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9雨的形成名师教案冀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851349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9雨的形成名师教案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9雨的形成名师教案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9雨的形成名师教案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9雨的形成名师教案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9雨的形成名师教案冀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雨的形成一、课程目标知识与目标认识雨是水蒸气冷凝降落的结果。能力与过程1 能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 提出想研究的问题。2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3能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研究。4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5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及各组互相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能意识到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促进科学探究活动。二、教学重难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研究验证记录。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铁架台、烧杯、玻璃片、酒精灯、水、冰、木夹子、火柴等。四、教学过程(展示)冬天在窗户上呵气。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天,你们有没有在玻璃上呵过气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呵过。玻璃上

2、雾蒙蒙的一片,仔细观察发现是一层小水珠。(教师)是这样的。大家知道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学生)说一说。(教师)同学们各有各的道理。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解决上面的问题。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1 放置两个相同的水杯,在其中倒入同量的温水,有淡淡的水蒸气最好。2将事先准备好的分别经过冷冻和加热的两片玻璃片盖在两个玻璃杯上。观察玻璃片上的变化,然后说一说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教师)我们看到冷玻璃片上出现了水珠,说明温水的水蒸气在冷玻璃片上遇冷变成了 水珠。像水蒸气遇冷变成水这样的过程叫凝结。(继续观察)观察冷玻璃片上水珠的变化。(教师)刚开始水蒸气形成的是小水珠,就

3、像一层薄雾。渐渐地,小水珠长大,变成了 大水珠。最后,大水珠又会怎样呢?(学生)大水珠从玻璃板上掉下。(教师)水珠从上往下掉的现象,能让大家想到什么自然现象?(学生)下雨。(承转)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能从几滴小水珠掉下联想到下雨。老师知道,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根据。下面,大家和小组同伴讨论,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个小实验联想到下雨?你 们认为雨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假设,并将你设计的验证方法和步骤记录下来。活动2:雨的形成教师将研究计划纸发给学生。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请部分小组与其它同学交流研究的方法,共同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教师)在形成雨的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的凝结是两个最重要的过程。这里,我们发现水和水蒸气可以相互转化,如果连同冰和水的化冰和结冰,冰、水和水蒸气之间就可以发生在固、液和气体之间循环往复的变化了,也就是可逆的变化。这里的可逆就是指相反的变化,如水结冰相对冰化成水为可逆变化。(说一说)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可逆变化的例子,给大家说说。(学生活动)(教师)我们人类正是了解了下雨的原理,才能以人工的方式进行降雨,为生产生活服 务。(了解)人工降雨教材内容结合教师收集资料。(课后作业)编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教材P34的8幅图,写一篇关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科学故事或童话,看谁的作品更富 想象力、更有科学道理、更能吸引人。理超值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