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电镀铜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870743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电镀铜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整理电镀铜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整理电镀铜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电镀铜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电镀铜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镀铜( 1)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密度8.89克/厘米3, Cu2+勺电化当量1.186克 / 安时。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铜镀层也是如此,并且铜容易 活化,能够与 其它金属镀层形成良好勺金属一金属间键合,从而获得镀层间勺 良好勺结合力。因此, 镀铜在印制板制作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1 、铜镀层勺作用及对镀层,镀液勺基本要求1.1 镀铜层勺作用在双面或多层印制板制作过程中,铜镀层勺作用其一是作为孔勺化学镀铜层 (一般 0.5-2 微米)勺加厚层,通过全板镀铜达到厚度 5-8 微米,一般称为加厚 铜;其二是作 为图形电镀 Sn-pd 或低应力镍勺底层,其厚度可达 20

2、-25 微米, 一般称为图形镀铜。随着印制板向高密度, 高精度发展, 对铜镀层勺要求也越来 越高。1.2 对铜镀层勺基本要求1.2.1 良好勺机械性能镀层勺机械性能主要指韧性, 它是金属学上勺概念。在金属学中,金属勺韧性是由相对伸长率和抗张强度来决定的,Tou壬.o ,式中Tou一金属的韧性,E 相对伸长率,0 抗张强度。而相对伸长率 E =(L-LO)/LO*1OO%,是表示金属变形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而抗张强度是单位横截面上承受的位力,是表示表示 金属抗变形能力的物理量。从公式 看出,韧性与金属的相对伸长率和抗张强度 有关,是表示材料被拉断需要的总能量。 对铜镀层,一般要求相对伸长率不 低

3、于10,抗张强度为 20-50公斤/毫米2,以保证 在波峰焊(通常 260-2700C) 和热风整平(通常2320C)时,不至于因环氧树脂基材与镀铜层膨胀系数的差异(环氧树脂膨胀系数 12.8*10-5/0C ,铜 0.68*10-5/0C ,相差约 20 倍), 而使镀 铜层产生纵向断裂。1.2.2板面镀层厚度(Ts)和孔壁镀铜层厚度(Th)之比接近1:1.只有板面及 孔内镀层厚度均匀, 才能保证镀层有足够的强度和导电生。 这就需要镀液有良好 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1.2.3 镀层与基体结合牢固,如果结合力不好,镀层起泡,脱皮都会导致线路板 的报废1.2.4 镀层有良好的导电性,这就要求镀层

4、纯度要高,镀层中的杂质主要 于电 镀添加剂了阳极中的杂质。1.2.5 镀层均匀,细致,有良好的外观。1.3 对镀铜液的基本要求1.3.1 镀液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 以保证在印制板比较厚和孔径比较 小时,仍能达到 Ts:Th 接近 1: 1.1.3.2 镀液在很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都能得到均匀,细致,平整的镀层。1.3.3 镀液稳定,便于维护,对杂质的容忍度高。2、镀铜液的选择印制板镀铜在我国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 镀铜技术也在日益成熟和完善。 镀铜 溶液有多种类型如:硫酸盐型,焦磷酸盐型,氟硼酸盐型以及氰化物型。由于印 制板基材是覆铜箔层压板, 作为强碱性的氰化物型的镀液显然是不合适的

5、。 氟硼 酸盐型镀液虽比较稳定,允许电流密度较高, 但镀液分散能力差, 对板材有一定 腐蚀作用,氟硼酸根对环境带来污染且难于治理;焦磷酸盐镀液所得镀层细致, 镀液分散能力好,但镀液稳定性差,维护麻烦,成本高,且磷酸根对环境带来污 染又给污水排放带来难题。硫酸盐型镀液获得均匀,细致,柔软的镀层,并且镀 液成分简单, 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好, 电流效率高, 沉积速度快, 污水治理简单, 所以,印制板镀铜主要使用硫酸盐镀铜。硫酸盐型镀铜液分为两种, 一种是用于零件电镀的普通硫酸盐镀铜液; 一种是 用于印制板电镀的高分散能力的镀铜液, 这种镀液具有 高酸低铜 的特点,因而 有很高的导电性和很好的分散能力

6、与深镀能力。当然它们所用的添加剂也有区 别。没有添加剂的硫酸盐镀铜液, 不可能达到使用的要求。 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发现明 胶,甘氨酸,胱氨酸和硫脲等物质能使硫酸铜镀液得到光亮的镀层。 五十年代后 曾经有以硫脲或硫脲分别同糊精, 巯基苯并噻唑等多种物质配合作为酸性硫酸盐 镀铜光亮剂的专利,这些添加剂虽然能使镀层光亮,晶粒细化, 但镀层的机械性 能却不能满足要求,如:明胶等添加剂导致镀层夹杂,镀层脆性和孔隙率增加; 而硫脲组成的添加剂会大大降低镀层的柔软性, 且容易分层而使镀层机械性能降 低。到七十年代,有关聚合物,有机染料或较复杂的含硫,含氮化物组合的添加 剂面世,可以获得高度整平,光亮,柔软良好的铜镀层。我国对光亮酸性镀铜添加剂的研制始于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初, 中科院计算所 与北大化学系合作, 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高分散能力光亮酸性镀铜液, 采用高酸低 铜配方,使镀液分散能力好,外观及机械性能均好。同时,四机部无氰电镀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