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作业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5556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测量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测量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测量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测量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测量第三阶段离线作业一、填空题:1.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3.5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17.5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500 ),比例尺的精度为( 50mm )。(第七章,第一节)2.地物符号有( 比例符号 )、( 半比例符号 )、( 非比例符号 ) 、( 注记符号 ) 四种。(第七章,第三节)3等高线的种类有( 首曲线 )、( 计曲线 )、( 间曲线 ) 、( 助曲线 ) 四种。(第七章,第四节)4除( 悬崖 、陡坎 )外,等高线不能相交。(第七章,第四节)5.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密集表示( 坡陡 ),等高线稀疏表示( 坡缓 ),等高线平距相等表示( 坡度均匀

2、 )。(第七章,第四节)6.等高线是地面上( 高程 )相等的( 相邻点连成的 )的闭合曲线。(第七章,第四节)7.地形图测绘方法有( 经纬仪测绘法 )、( 大平板仪测绘法 )、(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发 )、( 光电测距测绘法测图 )。(第八章,第三节)8.在碎部测量中采用视距测量法,不论视线水平或倾斜,视距是从( 仪器横轴重点 )到( 十字丝中心所照准目标点之间 )的距离。(第八章,第三节)9.在地形图上确定点的高程,当点不在等高线上时,该点的高程通常采用( )来进行计算该点高程。(第八章,第三节)10.在地形图上测算某一区域范围面积的方法有( )、( )、( )、( )、( )。(第九

3、章,第三节)11.根据精度要求不同,水平角测设有( 测回法 )方法、和( 方向观测法 )方法。(第十章,第一节)12.测设的基本工作就是测设( 已知水平距离 )、( 已知水平角 )、( 已知高程 )。(第十章,第一节)13.在地面上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常用的方法有( 平面直角坐标法 )、( 极坐标法 )、( 角度交会法 )和( 距离交会法 )等四种。(第十章,第二节)14.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把在图纸上设计的( 建筑物 )和( 构筑物 ),按( )点,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 测量工作 ),以指导和衔接各( 工作序间 )和( )的施工。(第十一章,第一节)15.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三

4、点( 直线(角)型 ),四点( 丁字形 )及五点( 十字形 )等形式。(第十一章,第二节)16.在大中型的建筑场地上,由( 正方形 )或( 矩形 )组成的施工平面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第十一章,第三节)17.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 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 )测设到( 地面上 ),作为( 基础 )和( 细部放线 ) 的依据。(第十一章,第三节)18.建筑物的高程传递方法有利用( 水准测量法 ),利用( 皮数杆法 ),( 刚尺丈量法 )。(第十一章,第三节)19.高层建筑物轴线的竖向投测方法有( 经纬仪投测法 )和( 激光铅 锤仪法 )两种。(第十一章,第四节)20.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包括( 沉降

5、)、( 倾斜 )、( 位移 )、( 挠曲 )。(第十一章,第六节)二、选择题:1.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比例尺和( B ). (第七章,第一节)A.比例尺大小. B.直线比例尺. C.比例尺精度.2下列不属于地物符号的是( D )(第七章,第三节)A、比例符号 B、半依比例符号 C、注记符号 D、等高线3.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 )。(第七章,第四节) A.高程之差; B.平距; C.间距4.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A )。(第七章,第四节)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则坡度大; 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5在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有( B )个(第七章,

6、第四节)A、2 B、1 C、无数 D、36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 A )必定相等。(第七章,第四节)A、地面高程 B、平距 C、水平角度7等高线的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 B )(第七章,第四节)A、陡 B、缓 C、均匀8.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A )。(第八章,第一节) A.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 B.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9.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A )。(第八章,第二节) A.DKLC; B.DKLcos; C.DKLcos210.代表地物特征的拐点称为( B ). (第八章,第四节)A.控制点.

7、B.碎部点. C.综合点.11.测设的基本工作是( B )。(第十章,第一节) A.测定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高程; B.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已知高程; C.测定地面点的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12.施工测量是( A )。(第十一章,第一节) A.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B.只在施工前进行; C.只在定位和放线时用13.直角坐标法是根据( B )。(第十章,第二节) A.三角原理; B.直角坐标原理; C.三角函数14.建筑物的定位是( C )。(第十一章,第三节) A.进行细部定位; B.将地面上点的平面位置确定在图纸上; C.将建筑物外廓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15.沉降观测

8、是用( A )。(第十一章,第六节) A.水准测量的方法 B.经伟仪观测方法 C.视准观测方法三、问答题:1.何谓地形图及地形图比例尺?(第七章,第一节)答:通过野外实地测绘,可将地面上的各种地物、地貌按铅垂方向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再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绘制成图,既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地貌的图,称为地形图。地形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2.试述等高线有哪些特性?(第七章,第四节)答:等高线有以下五点特性:(1)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等高性) (2) 等高线为闭合曲线,不在图内闭合就在图外闭合,因此在图内,除遇房屋、道路、河流等地

9、物符号而外,不能中断;(闭合性) (3) 除遇悬崖、陡坎等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非交性) (4) 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之,等高线越稀,即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缓;(密陡稀缓性) (5) 等高线遇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并改变方向。(正交性)3.等高线是如何分类的?(第七章,第四节)答:等高线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4.试述经伟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的操作步骤。(第七八章,第二节)答:(1)安置仪器。将经纬仪安置于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并量出仪器高度。(2)定向。经纬仪盘左位瞄准另一相邻控制点,水平度盘配零。小平板仪上固定

10、好图纸,连接两个相应的控制点,作好绘图准备。(3)立尺。立尺员根据所研究讨论的跑尺路线,将视距尺依次立在地形点上。(4)观测。观测员转动经纬仪照准部,瞄准各点的视距尺,读尺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5)记录与计算。记录员将所读数据依次填入测量手薄,根据视距测量计算公式计算水平距离和高程。(6)刺点。转动量角器,依据起始方向线,绘出水平角,根据计算的D值,确定碎部点的位置,并在点的右侧标注高程。5如何进行地形图检查?(第八章,第四节)6.施工测量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七章,第一节)答:建立施工控制网;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建筑物的放样; 施工阶段为确定和恢复建筑物或构筑物位置而随时进行的测

11、量工作; 物位置而随时进行的测量工作; 竣工测量; 变形观测。 7.施工测量的特点(第十一章,第一节)答: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测量人员必须了解设计的内容、性质及其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及现场变动,使测设精度和速度满足施工的需要。施工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建(构)筑物的大小、性质、用途、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一般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应高于低层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测量精度应高于非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测量精度应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往往局部精度高于整体定位精度。施工测量受施工干扰大。8.施工测量的原则(第十一章,第一节)答:施工测量也要遵

12、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出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位置。施工测量的检核工作也很重要,必须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强外业和内业检核工作。9.建筑基线的布设原则是什么? (第十一章,第二节)答:1 )建筑基线应尽可能靠近拟建的主要建筑物, 主要轴线平行,以便使用比较简单的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 2)建筑基线上的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3) 建筑基线应尽可能与施工场地的建筑红线相联系。4) 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能长期保存, 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10.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原则(第十一章,第二节)

13、 11.那些建筑物和构筑物需进行沉降观测? (第十一章,第六节)答:高层建筑物,重要厂房的柱基及主要设备基础,连续性生产和受震动较大的设备基础,工业炉(如炼钢的高炉等),高达的构筑物(如水塔、烟囱等)人工加固的地基,回填土,地下水位较高或大孔性土地基的建筑物。四、绘断面图1.试根据(下图)地形图上所画的AB方向线,在其下方一组平行线图上绘制出该方向线的断面图。(第七章,第一节)2自A点沿AC方向的倾斜地面上测设一点B,使其水平距离为60米,设所用的30米钢尺在温度t0=20时,鉴定的实际长度为30.003米,钢尺的膨胀系数a=12.510-6,测设时的温度tm=4,预先用钢尺概量AB长度得B点的概略位置后,用水准仪测得AB的高差h=1.20米,问测设时应实量多少米?(第九章,第三节)3设水准点A的高程HA=24.397米,今欲测设B桩,使其高程HB=25.000米,仪器安放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上后视读数为1.445米,B桩上的前视读数应该是多少?(第九章,第二节)24.397+1.445-25=0.84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