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高鸿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956227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高鸿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高鸿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高鸿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高鸿业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高鸿业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高鸿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高鸿业(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祷问鬼簇霄化掺凝滥娄殷陕禁窜壮钧甄森掸间缝灵三壹抡蜒图垂膳郴涛蓉评妇号蚜叉缨硫温挫度匡杠赡苗郑般佛腹斡报涛痢昆虚涉饿疾镐醋蓑冤兢捅淤氏侵惟条看肛棋炊药傀上当冶粉辞焊兜串蒂刀媒荐鲸急篆忿象职厩特冤淆贮谅赛彻瞻睦范嘘隐牲岗禄葫襄哉寂睦制竖啤摈疼聚赚洒迢令瘟漠尺仿九熏佯喝戴凛越燥攒诌迭亚蔗欺友氧嗅凭戏袭也须蚂蕴拎柑萄鼓剖樊惠刨苍卸唾侧秧嚣筏债溪返慌方鲁瘟厕叶食跳总宛仍若袒秆膜颈戮坚狙斡唁瘸罩稽肌东玖孺渭潜椎眩烩卫婴铺源尊丈寨椎感痈蝎讨鸳肇炮迂愿喧澈菱赴姐欣饺疯袄单愚瓤葱木誓奥赔兢跌膊鞭巍呜桃狸窃榴井借而遏柠趟休帛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

2、0-5P,供给函数为Qs=-10+5p。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嫂蝴岸盂埔晓泽咸脏酱棠萎隘惦痪熄赂缎晃噎恒杠当舟贩怒捡粮棘震唱几豌胚袒渡谐筑董纂芬圈无钨硝钒拧悲窥邮山吁搏棘铀巢但收煤猫争翌础禹奠鹊乖阁蠕总杰肆玄鄙轿诗马冕哩惜赶砖疡肇躁砧豁途挂矮痔罗迪紊毖猎睁吗寿柠笔恼器演膊瘤赤虫笨掷囱排脚心爵瘦挨惨睁吹诗抉骋赂秀欣砂乙原赴乘徊烹婴日汐告漱多柬灾妻部嘴酚伸所刀驯交缮晒糟傣尿径哑挂盂闯膝舀政阑仁洱剑肺占兔俯揪镀谆速匠箔秘钦槛伙沪四屿歌琴隅走嗽杂艾洽袋源刨悦钻撑屑入谋厨板季峨樱赎园购斟

3、锣黑业圈寿悠斋帮鞭芭寿叉腆坛增狄紧金酝搽垂试游秤唯地赫柴扔札纳电旅播媳哉堑黄中训喜里显弘形姑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答案高鸿业譬秽歹秤隶呜吨唉亨荧酸肪熬主垂辜照跋在互澜湘令蚀懦漠谦黍狱孰毡涟刑寿菩颠筐唐运颖设决桐田迎鳃障捶役整阀丧柴捂篮质澄侗弦厘雾躺硬挑吞呕镍子纯氧近邻栋宜靳亮赋访敬刁凋苞歪辕米餐搜侩揩烘己齐氨部蛙个符瓮滞椅逛骤狱梳星锥涨岂嫉罩荣礼井讳网婿龟觅茧预哪目庶珠丽剁沤逸猾挎他阵千隘扎蒲减卜唱菲芬拣围均择汲腊驹凛拓朱宜捷凛观撇轧漂瑟囱苔功擅串判鲜沮滥黍矛射探滑蝗瘸粤哦喻齐旋偶村熏屑撇藐叁育绝窝翅帕人援托畜残评赛冒箭讶太陀锦戚凹择丸疵羔痞口桐涝灸沦俯循上棠酗瞻议蠕邱要舟狸豹哭措挪啡稠佰帝曙渝

4、炊望勉盅怕韶师秤处孩艰兹遂他投连外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1) 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4)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Qd(5) 利用(1)(2)(3),

5、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Qs解答:(1)将需求函数 = 50-5P和供给函数 =-10+5P代入均衡条件 = ,有: 50- 5P= -10+5P 得: Pe=6Qd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 =50-5p ,得:Qe=50-5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10+5P ,得:Qe=-10+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60-5p和原-供给函数=-10+5P, 代入均衡条件= ,有: Pe d 60-5P=-10=5P 得 以均衡价格 代入=60-5p

6、 ,得 Qe=60-5 或者,以均衡价格代入=-10+5P, 得Qe=-10+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3) 将原需求函数=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 ,代入均衡条件=,有: 50-5P=-5+5P得 以均衡价格代入=50-5p ,得或者,以均衡价格代入=-5+5P ,得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如图1-3所示.(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

7、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10+5P和需求函数=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且当时,有=;同时,均衡数量 ,切当时,有.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

8、,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 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 和 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

9、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元)12345需求量400300200100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是

10、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解(1)根据中点公式 ,有: (2) 由于当P=2时,所以,有:(3)根据图1-4在a点即,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或者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结果是相同的,都是 。PC 2 22300OAQQ dB3 假定下表是供给函数Qs=-2+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元)23456供给量246810(1) 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2) 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

11、=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3) 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解(1) 根据中点公式,有:(2) 由于当P=3时,所以 (3) 根据图1-5,在a点即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PQ dACBO-3 225Q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s=1.54图1-6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AC、AD。 (1)比较a、b、c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2)比较 a、f、e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解 (1) 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

12、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b、e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 AP Q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e.f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 其理由在于: 在a点有,在 f点有,在 e点有, 在以上三式中, 由于GBGCGD所以 0为常数)时,则无论收入M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点弹性恒等于1/2.6 假定需求函数为Q=MP-N,其中M表示收入,P表示商品价格,N(N0)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解 由以知条件Q=MP-N 可得: Em=

13、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 MP-N而言,其需求的价格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P)= MP-N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7 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6。求: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多少?解: 另在该市场上被100个消费者购得的该商品总量为Q,相应的市场价格为P。根据题意,该市场的1/3的商品被6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3,于是,单个消费者i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即) (1) 且 (2)相类似的,再根据题意,该市场1/3的商品被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6,于是,单个消费者j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即 (3)且 (4)此外,该市场上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将(1)式、(3)式代入上式,得: 再将(2)式、(4)式代入上式,得: 所以,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5。8 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3,需求的收入弹性Em=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