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孩子们飞入课外阅读的百花园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87220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领孩子们飞入课外阅读的百花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引领孩子们飞入课外阅读的百花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引领孩子们飞入课外阅读的百花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引领孩子们飞入课外阅读的百花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引领孩子们飞入课外阅读的百花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领孩子们飞入课外阅读的百花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领孩子们飞入课外阅读的百花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领孩子们飞入课外阅读的百花园 现在小学生读得太少,少得可怜!题做得太多,多得惊 人!写得太假,假得生厌。这是种一物质横流时代,精神缺 失的反映。中国五千年文明,有着世界独特的文化,记录着 许多真实的文明,中国学生有责任读尽可能多的中国文化, 欣赏这块文明的热土。我们应该与学生共同反对这种浮躁, 读起来。 读、写是人成功之路必须有的基石。没有读写的时代一定是 野蛮的时代。所以说任何时代读写最有文章可做,读写就是 智慧的结晶,就是创造者的记录,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之一。世界变了,变得多元化了,生存于这一时代的中国学 生应该感悟这种多元世界,书写这个多元世界。从责任感的 角度来说,我们小学语文

2、老师应该担起这一重任,让孩子读 好中国文章, 写好世界风采, 撷取历史智慧, 创造新的篇章。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引领我们的 “孩子们 ”飞进课外阅读的 “百花园 ”,让他们在 “百花园中采花 酿蜜 ”。一、引导孩子们赏 “百花 ”1、推荐学生有兴趣的文章。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枯燥 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指望一 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肯去吟诵 “之乎者也 ”,也不妄想他们会去 玩弄“科学家 ”的天文数字。只有天方夜潭才是他们一千 零一夜的美梦,只有安徒生的童话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 “兴趣 ”是他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因此我们可推荐童 话大王、上下五

3、千年 、故事会、科学家的故事 、十 万个为什么等,当然也可推荐一些有关音、体、美之类的 书籍,总之要合学生的胃口。2、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中 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选择课外读物更应注意适 合党的教育方针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不能拿 “毒花 ” 去喂饱我们的孩子。众所周知,诸如童话大王 、十万个 为什么、少年文艺 、小学生周报 、中小学生安全防范 常识等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少儿读物,均是孩子 们爱看的 “花 ”;诸如上下五千年 、一强国之路二十年 、 中国澳门 、热爱祖国立志成才等有思想性的书籍也是 他们必看的 “精神之花 ”。3、引导广泛的阅读。鲁迅

4、先生曾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 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 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 ”他还说, “专看文学书, 也不好的 ”,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 “研究文学固然 不明白, 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 ”。这富有哲理的话, 正是指 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 “金口玉言 ”。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 地阅读文学、数学、理化、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宗旨 二、引导孩子们采 “百花 ”1、引导孩子们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 1)浏览性阅 读。主要针对一些长部头的书籍,例如名著: 水浒、

5、三 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 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 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 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合书而思,也有不 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 ( 2)吸收性阅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 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因 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 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 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 3)细品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 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来 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2、引导 “

6、画图 ”阅读。中年级的小学生喜欢用图画来表达他们 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的 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到笔记本上,把 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 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 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 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 读世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 笔记本,使其美观实用,学生在打开每一页笔记时,都要在 布局结构、色泽搭配上费一番心思,许多学生还给自己的笔 记本配上了漂亮的花边及一些漂亮的小图案,这样不仅提高 了学生的创造

7、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 读的乐趣。3、引导“摘记 ”阅读。 学生在阅读精美的文章时, 可以把自己 喜欢的段落或优美的词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平时读读背背并 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写作中去,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能 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三、引导孩子们酿 “蜂蜜 ”1、引导应用。应用,就是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 外阅读之中,以求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 ”。叶 老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 举一反三。 ”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 只有课外阅 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 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问渠

8、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凡是语文综合素养高的学生,多是因 为书读得多的缘故。 所谓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 就是这个道理。2、引导学习。学习,就是从广泛的课外读物中学习知识, 增长见闻,以求 “课外促课内 ”,相互引发,相得益彰,举个 例子,回乡偶书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贺之章的生平,对 今天的孩子来说是那么遥远,实在难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 清晰而又丰富的表象。如果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当时的史实和 贺知章生平的书籍,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再来教学 回乡偶书,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思念也就跃然纸上, 贯注于诗中的热爱家乡之情也就深深振撼着孩子们的心。3、引导积

9、淀。积淀,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 力,在老师的知道下设计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卡片或读书笔 记的形式,日积月累,形成系列,成为外在的阅读成果,使 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加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语言精妙,源 之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我以古人这些总结,让学生明确阅读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如果没有语言和语感的 “厚积 ”,哪有惊世之作的 “薄发 ” 呢?四、引导孩子们献 “成果 ”1、比一比,赛一赛( 1)读书读报比赛。读书,要多朗读精 彩句段。可以开展精彩句段的 “朗诵比赛 ”一“分钟读文 ”等活 动。学生读通,读懂,读出感情,就能使作品的丽词佳句、 优

10、美意境及人物精神、缜密思路和观点主张积累于学生胸 中。(2)复述文章内容比赛。在学生读完书后让学生用自己的 话复述,巩固消化读物内容。 可以组织开展 “最美的诗篇 ”、“读 书报告会 ”、“新书介绍 ”、“评选书虫 ”等比赛活动。形式可以 是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声情并茂的讲述,不 仅有利于把读物中的自然美、人物美内化为学生的言论、思 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3)操作表演,角色表演赛。有些自然科学文章,读完后 可以让学生作操作表演赛(同时进行解说) ;童话等文艺性 文章,可以指导学生改编成小剧本,让学生按人物角色化装 表演比赛。通过表演,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其创造美的

11、 能力;通过对表演组织讨论、评价,把学生对人、事、物的 认识深化,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的 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展。2、评点、评价。引导学生对读物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 表现手法进行文学欣赏性评品和是非优劣的判别,是提高学 生审美情操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读前提出要求,读后组织评 点、评价。开展对某一问题、某一个人、某一情节的评价的 讨论,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美、鉴赏美的能力。3、编“课外阅读小报 ”。栏目可以有: “新书架 ”故“事插图 ”“人 物介绍”“作者轶事 ”请“你欣赏 ”风“铃叮当 ”等。学生把阅读中 感受到的美,再用文字和图画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过 程,是课外阅读的质的飞跃。总之,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社会的要求,都需要 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为此,我精心引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 “百花园 ”中采更多的花,酿出更香甜的蜜,也就是 让孩子们的语文知识不断充实、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