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榜样见行动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78831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榜样见行动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榜样见行动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榜样见行动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榜样见行动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榜样见行动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榜样见行动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榜样见行动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学榜样 见行动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大坪村在县委、县政府和迎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一心一意学榜样,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学习的发展之基。我镇借创先争优活动之机,狠抓学习。一是请进门学。我村邀请了华南林学院刘先雄老师、连州城北村、龙口村支部书记到大坪传授水果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二是送上门学。今年我村支两委通过收集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村庄资料、适合大坪发展的产业及相关的农业

2、管理技术制成光碟150张发到了各家各户。三是走出门学。我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以及培养对象到广东连州市连州镇的城北村、龙口村和宜章县的寿福、上寮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四是学习身边的榜样。今年镇党委组织建先进事迹报告团,组强全镇党员干部学习了李黎明先进事迹,随着我村也组织了村定员干部、党员、组长召开座谈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进行了深入学习。学习他那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帮贫济困,博大情怀。李黎明他生在大坪,长在大坪,在迎春工作,他的一言一行早已络在了村民的脑海里,教育和感召全村人民,同时也激发了我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结合镇里开展的“双学双争” 和“学黎明见行动” 活动。

3、我村也开展也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掀起了学黎明见行动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身边的人学起,从小事做起,争当人民满意的干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支村两委在工作中坚持诺字当头,实字为先,干字为要,用满腔热情投入到了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二、强化班子建设,构筑坚强堡垒一是完善制度。不断建立健全了村干部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等制度,发动群众参与决策和监督,得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肯定;二是注重工作落实。作为支村两委一班人“诺字当头,实字为先,干字为要”。为了确保大坪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结合创先争优,每个村干部和党员都作出公开承诺,为村民办一件实事,做一件好事

4、。村干部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每个村干部都己负责了一到二个项目建设,做到每月中汇报进度,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三是不断充实干部队伍。为切实提高大坪村党组织战斗力,市工作队与村党支部一道,按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的工作思路,2010年我村发展党员3名,培养发展对象3名。一年来,通过市工作队和我村支村两委干部努力,凝聚了民心,强化了班子建设,增强了班子战斗力,为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构筑了坚强堡垒。三、全心全意谋发展,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抢抓发展机遇,科学规划村庄建设。我们抢抓机遇,迅速申报进入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行列,把我村新农村

5、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一是高起点规划。我村通过聘请专家,结合大坪村实际进行科学规划。二是征求群众意见,取得群众的支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走访村民,宣传国家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思路,得到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大力支持。为了支持村里的工作,村里一名小学生曾经把她攒了5年的100余元零花钱捐给了村里修路,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支书把娶媳妇的钱也拿出来修路,就因为村民这股热情,大坪村的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有了不竭的群众力量。三是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任何人不允许乱占乱建,使大坪村庄建设是规划有序,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二)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村民增收。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学习和实地考察,总结出了大坪要

6、发展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依托产业支撑,帮助农民增收,才有致富希望。二是发挥本村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开发平整土地400亩,荒山4300亩,种植油茶500亩,订单蔬菜180余亩,烤烟种植220亩,植树造林3800亩,成为宜章县消灭荒山第一村。三是发展规模养殖业和种植业。2010年,在市党建扶贫队和支村两委的努力下,“湘南蔬菜大王”李四清来村发展蔬菜种植,种植大户李兴帮、李云涛种植茄子、辣椒达105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规模化养殖业4家。目前,我村*、*两户已建成两个年出栏达10万只规模养鸡场,村民人平纯收入由2005年的2450元增加到了

7、如今的6800元。农民得到了实惠,经济活了,收入多了,实力强了,干事的积极性高了。(三)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要想富先修路”。为了修通村里的水泥通村公路,支村两委投资135万元,带领群众没白天没黑夜,通过4年的坚苦奋战,终于解决了晴天一身灰,雨于一身泥行路难问题。2010年,我村通过争资立项,投入50余万元修好了銮塘,投入5.8万元建好了中心塘的围栏,投入32万元修好了环村公路,投入5万元建好了养鸡场,投资10万余为全村50户村民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彻底解决了群众水、电、路等问题,改变了大坪村脏、乱、差、究的面貌,让群众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四)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新风。为

8、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提高村民素质,我村一是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一整套制度,引导广大村民自觉遵守、互相约束。近20多年来,我村从未发生过治安、刑事案件。二是利用远程教育点和农家书屋,让党员干部群众有了更好的环境学习党中央政策,法律法规,养殖种植知识,培养一支学习型干部和村民。我村李开鹏原来是个穷得叮当响,小学都没有毕业,通过学习和干部的帮扶,现成了年收入10万元的专业养殖户。三是通过活动促学习。我村结合镇里开展的“双学双争”、“评双星”活动,在全村开展了评“三星”活动,每年评出文明家庭之星、优秀共产党员之星和创业有为之星,全村呈现出了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面貌。各位领导,成绩属于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进一步利用党的阳光雨露,县委、县政府的真心支持,学好典型,用好经验,付诸行动,奋发向上,强力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谢谢大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