招福寺。世人又称此处便是苏秦的宅第。当时是元义执政,听说高显洛得到这些金子,就向他索要,洛给他二十斤。查考苏秦那个时代战国还没有佛教,做功德,不必建造寺庙,或者是用碑铭之类来颂扬他的名声业绩。 谢灵运 南朝宋代浦阳江有一处叫琵琶圻,圻上有一座古墓,被江水冲毁,砖上有隐约的文字是:“筮吉龟凶,八百年,落江中。谢灵运取下那块砖带到京城,都传着看。于是查验龟卜,可证古墓已有八百年了。 王果 唐朝左卫将军王果被处分,出任雅州刺史。在乘船赴任的途中,有一天他把船停泊在江上,一抬头发如今岸边悬崖的半腰有一口棺材

14、,那棺材有一半悬空在外。于是他沿着悬崖爬上去观看,结果发现一行铭文,那铭文写道:“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王果喟然长叹道:“我如今就重新埋藏此人吧。我被贬雅州,原来是命中注定的啊!于是将他埋藏而去。 丰都冢 东都丰都市,在长寿寺的东北面。在最初刚建城墙时,挖出一座古墓。是土藏,四周没砌砖,棺木已经腐朽,一碰就散架了。尸体的头上戴一块平上巾,穿红衣裳。并得到一行铭文,写道:“筮道居朝,龟言近市。五百年间,于斯见矣。当时经通晓这方面知识的人对照查验,认为是魏黄初二年所葬。 樊钦贲 寇天师字谦之,后魏时得道。他经常在石头上刻字记事,然后将刻字的石头藏于嵩山中。唐朝上元初年,洛川郜城县有一百姓

15、,因到山中采药,得到一块石头。他把这块石头献给县令樊文,县令将此事禀报州官,州官又上奏给皇帝,高宗皇帝下诏将石头藏于内府。这块石上刻字记述的事很多,而且深奥难解。简要地说,有“木子当天下,又说“止戈龙、“李代代不可移宗、“中鼎显真容、“基千万岁等等。所谓“木子当天下,是说唐朝李氏受天命该当皇帝。所谓“止戈龙,是说那么天武后要临朝当政;“止戈为“武,是指武那么天。所谓“李代代不移宗,是说中宗皇帝使唐朝重新振兴起来,使天地再度焕然一新。所谓“中鼎显真容,其实是指睿宗的庙讳,因为“真是睿宗的徽号,能让人不相信吗?所谓“基千万岁,“基是玄宗的名字,“千万岁是指他经历的时间长久。后来中宗皇帝登位,樊文的儿子钦贲把石记本献上,皇帝下令将它编入国史。 姜师度 有位先生名叫卫大经,解梁人。因有学问而远近出名,不媚俗,经常闭门而谢绝与别人来往。他生来天资聪明而有很高悟性,通晓天文历象,对天宇间的玄奥也有很深的研究和探究。后来寿终正寝,葬于解梁郊外。唐开元年间发大水,姜师度奉皇帝之命开凿无咸河,用以灌溉盐田。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