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 单元综合训练九 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78671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 单元综合训练九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 单元综合训练九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 单元综合训练九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 单元综合训练九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 单元综合训练九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 单元综合训练九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2 单元综合训练九 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单元综合训练(九)一、选择题1.(2017荆州二模,30)“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A.建立起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B.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C.打破了宗族秩序和运作机制D.建立了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新中国在农村除了进行土地改革,还进行了民主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农村封建宗法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方式,故C项正确。2.下图是19531985年期间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是()A.国民经济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2、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对外开放D.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1961年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推动19631965年农业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发展,故A项正确。3.(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一,31)据统计,到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机构的从业人员由1957年的522.2万人减少到302万人,减少42.1%。这一变化表明()A.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完善B.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C.国家财政困难有所缓解D.国民经济结构走向平衡答案B解析1960年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进

3、行调整,到1965年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与题干所描述的时代相符,故B项正确。4.(2017唐山一模,29)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那么,在此之前,我国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经济制度是()A.国家所有、个体经营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C.集体所有、三权分置D.国家所有、合作经营答案B解析中国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经济制度是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故B项正确。 5.(2018濮阳一模,31)据湖北省公私合营企业私方人员安排统计,至1956年底,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6%。这一现象

4、说明()A.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B.合营企业经营方式没有改变C.国家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D.合营企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答案A解析据材料“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6%”可知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故A项正确;三大改造分别是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故B项错误;三大改造是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原则,而不是新民主主义原则,故C项错误;合营企业任用私方人员是为了稳定私营企业,而不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故D项错误。6.(2017景德镇二模,28)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

5、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A.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一系列错误可知,只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政策才是有效的政策,失误的根源在于脱离自己的国家实际,故C项正确。7.(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高三联考,24)1978年第三季度,国务院对社会主义经济体

6、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题干反映了()A.改革开放后“左”倾错误一度占主导B.1978年中央最早提出市场经济观点C.中共中央不断探索经济体制的改革D.中央继续发挥计划经济的辅助作用答案C解析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纠正了“文革”中的“左”倾错误,且题干中内容均是切合实际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故A项错误;题干内容无法体现“最早”,故B项错误;题干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进行调整,因而并不是仅发挥计

7、划经济的辅助作用,故D项错误。8.(2017洛阳一模,17)到1990年底,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已由1978年的将近400种逐渐减少为9种;同时,将850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调拨变为市场调控。这表明我国()A.经济体制已明显转型B.政府干预日趋过时C.计划经济时代已终结D.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明显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正确。9.(2017黑龙江哈三中一模,31)1978年,中国政府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其中有一半左右金额是12月20日到年底的短短10天里抢签的合同。这反映出()A.对外开放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资

8、B.中国完全打破了西方世界的外交孤立C.中国政府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D.中国政府在工业化建设上的急躁冒进答案C解析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提升国力,故A项错误;1978年中国依然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并没有完全打破,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中国政府在1978年底快速引进外资以发展经济,体现政府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政府快速引进外资,未体现在工业化建设上的急躁冒进,故D项错误。10.(2017唐山二模,30)1984年初,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此后中国开始()

9、A.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开放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C.着手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进程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84年,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故A项错误;1984年我国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故B项正确;我国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D项错误。11.(2017武汉五月模拟)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

10、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等信息可知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12.(2017青岛一模,31)下图为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

11、图,推动这一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调整B.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推动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D.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短缺答案C解析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和高度,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7上饶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全国总人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率(%)184041 2812 7686.7184341 7242 8256.8189333 6712 7698.2190142 6454 1739.8192044 7154 74210.6

12、193146 8845 10610.9193646 9625 28111.2194954 1675 76510.6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194910.6195918.4196917.5195011.2196019.7197017.4195111.8196

13、119.3197117.3195212.5196217.3197217.1195313.3196316.8197317.2195413.7196418.4197417.2195513.5196518.0197517.3195614.6196617.9197617.4195715.4196717.7197717.6195816.2196817.6197817.9(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

14、因素。答案(1)趋势:局部时段有所波动,总体上不断上升。特点:虽有发展,但整体上城市化进程缓慢。因素:五口通商后,城市内的现代工业逐步兴起;对外开埠城市以商业化为主,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足(或工业化水平整体低,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动力不足);长期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对江南城镇破坏很大;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2)特征:1949至1958年,城市化平稳发展。原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城市工业人口大量增加。因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上山下乡”运动使城市人口流向农村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一各国(地区)出境游客人数占人口比例比较(2014年)图二我国出境游客人数及增速读图一、图二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准确运用相关材料进行说明)答案示例1: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说明:2014年,美、俄、日等发达国家出境游客人数约占人口比例的20%,而我国不足10%,出境旅游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1994年至2014年,我国出境游客人数几乎逐年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对外开放力度逐步加大,为出境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