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91201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字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字义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考中关于字义的考点和考查形式。 2.通过学习,加强对重点词语(含成语)和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 3.总结做题方法,提高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字义和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真题回顾】 字义一直以来都是中考的必考考点,至于如何考查,所占分值几何,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到中考真题中一探究竟吧。我们就以2019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进行剖析。 例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容月貌的,笑着,走着。 B队伍分散开去,摩肩接踵,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假如恨比爱多,小屋

2、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茕茕孑立。 D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例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休祲降于天 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例题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据报道,5月20日,针对美国谷歌公司将停止提供安卓系统的技术支持一事,中国华为公司回应说,华为有能力继续发展和使用安卓生态,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华为和荣耀品牌的产品及其服务,在中国市场不受影响。 面对霸凌和围堵岿然不动、保持坚挺,华为

3、的这份自信鼓舞人心。这份信心来源于丰厚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其背后是华为的远见、的忧患意识和多年艰辛苦练的技术内功。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四字短语(或成语)。 此外还有二卷第20题课外文言文实词的解释,分4个小题,每题2分,共8分。在后面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中会有专门探究,本节课就不再涉及了。 由以上题目可以看出,中考关于字义的考查内容大多出自课本,以课内词语(含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为主,也会涉及我们在阅读中和现实生活中词语(含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所涉题目较多,所占分值较高,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高度重视。 三、【初试锋芒】 那么在学习中我们如何去积累这些词语,提高

4、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呢?下面有几个题,请同学们小试牛刀! 1、判断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或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1)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2)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处心积虑,青丝变白发。 (3)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4)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5)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又无系统的训练,小张的工作总是千疮百孔,很让领导和同事无奈。 2、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四字短语(或成语)。 截至2月12日,确诊人数44742例,新增2022例,现有疑似病例16067例较上一日减少

5、了5608例;新增病例放缓,疑似病例减少是我们的曙光,但我们不能,这个病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能力都大大超乎我们想象,继续做好隔离,才能让所有人的辛苦不被浪费。 交流总结一下你有哪些收获: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每天的日积月累,复习时多朗读课文,能加深印象,也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我们既要准确记住词语的意思,明辨易混或易望文生义的词语,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适用对象、轻重程度、大小范围、习惯用法等,也要仔细分析词语运用的具体语境,还要把目光投向社会,关注时事热点,用于生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左佩刀,右备容臭。 (2)水尤清冽。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4)军士吏被甲。 (5)自

6、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0)已而之细柳军。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称善者久之。 通过上面的练习,交流你的心得。 明确考查内容就有了奋斗的方向,想要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必须大量积累文言词汇。 题中的文言词语大都来自注释,所以紧扣课本,加强对课文注释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 在积累文言词语时,有些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差不多,只不过由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可以用加字组词法强化记忆。 实词的积累有规律可循,打破课文的界限按照通假字

7、、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分类整理。 课本中常考的虚词有“之”“以”“其”“而”“为”“乃”“且”“则”“者”“焉”“虽”“然”等,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并梳理这些词的用法。 经典文章的背诵和具体的语境能够强化我们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和记忆,再通过实战练习加以巩固。 平时可以增加一些优秀古文的阅读,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文言词语。 如果这样不断地积累,整理,练习,总结,相信你一定能准确地理解并运用这些文言词语了。 四、【课内训练】 下面进入实战演练,来检验你的学习成果吧。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

8、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 骇人听闻。 C.战争时期,人们背井离乡,衣食无着,生命无虞。 D.我们每个同学必须遵守学校纪律,就是走出本校门,也要做个好 人,恪守做人的准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怀怒未发,休祲(不祥)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B.潭中鱼可百许(大约)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顺流而下)阻绝。(三峡) C.知困,然后能自强(勉励)也。(虽有嘉肴)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向高处远处伸展)。(与朱元思书) D.惩(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

9、公移山)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完全,肯定(是这样)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四字短语(或成语)。 疫情还未结束,每天刷着新闻,各种情绪交织,却意外地被日本友人感动了。他们不仅在第一时间向我们捐赠了一箱箱物资,还在纸箱外写了诗词为我们鼓劲-“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

10、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他们在我们危难时刻向我们伸出援手,用一句句诗词诠释了什么叫,什么叫! 五、【方法总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字义的复习,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梳理。语文源于生活,在重视课本的同时更要回归生活,适当增加课外阅读,关注生活信息、时事热点,最终运用于生活。在做题时,每一项要反复阅读、反复推敲,运用联想和具体语境推断,对比排除。 六、【课后练习】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 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

11、疵。 C.坊间传说的谰语,不要轻易相信,否则害人不浅。 D.我伫立在天安门前,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而付 出生命的英雄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得益彰。 C.那些屏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 伧俗。 D.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微不足道 的细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 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B.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诚惶

12、诚恐,船却走不动,鬼子紧 紧追上了他。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 觉地根深蒂固。 D.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 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4、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四字短语(或成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时讲到:要深入宣传中央决策部署,营造阻击疫情的舆论氛围,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河中石兽)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桃花源记)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13、劳形(使身体劳累)。(陋室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壮丽景象)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C.杂曰:“投诸(之于)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公将鼓(击鼓)之。(曹刿论战) D.万钟则不辩(辩论,争论)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怀怒未发,休(不祥)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认为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比得上)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B.媵人持汤(热水)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执策而临(面对)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C.所识穷乏者得(得到)我与?(鱼我所欲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敌对的国家)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常常)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因为)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居高面下)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薄(迫近)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B.大王加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