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法律知识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871464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水共治”法律知识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水共治”法律知识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水共治”法律知识题判断题1、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 A、对 B、错2、国家鼓励单位与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根据需要修建水库。 A、对 B、错3、环保举报热线应当使用“12369”特服电话号码,各地名称统一为“12369”环保举报热线。 A、对 B、错4、在非常抗旱期,可以实行分段分片集中供水,并向社会公告。 A、对 B、错5、在平原地区从事生产建设活动不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A、对 B、错6、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必须达到类以上。 A、对 B、错7、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国务院给予奖

2、励。 A、对 B、错8、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 A、对 B、错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 A、对 B、错10、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 A、对 B、错11、直接从江河、湖泊、地下和水工程拦蓄的水域内取水,应当办理取水许可,并按照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 A、对 B、错12、在水文测验保护区范围内,不得种植高杆作物、堆放物料,建造房屋、码头等建筑物。 A、对 B、错1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防洪、救灾资金和物资。 A、对 B、错14、我省目前地下水位下降最为严重的是温黄平原。 A、对 B、错15、在饮用

3、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 A、对 B、错16、水资源费由当地人民政府收取,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A、对 B、错17、畜禽养殖场和农副产品加工单位产生的废污水,经过处理,可以直接排入河道、湖泊等水域。 A、对 B、错18、单位用户应当严格执行用水计划,不得擅自转供水。 A、对 B、错19、宁波市将全面推行“河长制”,治理污水。 A、对 B、错20、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的,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A、对 B、错21、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A、对 B、错22、国

4、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防治并重的方针。 A、对 B、错23、开垦荒坡地,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A、对 B、错24、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A、对 B、错25、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A、对 B、错26、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规定小于二十五度的禁止开垦坡度。 A、对 B、错27、建设工程废弃的砂、石、土,可以倒入江河、水库或者附近山坡。 A、对 B、错28、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地方财政应当安排水土保持资金予以治理。 A、对 B、错29、在水力侵蚀地区,应当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建立水土流

5、失综合防治体系。 A、对 B、错3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只适用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 A、对 B、错31、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对象赔偿损失。 A、对 B、错32、水土流失危害赔偿责任及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A、对 B、错33、禁止开垦陡坡地的具体范围由当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告。 A、对 B、错34、在山区修建公路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A、对 B、错35、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从生产费用中列支。 A、对 B、错36、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可以由县级水行政主管

6、部门按每平方米一至二元处以罚款。 A、对 B、错37、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禁止取土、挖砂、采石。 A、对 B、错38、从事生产建设等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应按规定交纳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A、对 B、错39、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和年度用水计划要根据人口密度来确定。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和水量分配方案确定。 A、对 B、错40、开采地下水应当遵循总量控制、优化利用、分层取水的原则。 A、对 B、错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_ A、治理水土流失 B、预防自然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C、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D、预防人为因素产生的水

7、土流2、大多数情况下,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水体中_负荷增加所致。A、COD B、磷、钾 C、磷、氮 D、氮、钾3、浙江省的汛期为每年的_。 A、4月1日至10月1日B、4月10日至10月10日C、4月15日至10月15日D、3月15日至9月15日4、城市人民政府应当_采取有效措施,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 A、千方百计 B、因地制宜 C、结合实际 D、因财制宜5、在我省库容最大的水库是_。A、珊溪水库 B、新安江水库 C、紧水滩水库 D、白溪水库6、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水土保持规划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并在_等方面予以扶持。 A、资金、人员、技术

8、 B、人员、设备、资金 C、设备、资金、税收 D、资金、技术、税收7、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和_的义务。A、开发水资源 B、管理水资源C、节约用水 D、治理污水8、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优先满足_用水,并兼顾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及航运等需要。 A、工业、农业 B、生态环境 C、城乡居民生活 D、发电用水9、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水库应当经_批准。A、乡镇人民政府 B、村民委员会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D、水政监察大队10、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水事纠纷,拒不服从水量统一调度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_。 A、拘留 B、行政处分 C、罚款 D、开除公职11、

9、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_。 A、权益 B、利益 C、权利 D、效益12、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是_。A、水资源规划 B、流域综合规划 C、防洪规划 D、环保规划13、建设工程废弃的砂、石、土,可以倒入_。 A、江河 B、水库 C、专门存放地 D、附近山坡14、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国家鼓励对_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A、雨水和微咸水 B、再生水 C、地热水 D、雨水15、每年_为浙江省防汛防台日。 A、4月1日 B、4月15日 C、5月15日 D、7月16日16、在_应当开展防汛防台的知识宣传和必要的防汛防台演练等工作。 A、防

10、汛防台日 B、节假日C、台风到来前 D、防汛准备时17、公共建筑物因作为避灾安置场所受到损坏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_。 A、给予适当补偿 B、照价赔偿C、给予表扬或经济补偿 D、会商保险公司给予赔偿18、禁止在_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A、30 B、25 C、20 D、4519、在汛期,水库不得擅自在_以上蓄水。 A、最高洪水位 B、标准洪水位C、汛期限制水位 D、正常高水位20、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_。 A、批评 B、举报 C、揭发 D、检查监督21、我国将每年的_定为中国水周。A、3月2228日 B、4月

11、2228日C、5月2228日 D、7月2228日2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_。A、灌溉用水 B、生态用水 C、采矿用水 D、航运用水2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_的淡水资源。A、更新 B、开采 C、储存 D、消耗2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_。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 D、多年平均蒸发量2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_。A、地表水和地下水 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 D、江河水和地下水2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_%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A、81 B、51 C、91 D

12、、7127、由于改善了水利条件加上农业技术等各种措施,中国以占世界_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A、5% B、10% C、15%D、7%28、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的管理体制是_。A、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B、流域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C、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D、国家与集体相结合29、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有_个。A、六 B、七 C、八D、九30、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 )相结合的原则,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A、兴利与除害 B、开发

13、和利用C、区域管理和流域管理 D、行政管理和区域管理31、城市生活用水包括( )和商贸、机关、院校、旅游、社会服务、园林景观等城市公共生活用水。 A、旅馆用水 B、消防用水C、餐饮用水 D、城市居民生活用水32、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_。A、节水型社会 B、节水型城市C、环境友好型社会 D、环境友好型城市3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_造成破坏。A、生态和环境 B、交通 C、通信设施 D、农业3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_负责解释。A、水利部 B、流域管理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