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参加新教材备课会听卢老师的乌塔有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873129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参加新教材备课会听卢老师的乌塔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参加新教材备课会听卢老师的乌塔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参加新教材备课会听卢老师的乌塔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参加新教材备课会听卢老师的乌塔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参加新教材备课会听卢老师的乌塔有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参加新教材备课会听卢老师的乌塔有感 参加新教材备课会mdash;mda;听卢老师的乌塔有感 第一次参加小语新教材的备课会,虽然因为送孩子去少年宫参加市少先队绿色2X夏令营活动回来后,迟到了。但还是颇认真地聆听了两位名师对新教材的处理讲解,徐老师的简要指点,以及两堂研讨课,留给自己更多的是思索。徐老师的讲话风格一向实在、简约,较民主;两堂课也很实在,纯粹是可借鉴、可研磨、可参照的家常课。下午大溪小学卢老师的课和他对这篇课文的处理方式让我想得更复杂些。 第一次接触乌塔,捧着新教材匆匆浏览了一遍,当时就有一股强烈的想法:这是一篇写给中国的孩子、中国的家长、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看的、且迫

2、切要看的好教材。而恰恰我就具备了这三重阅读者的身份:我有一个孩子,而且就在这个上午我把我的孩子送出去参加为期一周的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夏令营活动,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阅读它;我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的家长,我有十年为人母的教龄,我以家长的切身体验去阅读它;我又是一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为人师的身份去阅读它。我想,不同的阅读身份肯定会有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 孩子们阅读乌塔,就如我校三()班孩子的阅读感受一样,他们最关注的是仅仅只有14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她的钱哪来呢?她的爸爸、妈妈会放心吗?她怎么那么胆大呢?等等dsh;mas;,因为孩子们的问题似乎是关注细节,其实这些细节更能反映孩子心灵中的本

3、质!所以我觉得卢老师在孩子们提问后在黑板上罗列的三个问题(怎么游?游得怎么样?一次怎样的旅游?),显得有些牵强,这应该是他自己备课时的预设。 中国的家长阅读乌塔,我想那感慨可就多了。这就涉及到卢老师最后点到的不同国情的两种不同的爱的方式。卢老师是想通过一次小小的辩论揭示爱的哲理。(同时我发现男教师上课偏重理性些。)爱到底是放心让孩子出远门呢?还是不放心让孩子出远门?通过对这篇文本的阅读,最后得出如此的爱的诠释,在我觉得过于的就文论文,也显得狭隘了些。其实乌塔父母对孩子的爱包容性很宽泛,这种爱里有信任,有尊重,有智慧.如果让我们的孩子结合自己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的爱,相互比较,可能他们会谈得更实

4、在,更真切。作为家长,我也爱我的孩子,可我真的无法做到像乌塔的父母那般,我对孩子的爱并不纵容、娇惯,但有些事还是有割舍不掉的挂牵。因为听课时,我就在想:我的孩子一星期的夏令营活动,和完全陌生的孩子在一起,会快乐吗?这是她第一次完全过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 作为教师,阅读乌塔,我不禁想:自上而下的安全教育这顶大帽子,舍弃了孩子多少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活动。我小时候,每年的春游,老师都会组织我们去远一点的地方,不管是坐船还是坐车,也没出什么安全问题。现在的孩子,春游的地点越来越近,几乎失去了春游的味,更别提有闪失的探险之类的活动了。学校似乎觉得,组织活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嘿!于是,我发现,卢老师在讲解这是一次怎样的旅游时,把重墨挥洒在这是一次安全的旅游上,再层层深入、点拨,这又是一次快乐的旅游,这又是一次收获的旅游。可我觉得,安全、快乐、收获这些本身无层次性。譬如,孩子们找到了这一句dah;d;这时,乌塔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难道这句话只是说明了这是一次安全的旅游吗?这何尝不是快乐的呢?看来,安全教育太深入我们教师的骨髓了。我倒真的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有更多的不被太呵护的自由活动。 浅薄的见解,只是信口开河而已。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