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953905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化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化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化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化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化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化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化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化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 书目 第1篇检化验平安操作规程 第2篇水处理及化验平安操作规程 第3篇化学取样、化验平安技术操作规程 化学取样、化验平安技术操作规程 (1)取样工作平安要求 汽、水取样地点,应有良好的照明。取样时应戴手套。 汽水取样应通过冷却装置,应保持冷却水管畅通和冷却水量足够。 取样时,应先开启冷却水门,再渐渐开启取样管的汽水门,使样品温度一般保持在30以下。调整阀门开度时,应避开有蒸 汽冒出,以防烫伤。 取样过程中如遇冷却水中断,应马上将取样管入口门关闭。 在电气设备上取样,应由电气分厂指定的人员操作,化验人员在旁指导。在运行中的汽轮机上取油样,应取得值班运行值班人员的同

2、意,并在其帮助下操作。 在皮带上用人工取煤样时,工作人员应扎好袖口,人要站在栏杆的外面。取样时,要握紧铁锹,并逆向煤流的方向取煤。 上煤车取样,应事先与燃料值班人员联系好,只有确信煤车在取样期间不会移动,才可上煤车取煤。 在制氢系统和发电机氢冷却系统上取样,应事先与有关值班人员联系,并应遵守有关平安技术操作规定。 (2)化验工作的一般平安留意事项 化验人员应穿工作服。化验室应有自然水,通风设备,消防器材,急救箱,防护眼镜,急救酸、碱损害时中和作用的溶液以及毛巾,肥皂等物品。 禁止将药品放在饮食器皿内。禁止将食品和食具放在化验室内。工作人员在饭前和工作后要洗手。 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

3、来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口上方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 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毒性及有挥发性或刺激性的液体,而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 玻璃仪器不行接触皮肤及冷水。 不准运用破裂的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 每个装有药品的瓶子上均应贴上明显的标签,并分类存放。 禁止运用没有标签的药品。 不准把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其他简单相互起反应的化学药品储放在相邻近的地方。 凡有毒性、易燃或有爆炸性的药品不准放在化验室的架子上,应储放在隔离的房间和柜内,或远离厂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 责保管。易燃物品、剧毒药品应用两把锁,钥匙分别由两人保管。 运用和报废药品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有

4、挥发性的药品亦应存放在特地的柜内。运用这类药品时要特殊当心,必要时要戴口罩、防护眼镜及橡胶手套;操作时必需在通风柜内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并应远离火源;接触过的器皿应彻底清洗。 蒸馏易挥发和易燃液体所用的玻璃容器必需完整无缺陷。 蒸馏时,禁止用火加热应采纳热水浴法或其他适当方法。采纳热水浴法时,应防止水浸入加热的液体内。 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高度不准超过烧杯的2/3。 往水斗中倾倒试验用的酸性溶液时,应遵守稀释强酸的有关规定,稀释物排入地沟。 高温季节开启满瓶易挥发化学品时,应先稍加冷却。开瓶时,瓶口朝无人方向,人站在上风口。 (3)水处理药品的平安运用 储存生石灰、菱苦土、凝合剂及漂白粉

5、等药品的房屋应通风良好,保持室内干燥无潮气。 运用和装卸这些药品的工作人员,应熟识药品的特性和操作方法。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穿橡胶靴。在露天装卸这些药品时,应站在上风的位置,以防吸入飞扬的药品粉末。 工作地点应装有自来水,并备有毛巾和肥皂。 当凝合剂或漂白粉溶液溅到眼睛内时,应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漂白粉溶液溅到皮肤上时,应马上用水和肥皂冲洗。 不准把装过漂白粉的空桶放在厂房内。撒落在地面上的漂白粉应马上清除干净 联氨在搬运和运用时,应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不准与人体干脆接触。如漏落在地上,应马上用水冲刷干净。联氨管道系统应有“剧毒危急”的标记。联氨及其容器的存放地点,应平安牢

6、靠,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桶装联氨的存放应远离热源。发觉联氨桶受温度影响膨胀时,应淋水降温,之后才能开启桶盖。 (4)强酸性和强碱性药品的平安运用 在进行酸碱类工作的地点,应备有自来水、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 搬运和运用浓酸或强碱性药品的工作人员,应熟识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依据工作须要戴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穿橡胶围裙及长筒胶靴(裤脚必需放在靴外)工作负责人应检查防护设备是否合适。 搬运密封的浓酸或浓苛性碱溶液的坛子时,应将坛子放在坚固的木箱或框篮内(口朝上),并用软物塞紧。木箱或框篮上应有坚固的把手,由2人搬一个坛子,不准由1人单独搬运。用车子或抬箱搬运时,应将木箱或框篮稳固地放

7、在车上或抬箱中,或加以捆绑。禁止用肩扛、背驮或抱住的方法搬运坛子。 搬运的道路应畅通,并在必要的地点设有水源和急救站。 凡属运用浓酸的一切操作,都应在室外或宽敞和通风良好的室内通风柜内进行。假如室内没有通风柜,则应装强力的通风设备。 酸碱槽车进厂后应取样化验。用压缩空气顶压卸车时,顶压的压力不准超过槽车允许的压力。严禁在带压下开启法兰泄压。无送气门、空气门的槽车和不准承压的槽车,都禁止用压缩空气顶压卸车。 从酸槽或酸坛中取出酸液,一般应用虹吸管吸取(但不准用不耐酸的橡胶管)。在室内取酸时,如必需用酸瓶倒酸,则操作应特殊缓慢,下面应放置较大的玻璃盆或陶瓷盆。 配制稀酸时,禁止将水倒入酸内,应将浓

8、酸少量地滴入水内,并不断进行搅拌,以防猛烈发热。 当浓酸倾撒在室内时,应先用碱中和,再用水冲洗,或先用泥土汲取,扫除后再用水冲洗。 开启苛性碱桶及溶解苛性碱,均必需戴橡胶手套、口罩和眼镜并运用专用工具。打碎大块苛性碱时,可先用废布包住,以免细块飞出。配制热的溶解液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地点或在通风柜内进行,溶解的速度要缓慢,并常常以木棒搅拌。 地下或半地下的酸碱槽的顶部不准站人。酸碱槽四周应设围栏及明显的标记。 酸碱槽的玻璃液位管,应装金属防护罩。 1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应快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快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2%的稀硼

9、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肤。经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应马上送医务所急救。当浓酸溅到衣服上时,应先用水冲洗然后用2%稀碱液中和,最终再用水清洗。 用氢氟酸酸洗锅炉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氢氟酸应盛装在聚乙烯或硬橡胶容器内,桶盖密封。不准放在日光下暴晒。 b.参与浓酸系统工作人员除遵照劳动爱护的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具外,还应戴防毒口罩(含有钠石灰过滤的)和面罩工作结束后,应冲洗头面和身体各部。 .淡酸系统如有泄漏,应用红白带围起,并派人看管,禁止接近。 d.皮肤上溅着酸液,应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涂可的松软膏;眼睛内溅入酸液,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滴氢化可的松眼药水。 e禁止将酸洗废液干脆排入

10、河流。 f.酸碱系统进行停役,应仔细做好隔绝,放去剩余酸碱,并用水冲洗干净后,方可起先检修。 g.二步氨水设备及系统需动火时,应办理动火工作票,并仔细做好有关氨水系统的隔绝工作,放尽剩余氨水,并用除盐水冲洗干净后,方可进行明火作业。 (5)液氯设备的运行和检修 氯气室屋顶应设有足够的淋水设施(水门应装在室外)和排气风扇。加液氯工作应由2人进行。 氯瓶应涂有暗绿色“液氯”字样的明显标记。氯瓶禁止放在烈日下暴晒和用明火烤。为增加氯气挥发量,应用淋水法,但水温不宜过高,更不准用沸水烧氯瓶平安阀。 应用10%氨水检查储氯设备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应刚好处理。漏氯处不行与水接触,以防腐蚀。 当发生故障有大

11、量氯气漏出时,工作人员应马上戴上防毒面具,关闭门窗,开启室内淋水阀门,将氯瓶放入碱水池中。最终,用排气风扇抽出余氯。 受氯气稍微中毒仍能行动者,应马上离开现场,口服复方樟脑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援;中毒较重者,应吸氧气; 已昏迷者,应马上施行人工呼吸法,并通知医务人员急救。 拆卸加氯机时,检修人员应尽可能站在上风位置,如感到身体不适时,应马上离开现场,到空气流通地方休息。 在用酒精擦洗加氯机零件时,严禁烟火。 加氯机检修工作结束后,应由专人对全部接头逐个进行检查,防止漏装错装,并用氨水检漏。 加氯站应设置“危急!”、“严禁烟火!”等平安标示牌。 0运用的氯瓶旁边不得有火种和易燃物,夏季不

12、受日光干脆照耀,温度保持在40以下。 如加氯站跑氯,禁止抢救人员用手干脆接触跑氯部位,以防冻伤。 氯瓶瓶体冻结时,只能用40以下的温水加热,禁止用明火、开水、蒸汽干脆加热。 检化验平安操作规程 1.上岗前必需穿戴好劳动爱护用品,熟知本岗位的平安操作规程和灭火器材的运用方法以及常用化学药剂的危急性及预防措施。 2.配置稀硫酸等强酸碱时,必需在烧杯或锥形瓶等耐酸碱耐热容器内进行,还必需将浓酸碱缓缓加入水中,并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肯定不行以将水加入浓酸碱中。 3.一切试剂瓶要有标签,有毒药品必需在标签上标明. 4.溶解naoh、koh等发热物时,必需在耐热耐酸碱容器内进行。 5.严禁试剂入口,如需用鼻

13、鉴别试剂时,必需将试剂瓶远离鼻子,以手轻轻煽动少闻气味即可,严禁以鼻子接近瓶口鉴别。 6.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着人进行,例如过氧化钠熔融时,坩埚口不得对着人,必要时戴上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7.严禁食具与玻璃器皿相互代用。 8.开启强酸(盐酸、硝酸、过氯酸)、及过氧化氢和氨水、乙醚等挥发性液体容器的塞盖时,留意不要使容器口对人,首先把容器放在冷水中冲数分钟,然后在容器盖子上盖一湿布在通风橱内进行开启。 9.一切固体不溶物及浓酸碱严禁倒入水槽,以防堵塞腐蚀水道. 10.身上或手上不慎沾有酸碱、有毒或易燃物时,应马上用大量清水清洗,不得靠近灯火,以免着火腐蚀加重。 11.不用的浓酸碱废液,必需

14、先将水门打开方可倒入水槽. 12.高温物体(灼热的磁盘或烧杯燃烧管等),要放在不能着火的平安地方。 13.取下正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用对应的容器夹子充分摇动后才能取下运用,以免运用时突沸溅出伤人。 14.接触有毒药品后,必需洗手,并且将遗物与工作地点清理干净;假如手有裂开,禁止运用氰化物、氯化物、汞化物,由运用人负责。 15.全部易挥发药品都应放在阴凉干燥处,易燃易爆品单放,氧化剂还原剂不准放在一起。 水处理及化验平安操作规程 1、化验药品、化学试剂应摆放整齐,并贴好标签,防止混淆。 2、强酸、强碱的稀释操作应切记:将强酸或强碱缓慢地倒入水中,且边倒边搅拌,禁止将水倒入强酸、强碱中,以防发生灼烧事故。如不慎将酸碱溶液溅于身体上,应刚好用清水冲洗。 3、强酸、强碱及其它有毒化学试剂必需严加保管;对有毒化学试剂,须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 4、严禁用湿手操作电源插头或其它电器开关,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