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肥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73045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肥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肥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肥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肥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肥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肥皂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实践中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了解肥皂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2.乐于参与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3.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脏手帕一块、水四盆、大肥皂1块、小肥皂若干。活动过程:一、出示脏手帕,引起幼儿注意。提问:这块手帕干净吗(不干净)手帕脏了怎么办(要放在水里洗一洗)是不是放在水里洗一下就干净了呢教师边问边把手帕放在水里搓一下,然后拿出来给小朋友看:手帕洗干净了吗(启发幼儿观察手帕病没洗干净。)教师接着问:那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讲述要在手帕上擦点肥皂。)二、教师进

2、行操作,引导幼儿观察手帕怎么干净的。教师拿出一块干肥皂在手帕上擦了几下,可肥皂擦不上去。(引导幼儿讲出肥皂要沾些水。)教师在肥皂上沾了一点水,擦在手帕上,说:请小朋友看看,现在手帕洗干净了吗(如果幼儿说:还要搓一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到水里洗,手帕就会洗干净了。教师可按照幼儿说的,搓出泡沫,然后放在清水里洗净,再拿出来给幼儿看,幼儿会发现手帕已变干净了。)三、向幼儿介绍肥皂的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教师作启发性提问:手帕上的脏东西到哪儿去了(引导幼儿观察脏东西到水里去了。)脏东西怎么会到水里去了呢回答后让每个幼儿用手指触摸沾上肥皂是怎么样的。(又粘又滑)教师小结:肥皂碰到水后,就变得又粘又滑了。擦在

3、手帕上,经过揉搓就会产生泡沫,手帕上的脏东西就被粘住带到水里去,所以手帕就变干净了,而盆里的水却变脏了。教师让每个幼儿按照洗手帕的方法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先把手弄湿,擦上肥皂,双手互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在清水里边搓边洗。(文章出自.教案网)通过洗手的练习,使幼儿懂得肥皂的性质(遇水后粘滑,搓动时有泡沫)和用途,并学会了正确使用肥皂的方法。教师做小实验:把一小块肥皂浸在热水里,让幼儿观察肥皂块渐渐变小,直到变成肥皂水,使幼儿懂得肥皂会溶解于水的特点。四、复习歌曲肥皂泡。活动反思:肥皂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孩子们在洗手时只是草草的使用,并不是想用它把手洗干净,而感兴趣的是搓出来的泡沫。因此,仅用

4、看看、问问、猜猜的方法认识肥皂,既不能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又不能达到发展幼儿思维的目的。而这次活动,我把认识肥皂的教学和洗手帕结合进行,是从幼儿的年龄出发,考虑幼儿的情绪、爱好和心里的因素,它巧妙地利用了幼儿求知欲,好奇心强,喜欢自己探索、自己动手等特点,让幼儿主动地了解实物的特点和规律,这于传统的注入式相比,显然是好多了。其次,本活动从手帕脏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开始,逐步打开幼儿思考是闸门。通过教师边提问边操作,边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使幼儿懂得手帕脏了要洗;要把手帕洗干净,一定要擦上沾了水的肥皂,搓出泡沫;由于肥皂又粘又滑,手帕上的脏东西就会被肥皂泡沫粘住带到水里去,成为一块清洁的手帕。随着手帕由脏到干净,幼儿也随之掌握了肥皂的性质,了解了其用途与使用方法了。第三,次活动在让幼儿认识事物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这样,幼儿通过各种形象和动作的刺激与反射,所获得的知识便会记得牢,经久不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