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意境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12702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意境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歌鉴赏之意境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歌鉴赏之意境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意境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意境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题之意境型一、诗歌中表达情感的细节:1. 标题(全文的线索、主旨的体现)2. 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 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3. 直接表示情感的词4. 间接表示情感的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鹄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5. 诗歌的最后一句(“诗言志”“卒章显志”,这一特点在古典诗词中尤为明显,我们可以通过 诗歌结尾句子的理解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二、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

2、境?提问变体: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三、意境型的答题步骤: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2. 四字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雄浑壮阔苍茫辽远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清新明丽孤寂冷清恬静优美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萧瑟凄凉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怎么样”,而不是“是什 么”。四、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

3、的感情。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阔的气势。面对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诗人却要将帘子挂起,“卧看”这“千山急雨”的到来,表达了 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

4、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问: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 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细腻、 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

5、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写出了 XX景象的什么特点?近几年高考中常常考查意境知识,经过总结归纳意境鉴赏题的出题方式是:(1)这首诗(某些诗句)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2)这首诗(某些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思考如何概括意境的特点的时候,可以按以下步骤做:首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其次,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抓住意象的特点。第三,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给我们的感受(感情色彩)。第四,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意境=意象+氛围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 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

6、、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 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常见错误 不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只是直接引用原诗句。 描摹景物时只是翻译,未加想象联想进行描绘。 回答思想感情时与诗的结合不紧,太空洞。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雨过山村雨中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浴蚕,用盐水选蚕种 全诗描绘了山村景象的什么特点?全诗有三句写景,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两天里不时听到一两家鸡鸣,一座木板搭成的小桥,隐没在竹溪村路间,村里的妇女,嫂 姑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大家忙

7、忙碌碌的,只有院中白色的栀子花寂寞地立在雨中.这首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气息. 答:描绘了山村景色清新优美,幽静的特点.全诗三句写景,描绘了山村景物寂静幽美的特点,同时又以景物的寂静、幽美有 力地衬托了人的生产的忙碌,以全栀子花开院中无人观赏。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营造怎样的意境?(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意境:秋夜幽寂清冷。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教师小结:这首诗有一系列单个的意象,如“月落”“鸟啼”“霜满

8、天”“江边的枫树” “渔火”“寒 山寺”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诗中没有直接抒愁,而是通过 一系列单个具体的意象,营造了幽寂清冷的意境,表达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4. 通过高考考题示例,指导学生解题。(20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 “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 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参考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9、,过渡 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要点1),共同营造出孤寂冷清的意境(要点2)从而表达出诗 人落寞苦闷的愁绪。(要点3)。5. 总结意境型鉴赏题答题的一般思路:这首诗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手法)技巧(今天我们先不说技巧)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或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某某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分别描写了宜阳城外春草茂盛、山间小溪静静流淌、路边芳树花自飘零、林 间鸟鸣声声啼四幅画面,表面上看,描绘的是一派宜人的景色。(要点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 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花自落”和“鸟空啼”却让人感受到荒芜冷清的意境。(要点二)抒 发了作者伤春、哀春的凄凉之情。(要点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