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1270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组胚重点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组织学研究内容和意义一 组织学定义: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细胞群 组织 器官 系统细胞外基质 四大组织: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第二节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一光镜技术:(0.2um)i. 石蜡切片术:取材 固定 脱水 包埋 切片 染色 封 片HE染色法(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苏木素是蓝色碱性染料,能将组织或细胞内的酸性物质如细胞质染为蓝紫色。伊红是红色酸性染料,能将组织或细胞内的碱性物质如细胞核染为粉红色。ii. 涂片、铺片、磨片术。 二 电镜技术:iii. 透射电镜术 (0.2

2、nm 内部 切片 )iv. 扫描电镜术 (5-7nm 表面 不制片)PAS(过碘希夫酸):是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组织化学反应,糖被强氧化剂过碘酸氧化后,形成多醛。后者再与无色的品红硫醛复合物(希夫试剂)反应,形成的中产物为紫红色沉淀。第二章 上皮组织组织 :由大量形态、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细胞组成。一、概述(一)上皮组织由排列紧密、形态规则的上皮细胞与极少量细胞外基质所组成。 (二)上皮组织特点:1、细胞多、间质少。2、细胞有极性,有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无血管,营养物质来自于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通过基膜渗透。4、神经末梢丰富。 5、细胞排列紧密,相邻细胞间常形成特化的细胞。(三)上皮组织功能:保

3、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 (四)上皮组织根据细胞排列层数和垂直切面表皮细胞的形态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间皮和其他 单层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被覆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上皮 变移上皮复层柱状上皮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感觉上皮 接受某种特殊感觉机能的上皮。二、上皮组织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感觉上皮 接受某种特殊感觉机能的上皮。(一)单层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垂直观:细胞扁平,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很薄

4、分布: 1)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内皮(endothelium) 2)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间皮(mesothelium) 3)分布于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 作用:1.被覆作用 2.分泌作用 3.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或减小器官间摩擦。2、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表面观:细胞呈六角形 垂直观:细胞立方形,核圆居于细胞中央 分布:肾小管、小叶间胆管、甲状腺滤泡上皮等 作用:1.分泌作用 2.吸收作用3、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 表面观:细胞呈六角形 垂直观:细胞呈柱状,核长

5、圆形,靠近基底部 分布:胃、肠、子宫等 作用:1.分泌作用 2.吸收作用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 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基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具有纤毛。这几种细胞形态不同,高低不等,但细胞基底底部均在基膜上,细胞核的位置也不在同一平面,因此,由垂直切面观察其形似复层上皮,实际为单层上皮。(二)复层上皮1、复层扁平上皮(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 由基底面向游离面依次是: 基底细胞 多边形细胞 扁平细胞分布: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的分布于

6、皮肤等处。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的分布于口腔、阴道、食管等处。2、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epithelium) 特点:上皮的层次和细胞形态随所在器官的收缩或舒张而改变 由基底面向游离面依次是:基底细胞、中间层细胞、 表面细胞。分布: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盖细胞:当膀胱空虚时,变移上皮细胞最外侧的表皮细胞变厚,细胞核变大,覆盖几个中间细胞层。3、复层柱状细胞分布:眼睑结膜和男性尿道。三、腺和腺上皮(以下所将为外分泌腺)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 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 (gland) 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腺泡 泡状或管泡状分泌部称

7、腺泡细胞索与表面的联系被保留并发育为腺的导管,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泌到体表或器官的腔面,称为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 ).若深陷的上皮细胞索与表皮上皮的联系退化消失,则不能形成腺体导管,称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 )1.分类 单细胞腺:杯状细胞 (1)腺细胞数量 单腺(导管不分支) 多细胞腺: 复腺(导管呈多级分支)(2)分泌部形状 管状 泡状 管泡状腺泡:泡状或管泡状的分泌部通常称为腺泡。组成腺泡的腺细胞有浆性细胞和粘性细胞。(3)根据导管有无分支及分泌部形状,外分泌腺的形状分为: 单管状腺 单泡状腺 复管状腺 复泡状腺 复管泡状腺 2.组成(1)分泌部A.浆液性

8、细胞LM:锥体形,基底部嗜碱性,顶部含嗜酸性酶原颗粒,核圆近基底部EM:基底部粗面内质网发达(嗜碱性),核上方有高尔基复合体(嗜酸性)和酶原颗粒。本质:属于蛋白质分泌细胞,主要分泌酶类。 组成浆液性腺泡和浆液性腺。B.粘液性细胞LM:锥体形,大部分胞质呈空泡状,核扁圆位于基底部。EM:基底部有少量粗面内质网,核上方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粘原颗粒丰富。分泌粘液细胞,组成粘液性腺泡和粘液性腺。C.混合性腺泡:有少量的浆液性细胞(常形成浆半月)和大量粘液性细胞组成(下颌下腺)混合性腺由浆液性细胞、粘液性细胞和混合性腺泡组成。肌上皮细胞:位于腺细胞外的扁平多突起的细胞,细胞质内含有肌动蛋白丝,其收缩有助于分

9、泌物的排出。(2)导管直接与分泌部通连,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将分泌物排出至体表和器官腔内。粘蛋白:分泌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又叫粘蛋白粘液:糖蛋白与水结合成的粘性液体。四、上皮细胞的特化结构(一) 上皮细胞游离面1.微绒毛(光镜下看不到)(1)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直径0.1um.(2)组成: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微丝下端可附着于终末网)(3)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小肠)和刷状缘(肾小管)(4)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吸收2.纤毛(1)上皮细胞游离面较长突起,长5-10um,直径约0.2-0.5um,光镜下可见(2)内部结构(9+2):周围九组二连微管,中央2条单微管(动力蛋

10、白臂,分解ATP后附着相邻微管,产生位移或滑动)(3)功能:节律性定向摆动(二)上皮细胞的侧面1.紧密连接(又称封闭小环)(1)位于细胞侧面顶端(2)相邻细胞膜间断融合,非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在紧密连接区,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呈格状的脊,脊脊相互紧贴,细胞间隙消失,无脊的部分可有10-15nm的间隙。(3)屏障作用: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2.中间连接(1)位于紧密连接下方(2)细胞间隙里有中等电子密度的丝状物,胞质侧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交织组成终末网。(3)黏着作用,保持细胞形态,传递细胞收缩3.桥粒(黏着斑)最牢固(1)呈斑状;细胞间隙有丝状物,中央有致密中间线,胞质面有较厚的

11、致密物质成附着板其上有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并成袢状返回胞质(2)牢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摩擦(皮肤、食管)4.缝隙连接(1)结构:23mm细胞间隙,内有许多间隔相等的连接点;细胞膜中有许多分布规律的连接小体对接,食腔连通(2)功能: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是相邻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功能同步化(常见于心肌细胞之间,平滑肌细胞之间与神经细胞之间(3)连接复合体:上述4种连接中2个或2个以上毗邻存在,叫做连接复合体(三)基底面1.基膜(1)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之间形成的薄膜(2)LM:HE染色呈粉红色(见于少数上皮细胞)(3)EM:基板+网板基板:紧贴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薄层透明质和其下

12、的密度高的致密层构成(透明层+致密层)上皮细胞分泌网板:网状纤维+基质有时有少许纤维(4)功能:支持与固着 半透膜,有利于物质交换 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分化2.质膜内褶(1)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这项细胞所形成的许多内褶。常见于肾小管,内含长杆状线粒体(2)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面底部表面积,有利于物质运输3.半桥粒(1)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间(2)结构:为桥粒结构的一半(3)功能: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第三章 结缔组织1.结缔组织组成:细胞+大量细胞外间质(纤维+基质+组织液)2.结缔组织的特点: 1、细胞少,种类多,细胞间质多,结构复杂 2、细胞无极性,散居于细胞外基质内。 3、细胞外基质由基质和纤维构成。 4、无基膜,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5、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6、不直接与外界接触,因而称为内环境组织3.间充质:是胚胎时期一种松散的中胚层组织,由散在的间充质细胞和大量无定型基质组成4.间充质细胞的特点:(1)呈星形,细胞间以突起互连成网(2)胞质弱嗜碱性(3)胞核极大,核仁明显(4)分化程度低,有很强的分裂、分化能力,能分化成多种结缔组织细胞、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5.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