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因素素描讲义,说的太棒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95712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因素素描讲义,说的太棒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因素素描讲义,说的太棒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因素素描讲义,说的太棒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因素素描讲义,说的太棒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因素素描讲义,说的太棒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因素素描讲义,说的太棒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因素素描讲义,说的太棒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因素素描讲义,说的太棒了!在美术院校中通常采用 2 种素描方法进行教学,即全因 素素描和结构素描。两者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两者的目标 指向、着力点、表现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训练方法等 方面的不同和联系。在素描基础教学中两种方法都曾使用 过,但对于两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理清。认识其不同,才能 发掘两者的侧重点,发挥各自优势:认识其联系,才能把两 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整体的效力。因为,素描基础 教学是整个专业造型基础中的基础,是学生入学第一期开设 的第一门课程。学生以前未接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很 多人连拿铅笔和削铅笔都不知道,而且课时短,需要解决的 问题相对比较复杂和繁多,如何在有限

2、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 务,让学生真正掌握素描造型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需要深入 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素描基础教学应该集中精粹,发掘 要点,不仅授学生以“鱼” ,更须授之以能“渔”是思维能 力,帮助他们发现 2 种素描方法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解决问题所需的路 径和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起到基础教 学的作用。 相对而言,全因素素描是一种传统训练方法, 全因素素描受环境、光线的影响,以明暗、光影、体积、质 感、量感、空间感等为重点,注重虚实层次调子变化和各种细节描绘,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子,达到 具有真实光影感和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

3、种方法更倾向于一 种实际光线下色调的变化,绘画者能够借助光线营造真实可 感的氛围,有着类似摄影一样的深入细致、真实客观的视觉 效果,传递出一定的情感和品格倾向。因为,它几乎涉及了 素描的方方面面,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使素描成为真正意义的 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同时,由于过于强调科学、真实而 忽视了学生自身对物体表达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结果有可能 是:学生能够交出一张比较完整的作业,而看不到学生对形 体与造型更本质的认识和表达。几何体素描写生:在最初的将线与形结合的练习中, 我们从简单的几何体入手, 构图、 起形完成后,我们从明暗交界线入手,向暗部画渐变,在画 时要注意观察,看明暗交界线离光源最近的那

4、块颜色是不是 最重,当它离光源渐远时又有什么变化,处理暗部时的线条 要尽可能的宽松、柔软。坚硬的线容易拉近人的视野,宽松 的线则相反。在处理画面时要使暗部的东西离我们远,亮部 的东西跳出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在画时不要急于一次性到 位,把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大致处理一下后,仔细观察 对象,根据对象给你的明暗对比关系,开始着手灰部及高光 的处理,由于石膏几何体亮部和灰部中的浅灰面范围较大, 很容易画重,使画面明暗对比关系不正确,产生灰的错 误。我们可以先从背景着手,通过画石膏体四周的背景,继续明确和定位石膏体的素描关系。背景色的深浅要和主体相 协调,含而不露。我们可以用这样几个方向的渐变来增强背

5、 景的空间感:从石膏体亮部边缘线向外逐渐变浅的渐变,从 石膏体暗部边缘线向外逐渐变深的渐变(本着暗部虚化处理 的原则,在处理该渐变时可以把渐变的线条画到石膏体上, 让两个面融合在一起,不会出现明显的界限) ,整体背景由 上向下变浅的渐变。当背景、暗部、亮部基本处理一遍后, 我们要重新在审视下大关系, 我们可以把画面推远, 眯起眼, 看物体整体的明暗关系,分分层次,哪是最重要的,其次是 哪,哪两块面的颜色比较接近,明度差距又是多少。有了一 个概念之后再回到画面上去核对。大关系明确后再推倒细节 上来,从暗部开始推敲,如果发现大面积色彩的雷同,就说 明画面中缺少变化,有平的错误。我们要在大关系正确

6、的前提下把对象呈现的光影变化尽可能全面的表现出来。静 物写生: 静物写生和石膏写生最大的不同在于各种质感的 表现。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 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1、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 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 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 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 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 ? 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 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 感

7、受。 2、对比意识: 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 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 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 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 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 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 受。 3、艺术处理: 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规律去 观察美、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因素。教学中, 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观察,发现 其中的形式美感、形的力度感深厚感。节奏感和秩序感。积 极主动地通过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用,

8、积极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石膏像写生: 石膏像写生是比较正规、系统研究素描关系, 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训练科目。在训练中我们要弄明白: 体积感 :石膏结构的厚度及张力表现 ,如五官,脸部肌肉的体 块空间位置及运动方向。 光线感 :通过光线在石膏上的流动 产生的素描关系(如受天光的影响,石膏整体亮度由上到下 逐渐变重)。 空间感 :描绘对象与背静之间的关系。 质量感 :不同材质在光照之下会有不同明暗光影变化,作为质量判断 的依据。观察分析方法: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一套观察习惯,比如可以从明暗交界线入手,观察该线的软、硬、深、浅、虚、实、 转折及线的厚薄(不规则物体与光接触面大小的不同会导致 明暗变

9、化大小的不同)。然后观察暗部,要做到暗部里的东 西有变化,这种变化还很微弱,不强眼,不会往外跳。在处 理反光的时候要把它揉进暗部里,如果刻意的单独处理反 光,很容易把其处理的太独立,很假。所以我们可以在处理 暗部时预留或捎带画下即可。当处理灰部时我们要注意了, 灰部是最耐画的,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紧贴明暗交界线的 深灰可以明确物体形体的转折;中灰、浅灰使画面的变化更 为丰富。在处理灰面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不停的和暗部做比 较,不要因为反复深入的刻画灰面,使其在明度变化上与大 关系相去甚远。最后在处理咼光时要明确的是咼光不是拿着 橡皮擦下就结束了,高光也是有形,有明暗变化的。由于高 光位于枪眼的灰部

10、位置,处理好高光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反 之则会破坏整体的画面效果,当这样有顺序的一趟刻画完成 后,再回到大的素描关系上,如果由于细节刻画破坏了整体 素描关系,我们要毫不犹豫的用布抽到,用橡皮擦掉,哪怕 那块细节画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细节是为整体服务的,大 的素描关系如果出了问题,再精到的细节刻画也没有意义。需要运用的工具 橡皮:起形时使用,切忌用力的擦拭,擦起毛的素描纸无法进行深入的刻画,这就是线的运用中 强调轻、细、直的原因之一,而且橡皮擦拭后的效果很平整, 不易于后续刻画与已有画面的融合。橡皮泥:进行细节调整时使用,切忌大范围擦拭使用,橡皮泥和手上的汗水很容 易弄脏画面,应慎用。抽布:进行大面积修改时使用,当暗部、背景或者整体效果处理过深,线使用太死时可以使用 抽布进行大范围抽打,修改。抽布可以抽掉过重的铅粉,抽 软过硬的线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