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复习资料deaz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78571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deaz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deaz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deaz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deaz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deaz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deaz》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复习资料deaz(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1) 在传热热实验中中用饱和和水蒸汽汽加热空空气,总总传热系系数K接近于于 空气 侧的对对流传热热系数,而而壁温接接近于 饱饱和水蒸蒸汽 侧流流体的温温度值。(2) 热传导导的基本本定律是是 傅傅立叶定定律 。间壁壁换热器器中总传传热系数数K的数值值接近于于热阻 大 (大大、小)一一侧的a值值。间壁壁换热器器管壁温温度tW接近于于a值 大大 (大大、小)一一侧的流流体温度度。由多多层等厚厚平壁构构成的导导热壁面面中,所所用材料料的导热热系数愈愈小,则则该壁面面的热阻阻愈 大 (大、小),其其两侧的的温差愈愈 大大 (大、小)。(3)由由多层等等厚平壁壁构成的的导热壁壁面中,所所用材料料

2、的导热热系数愈愈大,则则该壁面面的热阻阻愈 小 ,其其两侧的的温差愈愈 小小 。(4)在在无相变变的对流流传热过过程中,热热阻主要要集中在在 滞离层层内(或或热边界界层内) ,减减少热阻阻的最有有效措施施是 提高高流体湍湍动程度度 。(5)消消除列管管式换热热器温差差应力常常用的方方法有三三种,即即在壳体体上加 膨胀胀节 、 采采用浮头头式 或 U管式式结构 ;翅翅片管换换热器安安装翅片片的目的的是 增加面面积,增增强流体体的湍动动程度以以提高传传热系数数 。(6) 厚度不不同的三三种材料料构成三三层平壁壁,各层层接触良良好,已已知b1b2b3,导热热系数l11l2 R2 R3,各层层导热速速

3、率Q1 = Q2 = Q3。(7)物物体辐射射能力的的大小与与 黑黑度 成正比比,还与与 温温度的四四次方 成正正比。(8) 写出三三种循环环型蒸发发器的名名称 中中央循环环管式 、 悬筐式式 、 外外加热式式 。(9) 在大容容积沸腾腾时液体体沸腾曲曲线包括括 自然对对流 、 泡核沸沸腾 和和 膜状沸沸腾 三个个阶段。实实际操作作应控制制在 泡泡核沸腾腾 。在在这一阶阶段内,传传热系数数随着温温度差的的增加而而 增增加 。(10) 传热热的基本本方式有有 传导导 、 对流流 和和 辐射射 三种种。热传传导的基基本定律律是_傅立立叶定律律_其表达达式为_ddQ= -_。(11) 水在在管内作作

4、湍流流流动,若若使流速速提高到到原来的的2倍,则则其对流流传热系系数约为为原来的的 11.744 倍;管管径改为为原来的的1/22而流量量相同,则则其对流流传热系系数约为为原来的的 3.448 倍。(设设条件改改变后仍仍在湍流流范围)(12) 导热热系数的的单位为为 W/(mm),对流流传热系系数的单单位为 W/(mm2),总传传热系数数的单位位为 W/(mm2)。二、选择择1 已已知当温温度为TT时,耐耐火砖的的辐射能能力大于于铝板的的辐射能能力,则则铝的黑黑度DD耐火火砖的黑黑度。A 大大于 B 等于 C 不能能确定 D 小于于2 某某一套管管换热器器,管间间用饱和和水蒸气气加热管管内空气

5、气(空气气在管内内作湍流流流动),使使空气温温度由220升至800,现需需空气流流量增加加为原来来的2倍,若若要保持持空气进进出口温温度不变变,则此此时的传传热温差差应为原原来的AA 倍倍。A 1.1149 B 11.744 CC 2 D 不定定3 一定定流量的的液体在在一f2552.55mm的的直管内内作湍流流流动,其其对流传传热系数数ai=10000WW/m22;如如流量与与物性都都不变,改改用一f1192mmm的直管管,则其其a将变为为 D 。A 112599 B 14996 C 15885 DD 1167884 对对流传热热系数关关联式中中普兰特特准数是是表示 CC 的准数数。A 对对

6、流传热热 BB 流流动状态态 C 物物性影响响 DD 自自然对流流影响5 在蒸蒸气空气间间壁换热热过程中中,为强强化传热热,下列列方案中中的BB在工工程上可可行。A 提提高蒸气气流速 BB 提提高空气气流速 C 采用用过热蒸蒸气以提提高蒸气气温度 D 在蒸蒸气一侧侧管壁加加装翅片片,增加加冷凝面面积6 在在两灰体体间进行行辐射传传热,两两灰体的的温度差差为500,现因因某种原原因,两两者的温温度各升升高1000,则此此时的辐辐射传热热量与原原来的辐辐射传热热量相比比,应该该B。A 减小 B 增大大 C 不变变7 在在单效蒸蒸发器中中,将某某水溶液液从144%连续续浓缩至至30%,原料料液沸点点

7、进料,加加热蒸汽汽的温度度为966.2,有效效传热温温差为111.22,二次次蒸气的的温度为为75.4,则溶溶液的沸沸点升高高为 D 。A 11.2 B 220.88 CC 85 D 99.68 为为蒸发某某种粘度度随浓度度和温度度变化较较大的溶溶液,应应采用B流程程。A 并并流加料料 B 逆流流加料 C 平流加加料 DD 双双效三体体并流加加料13热气气体在套套管换热热器中用用冷水冷冷却,内内管为钢钢管,导导热系数数。冷水水在管内内湍流流流动,给给热系数数,热气气在环隙隙中湍流流流动,给给热系数数。不计计垢层热热阻,试试求:(1) 管壁热阻阻占总热热阻的百百分数;(2) 内管中冷冷水流速速提

8、高一一倍,总总传热系系数有何何变化?(3) 内隙中热热气体流流速提高高一倍,总总传热系系数有何何变化?解: (1) = =总热阻 W管壁热阻阻 =管壁热阻阻分率为为(2)增加(3)增加 由上可知知,管壁壁热阻往往往占分分率很小小,可忽忽略;提提高K值值,强化化传热,应应在小处处着手。蒸馏一、填空空1精馏过过程是利利用 部分冷冷凝 和 部分汽汽化 的原理理而进行行的。精精馏设计计中,回回流比越越 大大 ,所所需理论论板越少少,操作作能耗 增加加 ,随着回回流比的的逐渐增增大,操操作费和和设备费费的总和和将呈现现 先先降后升升 的的变化过过程。2精馏设设计中,当当回流比比增大时时所需理理论板数数

9、减小小 (增大、减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 增大 (增大、减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减小 (增大、减小),所需塔径 增大(增大、减小)。3分离任任务要求求一定,当当回流比比一定时时,在55种进料料状况中中, 冷液液体 进料的的q值最大大,提馏馏段操作作线与平平衡线之之间的距距离 最最远 , 分离离所需的的总理论论板数最最少。4相对挥挥发度=1,表表示不能能用 普通精精馏分离离 分离,但但能用 萃萃取精馏馏或恒沸沸精馏分分离 分离。5某二元元混合物物,进料料量为1100kkmoll/h,xF=0.6,要要求得到到塔顶xxD不小于于0.99,则塔塔顶最大大产量为为66.7 kk

10、moll/h。6精馏操操作的依依据是 混合液液中各组组分的挥挥发度差差异 ,实实现精馏馏操作的的必要条条件包括括 塔顶液液相回流流 和和 塔底底上升蒸蒸气 。7负荷性性能图有有 五五 条线线,分别别是 液相上上限线 、 液相上上限线 、 雾沫夹夹带线 、 漏漏液线 和 液液泛线 。8写出相相对挥发发度的几几种表达达式a=。二、选择择1 已知知q=11.1,则则加料中中液体量量与总加加料量之之比为 C 。A 11.1:1 BB 11:1.1 C 1:1 DD 00.1:12 精馏馏中引入入回流,下下降的液液相与上上升的汽汽相发生生传质使使上升的的汽相易易挥发组组分浓度度提高,最最恰当的的说法是是

11、 D 。A 液相中中易挥发发组分进进入汽相相;B 汽相中中难挥发发组分进进入液相相;C 液相中中易挥发发组分和和难挥发发组分同同时进入入汽相,但但其中易易挥发组组分较多多;D 液相中中易挥发发组分进进入汽相相和汽相相中难挥挥发组分分进入液液相必定定同时发发生。3 某二二元混合合物,其其中A为易挥挥发组分分,液相相组成xxA=0.6,相相应的泡泡点为tt1,与之之相平衡衡的汽相相组成yyA=0.7,相相应的露露点为tt2,则_A_A t1=t2 BB t1t2 DD 不确定定4某二元元混合物物,进料料量为1100kkmoll/h,xF=0.6,要要求得到到塔顶xxD不小于于0.99,则塔塔顶最大

12、大产量为为_B_。A 60kkmoll/h B 666.7kkmoll/h C 900kmool/hh D 不能能定5精馏操操作时,若若F、D、xF、q、R、加料料板位置置都不变变,而将将塔顶泡泡点回流流改为冷冷回流,则则塔顶产产品组成成xD变化为为_B_A 变小 B 变大大 CC 不变 DD 不确定定6在一二二元连续续精馏塔塔的操作作中,进进料量及及组成不不变,再再沸器热热负荷恒恒定,若若回流比比减少,则则塔顶温温度 A ,塔顶顶低沸点点组分浓浓度 B ,塔底底温度 CC ,塔塔底低沸沸点组分分浓度 A 。A 升高 B 下降降 CC 不变 DD 不确定定7某二元元混合物物,a=33,全回回流条件件下xn=0.3,则则yn-11=_B_。A 00.9 BB 00.3 C 0.8544 D 0.79448 某二二元混合合物,其其中A为易挥挥发组分分,液相相组成xxA=0.4,相相应的泡泡点为tt1,气相相组成为为yA=0.4,相相应的露露点组成成为t2,则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